
[讲座笔记][常见的运动损伤与紧急处理]
创建人:conanc
最后修改于 2005-02-17 12:44:22
发信人: Damingyulan (碧绿村庄·将浮舟南海), 信区: PUMA
标 题: [讲座笔记][常见的运动损伤与紧急处理]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4年10月23日20:57:15 星期六), 转信
常见的运动损伤和紧急处理
运动已成为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经常运动就不可避免的会受
伤,会影响自己的锻炼计划,比赛成绩,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那么如何正
确的看待运动损伤?如何防患于未然?受伤后如何紧急处理改善预后?
(徐医师开始说针对普通人,讲的时候多还是以专业运动训练、比赛为例,以篮球、
足球为例较多;风格,活泼;只有一个小时,比较笼统,有不少还是有启发的;没有
答疑时间)(括号中为自己所加,其余为笔记)
人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理疗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徐晖
听众二三十?
时间:10月23日星期六下午5:00-6:00
地点:理教114
[] 运动损伤: 人 在从事体育运动过程中 发生的 与运动项目、技术动作有密切关系
的 损伤。
分 类:急性损伤——偶然、迅速、一次性、病程短,如扭伤
慢性损伤——长期、缓慢、多次、病程长,如长时间拉伤、多次冲击
统一关节,如运动性腰痛、背痛
急性损伤可转变为慢性损伤,如急性的崴脚没有处理好
慢性损伤也可急性发作,如老伤突发
[] 运动损伤对人的影响:
] 影响身体健康
] 影响运动训练和成绩
] 对运动员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如桑兰终身瘫痪,两位马拉松运动员的猝
死
[] 运动损伤的原因
一 思想因素
} 无防伤观念 -- 运动员、教练员、领导
} “锦标主义”的影响 -- 运动员成绩与教练员福利相关
} 运动作风不好 -- 国内足球比赛有意伤人
} 心理不稳定 -- 动作犹豫,如桑兰
} 运动员存在侥幸心理 -- 没有把握的动作勉强去“搏”
“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已经背弃了体育运动的原始本质
二 身体全面训练水平不高
] 全面素质较低 -- 如速度快而力量不够的短跑运动员被人一顶就飞了
] 专项水平较低
] 战术水平较低
] 意志品质差 -- 该拼不拼而受伤,如足球两人争球对脚时后退者易被伤
三 运动量安排不合理
] 阶段运动量过大
] 一次运动量过大 -- 一次大运动量后要有休息;缓冲,逐步适应
] 局部运动量过大 -- 如乒乓球主要为一手肩部肘部发力,长期造成运动性损伤
四 违反体育运动原则
} 准备活动 -- 提高运动情绪、运动系统的弹性韧性、心肺
从头到脚所有关节都要运动,十分钟左右,使心率加快20-30次,微出汗
} 带伤、病勉强参加训练比赛
} 寒冷、潮湿的环境 -- 易受凉、关节炎
五 训练、比赛组织工作的不足
如这次马拉松,没有给参加者做全面体检、只填了个表,参赛资格核审不力,且
参赛者给学分;
比赛开始后几小时,供水(?)就撤了,而跑在最后的最需要补充水分
医疗救助没有马上在原地有效进行
六 缺乏保护和自我保护
如摔倒时应翻滚着地,佩戴护具、保护膝关节、腕关节等
七 其他
时间-配合生理周期 场地 器材 气象-高热中暑 光线 着装--合体、吸汗、不
要佩戴装饰品,及其它物件
八 运动损伤的潜在原因
] 运动项目和技术动作对人体的特殊要求,如自行车对膝关节
] 人体某些部位的解剖生理特点,如篮球蹲姿最便于活动也易受冲击而受伤
[] 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合理安排训练与比赛
合理安排运动量
加强易伤部位的力量练习 -- 如手腕
保护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培养 -- 如摔倒时翻滚,做正确的动作
加强医务监督 -- 运用现代医学的内容和方法
[] 运动中常见损伤的现场处理
] 原则,先抢救生命,不要拖延时间,快抢救、快转运
] 止血 -- 冷敷,使血管收缩出血减少 -- 抬高伤肢 -- 压迫止血(最简单的),
间接止血没有讲
] 包扎 -- 主要用于开放性伤
注意事项:
不能用酒精直接擦伤口
用无菌的非药物性敷料(急时可用运动衣里侧、内衣暂代)
撕裂伤口超过2厘米需缝合
任何情况下,未经消毒的露出骨头,非医务人员不能还纳
] 固定 -- 骨折:防止断端移动,缓解疼痛,便于转运(用硬单架),
有出血先止血,不整复
] 搬运 -- 非医务人员不要随便移动伤员,第一时间寻找急救人员120、999,
等待(同时与伤者说话,保持意识)
] 人工呼吸 -- 通风(不要围观),保暖
口对口人工呼吸,14-16次/分 与正常呼吸频率同
胸外心脏挤压, 60-80次/分 与正常心跳频率同
同时进行, 1次呼吸,5次心脏挤压
(这里的细节没有记,可以看北京市红十字会编的《自救互救》中心肺复苏部分,
非常详细,以及创伤救护部分)
[] 运动损伤恢复期的训练
] 损伤急性期停训 -- 如骨折三五天时
] 恢复期的体力维持 -- 如卧床时,应运动非伤部位保持心率水平达到
平时训练的80%,以免心肺功能退步太大)
] 加紧时间进行文化知识和技战术理论水平的提高 -- 卧床时
] 未受伤肢体和关节的练习
] 受伤肢体、关节的等长练习 -- 如骨折肢体“绷劲”
] 不要重复受伤的动作 -- 很容易造成第二次受伤
] 恢复训练时强度由小到大过度
] 饮食与营养
] 向正常训练比赛过度的体力准备、心理准备
] 在医生、医务监督、教练员评测合格后,再归队训练
] 训练中注意受伤部位的保护和练习
[] 运动员的自我监督
主观感受
] 一般感觉 -- 是不是感觉舒服
] 不良感觉 -- 如某个部位的疼痛
] 心情 -- 适当的训练使人心情愉快
] 睡眠 -- 适当的训练会改善睡眠
] 食欲
] 出汗 -- 如汗出不出来
(运动应该令人爽,如果不爽,就有些问题了。。)
客观指标
] 脉搏 -- 最大为(220-年龄)
平时不要达到这个极限,70%-80%较好 (220-20)*80% = 160次/分
] 血压 -- 应该是: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下降
] 体重 -- 胖的变瘦,瘦的变胖
] 运动成绩 -- 合理的运动会提高成绩,如速度加快
--
我有一眼清泉
还有繁花满树
※ 来源:·北大未名站 bbs.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