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面好友提醒登录
返回五区区务版 同主题展开

[范文][WebFiction]调色盘,洗稿,融梗-读书笔记1

NicoleG糖炒栗子热量高 最后修改于2023-09-24 18:35:00
#24561

调色盘,洗稿,融梗。

这些词语,你熟悉吗?所有这些词汇都指向了同一个词语:抄袭。“随着文化产业链资本化运作的大发展,让大量曾经只在网文圈内拥有姓名的作品,经由各种改编进入大众文化市场”,其后果之一就是对影视化的网文进行的抄袭指控也呈现爆炸性增长[1]。


调色盘是个软件,它可以帮助人对文本进行软件对比,以不同的颜色标注作品之间相同和相似的部分,斑驳的色块就是“抄袭”最直观的证据。如果在内容和架构上找不到重复的地方,那么就要看“是否在核心思想、理念、简介和情节构思上借鉴了其他作品,重新排布字句洗掉他人痕迹”,此为洗稿。“融梗”则是指将各方创意汇于一炉[2]。


本书第一章就是以庄羽诉郭敬明抄袭案为例,通过存在于法律与读者之间观念上的对立,透视大众文学生产所面对的总体时代背景:消费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机制,在文学日益卷入消费逻辑的时代里,文学写作与传统文学创作制度的张力已经变得尖锐而凸显。在关于郭敬明抄袭案的法律、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大讨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阅读需求与旧的制度想象之间的某种错位[3]。


这个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社会上的舆论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一方面,媒体、作家、评论人、部分读者纷纷发表对郭敬明的鄙视和谴责,另一方面,部分读者和评论人为郭敬明打抱不平。双方不能互相理解,以至于互相攻击。所有这些立场和观点指向了三个问题,首先,抄袭如何界定?没有法律知识的外行人,给出的判断标准事实上说明了他们心目中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人性化、感动、共鸣、灵魂的交流、时代气息等,而他们拒绝接受的标准则意味着他们觉得文学作品的哪些部分其实不重要:风格、情节、故事梗概等等。公众在抄袭界定上的关注点要比法律广阔得多。


第二个问题是抄袭是否应当被谴责?有些人就问了,这有什么值得问的吗,抄袭理当被谴责。但是从社会的舆论中来看,这并不是唯一解,抄袭或许成立,但是不一定需要被谴责。最后一个问题是,作者的价值在哪里?如果作者无须因抄袭而被谴责,也就意味着,作者的伦理标准并非像司法意见所假定的那样,是朝向写作群体内部的“行会伦理”,而是朝向读者的“职业伦理”。作者的价值不是在写作者的序列里不断贡献出有独特性的文字,而是在文学消费市场不断向读者提供有独特性的产品。


一些言论,诸如“抄袭也是一种能力啊,给你一本书,在它的构思上你再来开拓,而且要比原著更成功,这本身就说明他的能力”,从法律的维度去看有些不可理喻但这些言论其实是将被法律视角屏蔽掉的读者和文学市场摆上台面。[4]


在一部分读者看来,当他们认可作品最重要的部分在于感动、共鸣等的时候,其实是将自己的阅读感受注入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他们看来,文学作品的价值并非客观存在于作品,而是在文学消费市场上,经由消费者的阅读和消费产生。


但是在网文时代,江南、流潋紫、唐七公子等人并没有因为非原创性写作而成为第二个郭敬明,出版商、网站、读者依然和他们站在一起,这背后除了因为大多数作者闷声不响,无论他们被抄袭还是被指控抄袭,毕竟他们还得每天更新,写字都来不及,实在没空。对于读者而言,他们需要作者写下去,以获得供他们日常消遣的粮草,自然也不愿去苛责作者。网站虽然和出版社一样要承担作者抄袭的法律后果,但是在他们看来,“网络小说多是模式化创作,许多情节模式是通用的。如果‘跳崖遇高人’这样的梗也被认为是抄袭的话,打击面就太大了。我们反对抄袭,也反对反抄袭的扩大化”[5].



[1]储慧娟. 说书人与梦工厂:技术、法律与网络文学生产.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p27.

[2]T同上,p28.

[3]同上,pp12-13.

[4]同上,pp46-47.

[5]同上,p49.

签名档

不会聊天的话唠,喜欢剖白自己的闷骚。

自诩冷漠观察世界,却对前路充满信心。

疯狂的大脑,不疯狂的人生。

现下走过的步,都是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