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玄奘 译)
导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般简称为《般若心经》或《心经》,全文仅二百六十字,但含义却极广博而精深。该经属于般若类的经典,是《大般若经》的浓缩和精华。为方便读者阅读,以下从经题的含义、译本及注疏、译者、内容旨要等方面对《心经》做一简要介绍。
一、经题的含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意思是依此经典修行,可以得到般若智慧,识见自性清净心,离生死苦海得解脱,到达究竟涅槃彼岸。
“般若”是梵语音译,意思是“智慧”。般若有三种。第一种是文字般若,文字虽非般若,但语言文字能诠般若之理,又能生般若,故称之为般若。凡是佛所说的一切教法,或是佛弟子所说的一切言教,不论是声教或是文字经典,都称为文字般若。第二种是观照般若,也就是觉悟万事万物真实相状的智慧。这种智慧能照见诸法皆空寂无相,故称观照般若。第三种是实相般若,是众生本就圆满具足的真如实性,离一切虚妄之相。实相也就是诸法真实的相状,不可以用长短、高下、大小等语言描述它,它是没有规定性的,对一切相都无所取执,是超言绝相的。
“波罗蜜多”也是梵语音译。意思为“度”或“到彼岸”。由生死烦恼之此岸到达涅槃解脱之彼岸,故称到彼岸。
“心”字,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核心、心要”。因般若为诸佛之母,此经又是《大般若经》的心要,浓缩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般若真空之理,可以说是般若的核心,故称为“心”。其二是“真心”。真心,也就是众生本来就圆满具足的自性清净心。自性清净心含藏般若智慧,以此观照可清晰透彻明了万事万物。识见自性清净心就是觉悟得到般若智慧,达到佛的境界。
“经”字,梵语是“修多罗”,译名“契经”,简称为“经”。“契”就是契理、契机的意思,谓上契诸佛所证的真理,下契众生之教化时机。因为经典能够将佛陀的教法,如线贯珠,令其不散失;又能摄持所应教度的众生,令其不堕落;佛经所说的道理,是真常不变的,不因时间的迁流而转变;佛法放诸四海皆准,不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不适应。因此“经”字还含有贯、摄、常、法等义。
二、译本及注疏
根据学者的统计,《心经》先后共有二十多个中译本。其中,既有汉文的意译本,又有汉文的音译本;既有由梵文译成藏文,再由藏文译成汉文的译本;也有由梵文译成藏文,再译成日文,最后译成汉文的译本。除了中译本,还有部分梵文本以及英文译本。它们分别是:
(一)汉文意译本
《摩诃般若波罗蜜咒经》,吴支谦(约公元三世纪)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402年姚秦鸠摩罗什(343—413)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649年唐玄奘(600—664)译;
《般若波罗蜜多那经》,唐菩提流志(562—727)译;
《摩诃般若随心经》,唐实叉难陀(652—710)译;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700年唐义净(635—713)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法月(653—743)初译;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733年唐法月(653—743)重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790年唐般若、利言等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年代不详,唐法成(1071—1128)译;
《异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年代译者均不详;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850(又说861)年唐三藏智慧轮译;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980年宋施护(?—1017)译;
《圣母智慧到彼岸经》,年代不详,元达里麻剌怛那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本),叶阿月(1928—)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小本),叶阿月(1928—)译。
(二)汉文音译本
《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玄奘译,不空润色;
《梵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不空(705—774)译;
《梵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宋契丹慈贤译;
《梵语心经》,年代译者均不详。
(三)由梵译藏译汉本
《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孙慧风由藏文转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楚禅由藏文转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慧清由藏文转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超一由藏文转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王尧由藏文转译。
(四)由梵译藏译日译汉本
《般若心经》,日僧能海宽译。
(五)现存《心经》的梵文本和英文版
梵文本主要有尼泊尔发现的广本和日本保存的各种传写模刻的小本两类。1884年,马克斯·穆勒(Max Muller)与南条文雄共同校订了广、小两类《心经》梵文本。十年后,也就是1894年,穆勒将《心经》梵文本翻译成英文版并编入《东方圣书》。除此之外,《心经》的英文版还有英国佛教学学者比尔(Samuel Beal)的译本,这一译本的经典原文是依据玄奘译本,出版于1864年。
以上是心经的诸多译本,这其中,玄奘法师的译本最为简明扼要、流传最广。本书译注所依据的原文就是玄奘译本。
《心经》的注疏本极多,相传有二百余种,仅中国撰述者即有四十余种。比较重要者有:唐新罗僧人圆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赞》一卷,慧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一卷(发现于敦煌),窥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二卷,法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一卷,明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一卷,宋智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一卷等;印度方面有提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一卷;日本则有空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秘键》二卷,最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一卷,真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释》一卷,宗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一卷等。
三、译者
本书所使用的《心经》是玄奘译本,该本译者为唐代高僧玄奘法师。
玄奘法师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生于600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卒于664年(唐高宗麟德元年),其传记载于唐释道宣所撰《续高僧传》卷四。
玄奘幼年受父亲的教育和次兄的影响,十三岁就在洛阳出家。十七岁随次兄离开洛阳到长安。不久,又过剑阁去蜀,从师学经,并受戒律。二十五岁,离蜀下荆州,然后,又到河北赵郡,转相州。二十八岁,又回到长安。在这十五年间,他访遍了当时的名僧大德,读完了当时所有的佛教经典,仍觉得不能通达,疑问颇多。这时,他听印度来华僧人明友谈到,印度那烂陀寺讲学的盛况非凡以及经典《瑜伽师地论》,便下决心赴印度留学取经。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玄奘这一年二十九岁。他上书朝廷,请求去印度留学取经,官员却不为他引荐通报。于是,他就在长安向西边来的人学习语言,准备找机会西行。次年,中国北方遭受霜灾,朝廷准许让僧俗人等到丰收的地方寻找食物。玄奘就混杂在饥民中西行,经姑臧,出敦煌,次年到达高昌国。然后,在高昌国王及皇太后的资助下,他继续向西南行进,用了三年时间,经历了十六个国家,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在三十三岁时,到了东印度摩伽陀国的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佛学的中心,主持者是当时印度著名的佛学大师戒贤,据说他已经一百零六岁了。相传,戒贤寿命如此长,是为了等待玄奘的到来,称为“留寿”。玄奘到那烂陀后,曾往王舍城瞻仰佛教胜迹。随后,他回到那烂陀寺学习佛学。他用了五年的时间,学习了《瑜珈》、《正理》、《显扬》、《因明》,《集量》、《中论》、《百论》等经典。然后,他又辗转到南印度、西印度、北印度,沿途求教访学名师。又用了五年,玄奘返回到那烂陀寺。至此,玄奘对于全部印度的佛教文化,包括印度古代婆罗门吠陀经典、佛教大小乘各派经典、因明学(逻辑学)、声明学(音韵学)、医学、工艺学都有了系统的学习。
玄奘在那烂陀期间,曾参与过多次佛学辩论。比如有个外道信徒来到那烂陀寺,写了四十条意见,要求与之辩论,声称若有破一条者,则斩首服输。按当时的风俗,辩论败了是要骑在驴上,用粪便浇顶,当众屈服,永为奴隶。玄奘出来驳倒了他,也就是著名的《制恶见论》。后来,玄奘受到印度戒日王的接见。他为王讲了《制恶见论》,又介绍了唐朝的《秦王破阵曲》。还为鸠摩罗国的童子王写了讲解佛教教义的《三身论》。戒日王在曲女城召开了万人大会,命众僧辩论教理。玄奘登台讲演,辩论所向披靡。十八天后,无人再敢应战,玄奘誉满全印度。
643年(贞观十七年),玄奘四十四岁,辞戒日王东归。度雪山,越葱岭,到于田,上表朝廷请求返回长安。两年后,玄奘于645年(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到达长安。当时,玄奘归来在长安造成了极大的轰动,道俗数十万人到京西迎接。使他不得不绕道西南朱雀门进城,结果沿途二十余里依然有很多人争相拜谒。
后来,在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先后在弘福寺、玉华宫、慈恩寺开了译场。从贞观二十年,到高宗麟德元年,前后十八年,玄奘集中精力讲经、译经,共译出带回的佛经73部,1330卷,还把《老子道德经》译成了梵语。不论在数量上、质量上,他的成就都超过了前人。由他本人口授、门人辩机记录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他的经历见闻,其中亲到者110国,述及者130国,是研究西域及印度古史的可靠史料,至今仍被学界所重。他的佛教哲学思想,则集中在他六十岁时译出的《成唯识论》。这部书是以印度护法大师的著作为主,糅合了印度十家解释唯识论的著作而成,也有玄奘自己的见解。
664年,玄奘六十五岁,他预感自己即将圆寂,就召集弟子,询问他们是否还有关于佛学的疑问。二月五日中夜,弟子们问:“和尚决生弥勒前不?”答曰:“决定得生。”说完,玄奘气绝神逝。
四、内容旨要
《心经》的主要思想在于破除众生的执著之心,开悟得般若智慧,觉悟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假有,因此其本性是“空”。因一切事物现象是“假有”故其本性为“空”,而“性空”又是不离“假有”而说性空,因此两者相即不离,既是“一”,又不是“一”。具体来说,在内容结构上全文大致可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1.总纲分。此分总括心经主要思想。经文从“观自在菩萨”到“度一切苦厄”,主要阐述菩萨修习的般若智慧法门,照见万事万物皆虚假不实,体性为空。众生想要达到这种得般若智慧的境界,就要破除我执,我执一除,就会自然度脱一切苦厄,出离生死苦海,到达涅槃彼岸。下面即是依此深入分析怎样“度一切苦厄”。
2.色空分。此分意在讨论一切诸法与性空之间的关系,说明五蕴诸法与真如空性相即不离,不一不异。经文从“舍利子,色不异空”至“亦复如是”,是说一切诸法的本性是“空”,真如空性又不离一切诸法。也就是说,“假有”的本性是空,“性空”是“假有”的性空,不离假有。
3.本体分。此分描述诸法本自具足的真如空性,这一真如空性实无生灭、垢净、增减等相。无相之相,即是真如空性的本来面目。经文从“舍利子,是诸法空相”到“不增不减”。
4.妙用分。此分由体起用,以此般若智慧观照一切,可空一切相,破一切执著。经文从“是故空中”至“无智亦无得”。
5.果德分。此分证果。通过以上所说的明体、起用、空相,而证明解脱之果。经文从“故知般若波罗蜜多”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破除一切执见之后,则能证得涅槃佛果。
6.证知分。此分说明由证果而明白了知。经文从“故知般若波罗蜜多”至“真实不虚”,是在赞叹“般若智慧”的微妙甚深,从而回归全经主题,说明以般若智慧观照,空一切相,破一切执著,即能度除一切苦厄,这个道理是真实不虚的。
7.秘密分。此分是以密咒表达不可思议的境界。经文从“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至“菩提萨婆诃”。翻译经典有“秘密不翻”的原则,该段为秘密咒语,因此是梵文音译,不作翻译。
在菩萨(1)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2) 时,照见(3) 五蕴(4) 皆空,度一切苦厄(5)。
【注释】
(1) 观自在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以般若智慧观照彻见一切事物的假有性空,不为所动无所执著,自己已经得解脱并能度化他人得解脱的觉有情。观,以般若智慧观照,破除一切烦恼执著。自在,无所挂碍,随缘任运。菩萨,菩提萨埵的略称,意为觉有情,以智慧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蜜行,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成佛者。
(2) 般若波罗蜜多:意为得智慧到彼岸。
(3) 照见:照,以般若智慧观照,见,彻见。以般若智慧观照彻见一切事物皆是因缘和合的假有,其本性为“空”。
(4) 五蕴:又作五阴、五众、五聚等。蕴,积集、类别。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佛教将一切物质和精神情感现象分成五蕴。色蕴为物质现象,后四者为一切精神与情感现象。色蕴,大致相当于物质现象。受蕴,在外界作用下产生的感受与精神知觉等作用,一般分为苦、乐、舍。想蕴,人们通过与外境接触,在心中产生事物种种大小、长短等概念名相的精神活动。行蕴,泛指一切驱使造作诸业的身心活动。识蕴,了别、认知认识的对象。五蕴皆空,指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假有,其本性是“空”。
(5) 苦厄:苦恼、烦恼、灾厄。
【译文】观世音菩萨修习十分高妙玄深的般若智慧,达到究竟涅槃境界时,以般若智慧观照彻见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假有,一切假有当体即“空”,消除了一切烦恼灾厄及造业受苦的根源,而得涅槃解脱。
舍利子(1)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2)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注释】
(1) 舍利子:即舍利弗,是此经的当机者,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佛弟子中“智慧第一”。其母为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出生时以眼似舍利鸟,乃命名为舍利,其子名为“舍利之子”。
(2)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句主要是指明“色”与“空”是相即不离的。色,指一切物质现象。异,相异、离。空,虚空、真空,指一切物质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是无自性的,其本性是虚空。“色不异空”指一切物质现象因缘和合而生(假有),因此假有的本性是虚空(性空)。“性空”是假有的性空,性空不离假有,因此“空不异色”。因缘和合而生的“假有”本身当体即是“性空”,因此称“色即是空”。“性空”不离缘起的假有,“假有”是“性空”的随缘显现,故称“空即是色”。
【译文】
舍利弗,世间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物质现象本来就与空相即不离,一切物质当体即空。因为一切因缘和合而生的物质其本性是“空”;本性的“性空”与假有的物质是不分离的;假有的物质本身当体即是“性空”;“假有”是“性空”的随缘显现。受、想、行、识等一切精神现象也应该这样用般若智慧来看待。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1)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2) 。
【注释】
(1) 诸法空相: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是无自性的,其实相为当体即“空”。诸法,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空相,指诸法实相为空。
(2)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一切假有当体即空的状态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种境界下,没有任何的分别和执著,因此无生、灭、垢、净、增、减的分别。不生不灭,一切事物的“空性”是真常永住的,不会毁灭;此空性是本有的,并不是以般若智慧观照后所生出的。不垢不净,诸法实相本为“空”,无所谓净或垢,空性不会因为受到善恶因缘的熏习和染污而有净垢之分。不增不减,诸法实相之“空性”本是圆满无碍的,无法为之增减,如果有所增减就不称之为“圆满”了。
【译文】
舍利弗,五蕴等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因此是假有。假有的一切事物当体即空,当体即是诸法实相。一切事物的“空性”是真常永住的,不会毁灭;此空性是本有的,并不是以般若智慧观照后所生出的。诸法实相本为“空”,无所谓净或垢,空性不会因为受到善恶因缘的熏习和染污而有净垢之分。诸法实相之“空性”本是圆满无碍的,无法为之增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1) ;无色、声、香、味、触、法(2)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3) ;无苦、集、灭、道(4) ,无智亦无得(5) 。
【注释】
(1)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即能生之义。
(2) 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又作六贼。依于六根所接之尘。尘,即染污之义,因其能染污情识,使众生生出了种种虚妄分别心。色尘,眼所见者,如颜色光线等,能染污眼根。声尘,耳所闻者,如动静等,能染污耳根。香尘,鼻所嗅者,如通塞香臭等,能染污鼻根。味尘,舌所尝者,如咸淡甘辛等,能染污舌根。触尘,身所感者,如离合冷暖等,能染污身根。法尘,意所知者,如生灭善恶等,能染污意根。
(3)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第一个“无”字意为“空”。尽,灭尽。乃至,一直到。这里指略去的十二因缘中除无明、老死外的另外十种因缘。十二因缘指:无明,痴愚,指对佛理无知,佛教认为无明是无始以来就有,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总根源,众生因无明烦恼而生种种虚妄执著。行,由无明而引起的一切思想和行为,包括身、口、意三个方面,并且有善恶之分。识,托胎时的心识,是先于形体而存在,是由行的作用而使“识”投生于“行”的相应处。名色,名即心,色即肉身,名色指投胎中已具身心的生命体。六入,即六根,五种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触,指胎儿出生后六根开始与外界接触。受,六根与外界接触后产生的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爱,由感受而产生的贪爱、欲望。取,由贪爱引起的种种追求索取的行为。有,思想和行为的实有;强调思想和行为作为“业”是不会消亡的,是实有的,必会招致相应的“果报”,以此确立业报轮回的思想。生,诞生,指爱、取、有而产生的果报导致了再生,强调人的生死轮回都是过去自我造业的结果。老死,有生必有死,生是死之因,要想不死只有不生,因此,佛教追求不生不灭的涅槃彼岸。总的来说,“十二因缘”把人生分为彼此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十二个环节,来说明生死轮回的道理;是佛教为解释现实人生痛苦的根源和解脱之道而构建的一种理论。
(4) 苦、集、灭、道:四圣谛,全部佛教教义的总纲,是为了说明人生是苦,苦的原因是人的无明惑业,因此要修持佛道,断灭苦因,求得涅槃解脱,也就是所谓的“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据说佛陀当年悟道后,在鹿野苑首次说法(初转法轮),内容就是四圣谛。苦谛,世间一切本性为苦,这是佛教解脱理论的出发点,因为苦所以有解脱的必要;一般有“八苦”的说法,包括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取蕴。集谛,承接苦谛而讲,解答人生痛苦如何聚集的问题;集,聚合痛苦的意思;佛教认为贪嗔痴等烦恼及所造之业是招致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灭谛,指灭除烦恼痛苦,断除产生痛苦产生的根源,超脱生死轮回得解脱;这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道谛,即灭苦之道,指实现解脱到达涅槃彼岸的方法与途径;佛教认为有八种正道,即“八正道”,分别是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后来随着佛教教义的发展,道谛内容逐渐丰富,被合称为“七科三十七道品”。
(5) 无智亦无得:智,般若智慧。得,这里指佛教的最终目标涅槃境界。意为菩萨修行断灭法执,对“般若智慧”“涅槃彼岸”也不能有所执著,要明白“智”和“得”也是空,达到一切皆空的“真空”。
【译文】因此,诸法实相的“空”,是没有一切物质现象,也没有一切精神现象。诸法实相的“空”,是没有眼、耳、鼻、舌、意等认识器官,也没有认识器官所接触的色、声、味、触、法。诸法实相的“空”,是没有眼的能力所能见到的范围,也没有耳、鼻、舌所能认识的范围,以至于意识所认识的范围也没有。诸法实相的“空”,是没有无明,也没有之前存在现在已经灭尽的无明,十二因缘中的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以至于老死都是这样的,没有老死,也没有之前存在现在已经灭尽的老死。诸法实相的“空”,是没有知苦、断集、修道、证灭四圣谛;也没有所要求得的般若智慧,也没有所谓的涅槃解脱境界。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1)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2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3) ,究竟涅槃(4) 。三世诸佛(5)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6) 。
【注释】
(1) 菩提萨埵:即菩萨,意译为觉有情。既是已经觉悟的众生,又是以觉悟众生为己任,因此有自觉和觉他两层含义。
(2) 挂碍:挂,牵挂;碍,妨碍、阻碍。意为众生被无明烦恼所阻碍,产生种种虚妄执著,不得自在。
(3) 远离颠倒梦想:指永远从执著于假有为真实的颠倒和虚妄不实的无明幻境中解脱出来。
(4) 涅槃:意为寂灭、圆寂,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理想和最高目标。
(5) 三世诸佛:指现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又称作一切诸佛、十方佛、三世佛。在佛教看来,佛教成立时,释迦牟尼被称为现在佛,在释迦牟尼以前的一切佛被称为过去佛,在释迦牟尼佛以后成佛的称为未来佛。
(6)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指佛陀所觉悟的无上正等正觉、周遍无所不知的智慧。“阿耨多罗”意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意译为“正遍知”,表示佛法真谛周遍而无所不包。
【译文】
由于并不存在所谓的涅槃解脱境界,所以菩萨按照得般若智慧到达涅槃解脱的法门修行,没有了烦恼执著牵挂阻碍。由于没有牵挂阻碍,所以不再有恐惧。从而永远从执著于假有为真实的颠倒和虚妄不实的无明幻境中解脱出来,达到了圆满的涅槃境界。十方三世的一切佛,也都是按照得般若智慧到达涅槃解脱的法门修行,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周遍无所不知的圆满涅槃境界。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1),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注释】
(1) 咒:这里指真言密咒,又称神咒、密咒或咒文,意即不能以言语说明的特殊灵力之秘密语。原作祝,是向神明祷告,令怨敌遭受灾祸,或欲袪除厄难、祈求利益时所诵念之密语。咒也叫“总持”,音译为“陀罗尼”,指能“总持”一切善法令其不失去,“总持”一切恶法令其不生起。印度古吠陀中即有咒术,咒是有力量的语言,能成就除恶生善的事实。咒有善咒、恶咒之别。如为人咒病或为防护己身者,即为善咒;咒诅他人令罹灾害者即为恶咒。
【译文】
因此,得般若智慧到涅槃彼岸的密咒是一种有大神力的咒,是一种具有大光明、照见一切皆空的咒,是一种至高无上、能成就无上佛果的咒,是一种绝对无与伦比的咒,它能消除众生一切的烦恼业障使之得解脱。这是真实存在,毫不虚妄的。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1) 。
【注释】
(1)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梵文音译咒语,按照佛经翻译“五不翻”的原则该句不意译,直接音译。玄奘总结了翻译理论,提出“五不翻”原则,指出五种情况下不意译,直接音译。这五种情况分别是:多含不翻,如佛之尊号;秘密不翻,如咒语;尊重不翻,如般若等;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此方无,不翻,如庵摩罗果等。
【译文】
所以,我在这里宣说得般若智慧到涅槃彼岸的密咒,也就是下面的咒语: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micoloveu (一点爱)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导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般简称为《般若心经》或《心经》,全文仅二百六十字,但含义却极广博而精深。该经属于般若类的经典,是《大般若经》的浓缩和精华。为方便读者阅读,以下从经题的含义、译本及注疏、译者、内容旨要等方面对《心经》做一简要介绍。
一、经题的含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意思是依此经典修行,可以得到般若智慧,识见自性清净心,离生死苦海得解脱,到达究竟涅槃彼岸。
……
【转帖者注】
如果人生是一场戏,逢场作戏;
如果人生是假有性空,入我佛涅槃;
如果地球毁灭而生命未脱此地,我佛也不能免;
如果宇宙是一场骗局,不知有何可解。
人生故有苦,死成尘灰;代代生生不息,亦有困局未解!
micoloveu (一点爱)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导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般简称为《般若心经》或《心经》,全文仅二百六十字,但含义却极广博而精深。该经属于般若类的经典,是《大般若经》的浓缩和精华。为方便读者阅读,以下从经题的含义、译本及注疏、译者、内容旨要等方面对《心经》做一简要介绍。
一、经题的含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意思是依此经典修行,可以得到般若智慧,识见自性清净心,离生死苦海得解脱,到达究竟涅槃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