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第42期党性教育读书班党性教育实践活动
对话思想先驱,传承脊梁精神——工学院举办第42期党性教育读书班实践活动
人物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北京鲁迅博物馆概况
北京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批名人纪念类博物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刚刚诞生,鲁迅夫人许广平即将鲁迅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原样进行布置,并于当年10月19日鲁迅13周年忌辰开放,接待各界人士参观。1954年初,文化部决定在鲁迅故居东侧筹建鲁迅纪念馆(后改名鲁迅博物馆)。195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20周年之际鲁讯迅博物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北京鲁迅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展示鲁迅文化遗产的场所。博物馆收藏鲁迅及同时代人、新文化文物7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581件。保存完好的鲁迅故居,和全面展示鲁迅一生的鲁讯生平大型展览厅是北京鲁迅博物馆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2006年鲁迅旧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北京鲁迅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一级博物馆。
多少次我们翻开书卷,学习《呐喊》与《彷徨》,那时候只是我们考试的任务,不曾真正走进鲁迅先生的世界。“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为了勉励新一批发展对象学习鲁迅先生的革命事迹,进一步凝心铸魂、传承民族精神、增强责任担当,工学院第42期党性教育读书班学员在领队辅导员徐博涵同志的带领下,共同前往北京鲁迅博物馆开展“对话思想先驱,传承脊梁精神”实践活动。
走进博物馆的大门,草坪葱郁,古树参天,令人倍感宁静和庄重。鲁迅先生的半身像矗立在前,他目光深邃,仿佛在凝视着过往的行人,传递着他对时代与社会的深刻思考。陈列厅入口处,一把“利剑”破土而出,直指天际,剑身上“民族魂”三个字清晰可辨,不仅象征着鲁迅先生锐利的笔触和坚定的民族精神,更是对他文学成就的赞誉。
之后,学员们参观“鲁迅生平陈列”展览,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仔细聆听、认真观看,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工作和思想。鲁迅先生到过很多地方,或求学或谋生或讲课,但皆离不开国家,把浓浓的爱国情感融入笔锋之剑,以文字为武器铸轩辕。展览以鲁迅一生的足迹为脉络,共分八个部分:“在绍兴”、“在南京”、“在日本”、“在杭州、绍兴、南京”、“在北京”、“在厦门”、“在广州”、“在上海”,一张张珍贵的图片和一件件文物诉说着鲁迅先生的革命历程和文学成就。
学员们在此过程中欣赏了鲁迅先生的手稿和著作,通过幻灯片的方式,以“看客”身份体会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通过多媒体技术,与百年前的《新青年》杂志对话,进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精髓。透过详实的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窥见先生慷慨激昂的一生,深深感受到先生作为那个时代的民族脊梁,“用文字抨击黑暗、用精神唤起觉醒”的铮铮风骨。
鲁迅的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力,从青年时期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到晚年“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道路选择。鲁迅先生为人民的觉醒呐喊,为新文学的建设苦干,为社会的进步奋斗,成为一代宗师,影响深远。读书班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参观鲁迅博物馆,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奋斗方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作风,投身到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中去。
感想交流
在参观过程中,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鲁迅博物馆陈列厅中,讲解员娓娓道出鲁迅先生一生的故事:从绍兴到南京,从一个小小学童到远赴日本求学的青年,从医学领域抽身投入文学界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先生用自己的文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鲁迅先生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必须毫不动摇走下去。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更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不畏艰难,坚守自我,勇于牺牲的精神,为国家与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文丹
跨入鲁迅博物馆的大门,一座清净优雅的中式小院映入眼帘。馆内按时间顺序生动呈现着鲁迅不朽的一生。他曾赴南京求学,后远赴仙台医专,正是在那里,他目睹同胞的苦难,激发了拯救国民精神的决心。庭院中,两株鲁迅先生亲手栽种的白丁香树,至今仍枝繁叶茂,斯人已逝,但鲁迅先生的精神永远指引着国人奋勇前行。我也应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不断追求真理,坚守信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鲁迅的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中继续传承,永不磨灭。
——鞠志翔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和杂文,他的文字中没有卑躬屈膝,只有高傲的骨气。无论是戏谑还是愤怒,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意义深远,用笔墨作为武器批评社会弊病,体现了他对国家、对人民、对中华文化的深厚爱。在那个言语被严格限制的年代,鲁迅先生不畏强权,用文字为弱者发声,揭露黑暗,唤醒民众的勇气是无比珍贵的。
——冯晨禹
本次实践活动以“对话思想先驱,传承脊梁精神”为主题,带领学员们回顾了鲁迅先生的革命历程和文学创作,领会鲁迅先生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眷恋,勉励全体学员在学习生活中发扬“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尚情操,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去恪守对党的承诺,用自己的所学去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开拓者和创新者,在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道路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