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面好友提醒登录
返回讲座动态版

[11.14]宽容:一个现代概念的考古研究

AshesVAshesV 2024-11-08 08:50:25
[楼主]1楼

【所属领域】法国文学

【讲座题目】宽容:一个现代概念的考古研究(Archéologie d’une idée moderne : la tolérance)

【讲座时间】11月14日 19h00-21h00

【讲座地点】民主楼208

【主讲人】Patrick Dandrey(帕特里克·丹德雷)  索邦大学荣休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艺术、文学、人文社科学院)成员、拉封丹之友学会主席

【主讲人详细介绍】Patrick Dandrey(帕特里克·丹德雷),索邦大学荣休教授,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皇家学会(艺术、文学、人文社科学院)成员,拉封丹之友学会主席,法国十七世纪文学专家。曾任莫斯科罗莫诺索夫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洛桑大学客座教授,发表论文200余篇。著有《制作寓言:关于拉封丹诗学的随笔》(1991)、《〈唐璜〉和对滑稽理性的批评》(1992)、《拉封丹或俄尔普斯的变形》(1995)、《从高而吉亚至莫里哀的矛盾赞歌》(1997)、《莫里哀戏剧中的“医学”和疾病:对忧郁的想象》、《土星的流动剧院:巴洛克时代的忧郁场景》(2003)、《黑色体液选集:从希波克拉底到百科全书派对忧郁的写作》(2005)、《叙述凡尔赛宫:路易十四时代作家笔下的宫廷》(2009)、《莫里哀和荒谬美学》(2010)等。

【主持人】段映红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教授

【讲座介绍】为理解“宽容”概念在法国旧制度时期的世俗化过程,莫里哀的《恨世者》提供了绝佳视角:它用戏剧性的语言定义了这种新的社会和情感关系理论与实践所引发的争论。

【讲座详细介绍】在法国,“宽容”作为一种世俗与共和制度的核心价值,其根源可追溯至旧制度时期的基督教美德。至启蒙时代,这一源于宗教并逐渐融入政治的美德,最终演变为一种重要的道德价值。为深入理解“宽容”这一概念的世俗化进程及其在社会与伦理想象中的历程,莫里哀的《恨世者》无疑提供了一个卓越的视角:该剧以戏剧性的语言展现了新兴社会与情感关系理论与实践所引发的激烈争论,将阿尔塞斯特的固执与塞里梅纳的轻浮自满置于菲林特那高远的目光之下;而菲林特通过对人类固有缺陷与恶习的淡然接受,预示着一种以宽容为原则的道德观。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法国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特殊要求】讲座语言: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