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困惑:天朝是不是没有政治剧?
政治剧通常不可以架空,是历史剧。
历史剧可以讲政治,但是政治斗争通常不是主线。
政治剧里的角色没有性别这种自然属性,只有权力运作 官僚体系 国家机器 (虽然人格化了)
tomatooo (一口一个柿子)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政治剧和历史剧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之类的算政治剧吗(挠头
刚刚去搜了一下政治剧的概念
发现了知乎之前的讨论https://zhuanlan.zhihu.com/p/646524014
还挺有意思的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最近在梳理大不列颠儿戏剧史,发现从莎士比亚的 麦可白开始 到阿芙拉的《round head》到《是 首相 大臣》英国的政治剧剧本十分出色 主题就是权力(通常是至高)争夺
我姑且定义一下,或许又可以叫做权斗剧/博弈剧
天朝呢 有 《三国演义》
……
有过一段时间,下架了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最近在梳理大不列颠儿戏剧史,发现从莎士比亚的 麦可白开始 到阿芙拉的《round head》到《是 首相 大臣》英国的政治剧剧本十分出色 主题就是权力(通常是至高)争夺
我姑且定义一下,或许又可以叫做权斗剧/博弈剧
天朝呢 有 《三国演义》
……
上层:大明王朝1566
中层:我主沉浮
基层:岁月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最近在梳理大不列颠儿戏剧史,发现从莎士比亚的 麦可白开始 到阿芙拉的《round head》到《是 首相 大臣》英国的政治剧剧本十分出色 主题就是权力(通常是至高)争夺
我姑且定义一下,或许又可以叫做权斗剧/博弈剧
天朝呢 有 《三国演义》
……
求问一下,我主沉浮哪里有资源呀?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最近在梳理大不列颠儿戏剧史,发现从莎士比亚的 麦可白开始 到阿芙拉的《round head》到《是 首相 大臣》英国的政治剧剧本十分出色 主题就是权力(通常是至高)争夺
我姑且定义一下,或许又可以叫做权斗剧/博弈剧
天朝呢 有 《三国演义》
……
钱穆说这种极好反驳的话?
中国思想史 从老子开始,就给反驳这句话注脚。
RyanYHan (春风听寒)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在中国以往著作里,很少有讲政治理论的书,也很少专以政治思想而成名的人物,这并不是中国人对政治无理论,无思想。只因中国读书人多半做了官,他们对政治上的理论和思想,早可在实际政治中表现了。
政治剧感觉也是如此,读书人都在那个大舞台上表演呢,可能懒得写出来给老百姓看,给老百姓看了,就把牧民有术的窗户纸捅破了。
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我强推,电视剧看了三遍了,书看了两遍了,每一遍都能看出来新东西。个人感觉比人民的名义、康雍乾王朝之类的要深刻的多,如上面那个朋友说的,这部剧站的视角太高了,是一部统治阶级视角的正剧。
……
铁齿铜牙纪晓岚?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最近在梳理大不列颠儿戏剧史,发现从莎士比亚的 麦可白开始 到阿芙拉的《round head》到《是 首相 大臣》英国的政治剧剧本十分出色 主题就是权力(通常是至高)争夺
我姑且定义一下,或许又可以叫做权斗剧/博弈剧
天朝呢 有 《三国演义》
……
推一下 汉武大帝
个人感觉汉武大帝中的权利角逐一点不比1566少,而且核心还是反映的中央权利的角逐,相比之下1566反而是权臣的角逐。
在《汉武大帝》中,前期景帝与窦太后争接班人的选择,中间武帝与老妈王太后争最高权利,后期武帝"废"丞相设内外朝将所有决策权集中于一身。其中还穿插七国之乱、儒道之争、打击匈奴、打压贵族势力、除悍民间谍等等。。。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最近在梳理大不列颠儿戏剧史,发现从莎士比亚的 麦可白开始 到阿芙拉的《round head》到《是 首相 大臣》英国的政治剧剧本十分出色 主题就是权力(通常是至高)争夺
我姑且定义一下,或许又可以叫做权斗剧/博弈剧
天朝呢 有 《三国演义》
……
大明王朝1566不算历史正剧,可以算伪历史剧,或者历史同人剧。算权斗剧没问题。
儒家的想法是放开言论。推荐你读一下商君书和韩非子,可以知道我们治理传统的理论源头。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最近在梳理大不列颠儿戏剧史,发现从莎士比亚的 麦可白开始 到阿芙拉的《round head》到《是 首相 大臣》英国的政治剧剧本十分出色 主题就是权力(通常是至高)争夺
我姑且定义一下,或许又可以叫做权斗剧/博弈剧
天朝呢 有 《三国演义》
……
大明王朝1566
据说当年收视率堪忧啊,或许没人看也是一种原因呢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最近在梳理大不列颠儿戏剧史,发现从莎士比亚的 麦可白开始 到阿芙拉的《round head》到《是 首相 大臣》英国的政治剧剧本十分出色 主题就是权力(通常是至高)争夺
我姑且定义一下,或许又可以叫做权斗剧/博弈剧
天朝呢 有 《三国演义》
……
政治剧?自然是《西游记》啊…
不遇至人传妙法,空言口困舌头干。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最近在梳理大不列颠儿戏剧史,发现从莎士比亚的 麦可白开始 到阿芙拉的《round head》到《是 首相 大臣》英国的政治剧剧本十分出色 主题就是权力(通常是至高)争夺
我姑且定义一下,或许又可以叫做权斗剧/博弈剧
天朝呢 有 《三国演义》
……
《雍正王朝》神剧,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看,现在看甚至都有新的收获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最近在梳理大不列颠儿戏剧史,发现从莎士比亚的 麦可白开始 到阿芙拉的《round head》到《是 首相 大臣》英国的政治剧剧本十分出色 主题就是权力(通常是至高)争夺
我姑且定义一下,或许又可以叫做权斗剧/博弈剧
天朝呢 有 《三国演义》
……
钱穆写这本书的背景还是国人全盘否定中国古代历史和政治,仅以专制两字一带而过,所以文中有这种表述,而且政治从定义上说,钱穆展开的角度是两个方面,一是人事,二是制度,具体范围包括政府职权分配,考试选举,赋税制度,国防兵役。从他的这些角度,恕我孤陋寡闻,可能确实没有太多中国古代的专著,都在历史中一笔带过了?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钱穆说这种极好反驳的话?
中国思想史 从老子开始,就给反驳这句话注脚。
小的时候看过这部汉武大帝,印象里确实很宏大,回头我也在看看,大明其实也不是只有权臣角逐,暗线还是君臣佐使,皇权和相权的斗争,并且通过一件改稻为桑深刻的展现了出来。大明确实不是历史剧,因为真实的历史并没有改稻为桑,所以政治剧的定义很重要
Psynucleus (Psynucleus)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推一下 汉武大帝
个人感觉汉武大帝中的权利角逐一点不比1566少,而且核心还是反映的中央权利的角逐,相比之下1566反而是权臣的角逐。
在《汉武大帝》中,前期景帝与窦太后争接班人的选择,中间武帝与老妈王太后争最高权利,后期武帝"废"丞相设内外朝将所有决策权集中于一身。其中还穿插七国之乱、儒道之争、打击匈奴、打压贵族势力、除悍民间谍等等。。。
至高利益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最近在梳理大不列颠儿戏剧史,发现从莎士比亚的 麦可白开始 到阿芙拉的《round head》到《是 首相 大臣》英国的政治剧剧本十分出色 主题就是权力(通常是至高)争夺
我姑且定义一下,或许又可以叫做权斗剧/博弈剧
天朝呢 有 《三国演义》
……
龙年档案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最近在梳理大不列颠儿戏剧史,发现从莎士比亚的 麦可白开始 到阿芙拉的《round head》到《是 首相 大臣》英国的政治剧剧本十分出色 主题就是权力(通常是至高)争夺
我姑且定义一下,或许又可以叫做权斗剧/博弈剧
天朝呢 有 《三国演义》
……
是《沧浪之水》小说改编的。确实不错。特别适合对于,刚刚毕业的人。
chiji (持己)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这个剧强推,拍的很不错
第二段真是大言不惭,源头怎么可能是商君书和韩非子呢? 把商君书和韩非子做源头,夏朝、商朝、西周,被你划出了历史。
“《左传》
一 文物昭德
二 九功之德皆可歌
三 铸鼎象物
四 春秋之称
五 乐以安德
六 文以足言
七 季札观乐
八 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
九 和与同异
十 子产论礼
《国语》
一 政象乐,乐从和
二 情与文
三 乐以风德
四 声一无听,物一无文
五 伍举论美
《尚书》
一 诗言志,歌永言
二 玩物丧志"
beingGerald (知不道)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大明王朝1566不算历史正剧,可以算伪历史剧,或者历史同人剧。算权斗剧没问题。
儒家的想法是放开言论。推荐你读一下商君书和韩非子,可以知道我们治理传统的理论源头。
雍正王朝,大宋提刑官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最近在梳理大不列颠儿戏剧史,发现从莎士比亚的 麦可白开始 到阿芙拉的《round head》到《是 首相 大臣》英国的政治剧剧本十分出色 主题就是权力(通常是至高)争夺
我姑且定义一下,或许又可以叫做权斗剧/博弈剧
天朝呢 有 《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