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之后感觉被自己的硕导暧昧暗示了,觉得好恶心
lz女生,已经硕士毕业并找到工作,之前一直觉得自己的导师是个正直值得尊敬的人,且非常肯定他在学术界的成果。在读研期间,和硕导的沟通都非常正常,也都没有什么骚扰事件发生。因此,毕业之后,导师说希望常常联系常常聚会,lz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昨晚硕导来lz所在的城市出差,邀请lz出去吃晚饭,结果过程中感觉到了导师不恰当的肢体接触和社交距离,甚至还有一些尴尬的语言暗示。lz一边觉得被冒犯,一边又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全程不断cue师母和他的孩子,反复强调自己有男朋友,但是似乎没有什么作用,尴尬的语言和过近的距离让lz逃离了晚餐。
昨晚到现在感觉非常恶心,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导师还有这样的面孔,只要思绪一停下来,脑子里就忍不住反感恶心。和好朋友倾诉之后,尽管被安慰之后都不会和他有交集,但还是过不去这个坎。因为什么实质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所以lz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纠结和恶心,但是已经对导师的一切信息过敏,昨晚下意识地装傻,假装什么都没听懂,全程打哈哈过去,一回家就屏蔽他的消息和朋友圈。
这件事情真的只能用恶心来形容,此生已经不想再看见硕导了
当然不管挖坑,本版只抓说别人挖坑的。你等着被封吧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您这语气还挺牛,搞得跟真的一样。
挖坑不管是吧
好的👌,我等着您这位正义使者的宣告实现🥰
Anonymous (卓不凡)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当然不管挖坑,本版只抓说别人挖坑的。你等着被封吧
为希望在这里得到心理援助的想法感觉悲伤,不明白为什么非值班的同学有这么大的恶意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lz女生,已经硕士毕业并找到工作,之前一直觉得自己的导师是个正直值得尊敬的人,且非常肯定他在学术界的成果。在读研期间,和硕导的沟通都非常正常,也都没有什么骚扰事件发生。因此,毕业之后,导师说希望常常联系常常聚会,lz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昨晚硕导来lz所在的城市出差,邀请lz出去吃晚饭,结果过程中感觉到了导师不恰当的肢体接触和社交距离,甚至还有一些尴尬的语言暗示。lz一边觉得被冒犯,一边又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全程不断cue师母和他的孩子,反复强调自己有男朋友,但是似乎没有什么作用,尴尬的语言和过近的距离让lz逃离了晚餐。
昨晚到现在感觉非常恶心,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导师还有这样的面孔,只要思绪一停下来,脑子里就忍不住反感恶心。和好朋友倾诉之后,尽管被安慰之后都不会和他有交集,但还是过不去这个坎。因为什么实质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所以lz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纠结和恶心,但是已经对导师的一切信息过敏,昨晚下意识地装傻,假装什么都没听懂,全程打哈哈过去,一回家就屏蔽他的消息和朋友圈。
这件事情真的只能用恶心来形容,此生已经不想再看见硕导了
你可能自己感觉不到,你挖的坑前后总是这么割裂,正常人的情感都不会这样,你挖的坑,太明显了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lz女生,已经硕士毕业并找到工作,之前一直觉得自己的导师是个正直值得尊敬的人,且非常肯定他在学术界的成果。在读研期间,和硕导的沟通都非常正常,也都没有什么骚扰事件发生。因此,毕业之后,导师说希望常常联系常常聚会,lz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昨晚硕导来lz所在的城市出差,邀请lz出去吃晚饭,结果过程中感觉到了导师不恰当的肢体接触和社交距离,甚至还有一些尴尬的语言暗示。lz一边觉得被冒犯,一边又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全程不断cue师母和他的孩子,反复强调自己有男朋友,但是似乎没有什么作用,尴尬的语言和过近的距离让lz逃离了晚餐。
昨晚到现在感觉非常恶心,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导师还有这样的面孔,只要思绪一停下来,脑子里就忍不住反感恶心。和好朋友倾诉之后,尽管被安慰之后都不会和他有交集,但还是过不去这个坎。因为什么实质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所以lz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纠结和恶心,但是已经对导师的一切信息过敏,昨晚下意识地装傻,假装什么都没听懂,全程打哈哈过去,一回家就屏蔽他的消息和朋友圈。
这件事情真的只能用恶心来形容,此生已经不想再看见硕导了
24h过去了。
看来版主心明眼亮,也讲道理,不会和挖坑的站在一起。和您不一样🥰。
Anonymous (卓不凡)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当然不管挖坑,本版只抓说别人挖坑的。你等着被封吧
两面人并不少。
你是学生阶段,有师风师德的限制,违反了很可能被开除,所以有所顾忌。
你毕业后,不再是学生。不再有严格的限制,所以展现了他真实的一面。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lz女生,已经硕士毕业并找到工作,之前一直觉得自己的导师是个正直值得尊敬的人,且非常肯定他在学术界的成果。在读研期间,和硕导的沟通都非常正常,也都没有什么骚扰事件发生。因此,毕业之后,导师说希望常常联系常常聚会,lz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昨晚硕导来lz所在的城市出差,邀请lz出去吃晚饭,结果过程中感觉到了导师不恰当的肢体接触和社交距离,甚至还有一些尴尬的语言暗示。lz一边觉得被冒犯,一边又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全程不断cue师母和他的孩子,反复强调自己有男朋友,但是似乎没有什么作用,尴尬的语言和过近的距离让lz逃离了晚餐。
昨晚到现在感觉非常恶心,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导师还有这样的面孔,只要思绪一停下来,脑子里就忍不住反感恶心。和好朋友倾诉之后,尽管被安慰之后都不会和他有交集,但还是过不去这个坎。因为什么实质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所以lz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纠结和恶心,但是已经对导师的一切信息过敏,昨晚下意识地装傻,假装什么都没听懂,全程打哈哈过去,一回家就屏蔽他的消息和朋友圈。
这件事情真的只能用恶心来形容,此生已经不想再看见硕导了
没有看出来是坑,你毕业后有点阅历了再看,想法可能不同。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你可能自己感觉不到,你挖的坑前后总是这么割裂,正常人的情感都不会这样,你挖的坑,太明显了
哥们,你人呢?如果还在的话,说句话啊!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24h过去了。
看来版主心明眼亮,也讲道理,不会和挖坑的站在一起。和您不一样。
校友你好,我是北大学生心理中心的值班咨询师。感谢你的信任,愿意在这里说出你的困扰。
曾经尊重和信任的导师突然做出这种越界的行为,这让你感到愤怒和厌恶。由于师生关系中存在天然的权力不对等,他的暧昧行为可能让你更加难以应对。他的行为打破了师生之间应有的界限,破坏了你对这段关系的信任,这种背叛感可能加剧了你的恶心和不适。
你选择“装傻”、“打哈哈”的方式,避免了直接的冲突。这是一种常见的自我保护方式,你的做法让自己能够相对安全的去应对当下的困境,避免让尴尬或不适的情境变得更加复杂。而你之后采取的行动,比如屏蔽消息和朋友圈,也设立了边界、保护自己不再受进一步的干扰。
你提到“什么实质都没有发生”,因此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不该如此纠结。其实,感到被冒犯和恶心并不需要等待“更严重”的事情发生,这段不舒服的经历,本身就足以让人感到困扰。你现在的反感和恶心,是非常自然的情绪反应。
接下来,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消化这些复杂的情绪是很重要的。与信任的朋友倾诉,像你已经做过的那样,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通过倾诉,你不仅能减轻内心的压力,还能从他人的支持中感受到保护和安慰。此外,你也可以尝试写下自己的感受,整理内心混乱的情绪。写作不仅有助于将你的内在感受外化,还能帮助你理清思路,逐步化解内心的压力。如果需要,你也可以暂时回避那些让你感到不适的场景和话题,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恢复情绪。
如果你发现这些情绪依然持续困扰着你,并影响到日常生活,也可以尝试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者寻找其他的心理咨询资源,比如,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010-82951332/800-8101117),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咨询热线(010-58303286)。如果你愿意,也可以继续在这里分享自己的感受。
你有权利设立自己的界限,无论何时,只要你感到不适,就有理由保护自己,切断那些不健康的联系。愿你早日走出不适的阴影,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lz女生,已经硕士毕业并找到工作,之前一直觉得自己的导师是个正直值得尊敬的人,且非常肯定他在学术界的成果。在读研期间,和硕导的沟通都非常正常,也都没有什么骚扰事件发生。因此,毕业之后,导师说希望常常联系常常聚会,lz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昨晚硕导来lz所在的城市出差,邀请lz出去吃晚饭,结果过程中感觉到了导师不恰当的肢体接触和社交距离,甚至还有一些尴尬的语言暗示。lz一边觉得被冒犯,一边又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全程不断cue师母和他的孩子,反复强调自己有男朋友,但是似乎没有什么作用,尴尬的语言和过近的距离让lz逃离了晚餐。
昨晚到现在感觉非常恶心,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导师还有这样的面孔,只要思绪一停下来,脑子里就忍不住反感恶心。和好朋友倾诉之后,尽管被安慰之后都不会和他有交集,但还是过不去这个坎。因为什么实质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所以lz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纠结和恶心,但是已经对导师的一切信息过敏,昨晚下意识地装傻,假装什么都没听懂,全程打哈哈过去,一回家就屏蔽他的消息和朋友圈。
这件事情真的只能用恶心来形容,此生已经不想再看见硕导了
感觉很奇怪啊,在读期间不骚扰,毕业了却骚扰。
正常来说在读期间是他最具优势地位的时间。
会不会是楼主太敏感了。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lz女生,已经硕士毕业并找到工作,之前一直觉得自己的导师是个正直值得尊敬的人,且非常肯定他在学术界的成果。在读研期间,和硕导的沟通都非常正常,也都没有什么骚扰事件发生。因此,毕业之后,导师说希望常常联系常常聚会,lz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昨晚硕导来lz所在的城市出差,邀请lz出去吃晚饭,结果过程中感觉到了导师不恰当的肢体接触和社交距离,甚至还有一些尴尬的语言暗示。lz一边觉得被冒犯,一边又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全程不断cue师母和他的孩子,反复强调自己有男朋友,但是似乎没有什么作用,尴尬的语言和过近的距离让lz逃离了晚餐。
昨晚到现在感觉非常恶心,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导师还有这样的面孔,只要思绪一停下来,脑子里就忍不住反感恶心。和好朋友倾诉之后,尽管被安慰之后都不会和他有交集,但还是过不去这个坎。因为什么实质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所以lz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纠结和恶心,但是已经对导师的一切信息过敏,昨晚下意识地装傻,假装什么都没听懂,全程打哈哈过去,一回家就屏蔽他的消息和朋友圈。
这件事情真的只能用恶心来形容,此生已经不想再看见硕导了
学生在读期间 教师 只要被抓到把柄 就很可能会 被开除,师德师风 在这方面的管理是很严的。
fightBoy (call me 鸡腿饭好了)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感觉很奇怪啊,在读期间不骚扰,毕业了缺骚扰。
正常来说在读期间是他最具优势地位的时间。
会不会是楼主太敏感了。
你能别扯了吗,法律和职业道德还分在校生和非在校生?你回帖其他人的帖子比楼主还勤快,这是楼主发的帖子还是你发的帖子?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学生在读期间 教师 只要被抓到把柄 就很可能会 被开除,师德师风 在这方面的管理是很严的。
无法证明是挖坑的情况下放在这里自然应该选择相信
以下是个人的想法:如果情况属实,除非拿着身份证实名举报,否则应该没有什么阻吓作用,还是会有更多的受害者;当然,如果发个帖能够让你舒心并且迈过去,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lz女生,已经硕士毕业并找到工作,之前一直觉得自己的导师是个正直值得尊敬的人,且非常肯定他在学术界的成果。在读研期间,和硕导的沟通都非常正常,也都没有什么骚扰事件发生。因此,毕业之后,导师说希望常常联系常常聚会,lz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昨晚硕导来lz所在的城市出差,邀请lz出去吃晚饭,结果过程中感觉到了导师不恰当的肢体接触和社交距离,甚至还有一些尴尬的语言暗示。lz一边觉得被冒犯,一边又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全程不断cue师母和他的孩子,反复强调自己有男朋友,但是似乎没有什么作用,尴尬的语言和过近的距离让lz逃离了晚餐。
昨晚到现在感觉非常恶心,完全没想到自己的导师还有这样的面孔,只要思绪一停下来,脑子里就忍不住反感恶心。和好朋友倾诉之后,尽管被安慰之后都不会和他有交集,但还是过不去这个坎。因为什么实质的事情都没有发生,所以lz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纠结和恶心,但是已经对导师的一切信息过敏,昨晚下意识地装傻,假装什么都没听懂,全程打哈哈过去,一回家就屏蔽他的消息和朋友圈。
这件事情真的只能用恶心来形容,此生已经不想再看见硕导了
很简单,学校可以查楼主的id,就知道楼主导师是谁,查证后处分导师就行了,如果查证后是楼主挖坑,处分楼主就行了
Homagod (以色列不要买南太岛国的UN票了)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无法证明是挖坑的情况下放在这里自然应该选择相信
以下是个人的想法:如果情况属实,除非拿着身份证实名举报,否则应该没有什么阻吓作用,还是会有更多的受害者;当然,如果发个帖能够让你舒心并且迈过去,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学校层面收集证据哪有那么容易,而且光是一个匿名帖子能否提供足够的查证动机也是一个问号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很简单,学校可以查楼主的id,就知道楼主导师是谁,查证后处分导师就行了,如果查证后是楼主挖坑,处分楼主就行了
这种事情上了十大,让全国人民看北大的笑话,如果是挖坑,必须严惩,如果不是挖坑,那这样的导师必须严惩,学校不能放任不管吧
Anonymous (玄澄)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很简单,学校可以查楼主的id,就知道楼主导师是谁,查证后处分导师就行了,如果查证后是楼主挖坑,处分楼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