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面好友提醒登录
返回外国文学版

话说世界上第一个翻译是怎么诞生的

windyhill紫杉醇 2024-06-06 18:23:59
[楼主]1楼

今天突发奇想,世界上第一个翻译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具体的人,感觉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有待探讨

loasa鲁鱼亥豕 2024-06-06 23:16:05
2楼

学习外语不一定要用母语教

windyhill (紫杉醇)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今天突发奇想,世界上第一个翻译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具体的人,感觉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有待探讨

签名档

沿途红灯再红

无人可挡我路

望着是万马千军都直冲

我没有温柔唯独有这点英勇

Hayflick又笨又傻的小菜鸡 2024-06-06 23:35:21
3楼

比划比划,大致琢磨一下发音,保证能做到简单的交流,比如殖民的时候。然后一代代逐渐进步,最终把两种语言对上。或者是小孩从小给他教两种语言,让他自己变成一本词典。

windyhill (紫杉醇)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今天突发奇想,世界上第一个翻译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具体的人,感觉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有待探讨

签名档

俯身为君系鞋带,幸福有此谦卑态。

LorneZhou六老师  掉毛的熊  最后修改于2024-06-07 11:54:27
4楼

语言是家族


始祖语言和后裔语言 姊妹语言之间的家族相似是存在的



类似的例子好像是 德国的某地农民能听得懂梵语



其实中国人也是天生双语/三语 比如我因为有在浙江省和安徽省交界处的经历 一个从小在京普通行区上学的人  学校里全部是讲京普 但让我在京普、南京方言、安徽方言之间做翻译 那在不识字期就可以了



windyhill (紫杉醇)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今天突发奇想,世界上第一个翻译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具体的人,感觉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有待探讨

wassernwassern 最后修改于2024-06-07 04:50:52
5楼

有一个概念叫做Dialect continuum,可以翻译成“方言连续体”。简单的解释说,相邻的地理区域内的方言是可以互相理解的,这种语言的差异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直到足够远的两个地方无法互相理解。一个只会讲方言的甘肃人也许和一个只会讲方言的广东人无法直接交流,但甘肃人和陕西人可以交流,陕西人和河南人可以交流,河南人和安徽人可以交流,安徽人和江西人可以交流,江西人和广东人可以交流,最终经过层层翻译,甘肃人和广东人就能交流了。史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表达了汉武帝的理想:“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徧於四海。“这里面的”重九译“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文明交界处的人们是天生的翻译。

windyhill (紫杉醇)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今天突发奇想,世界上第一个翻译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具体的人,感觉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有待探讨

签名档

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chengying多久后陆沉 2024-06-07 07:33:03
6楼

宝宝4~5岁的时候,它已经可以跟成人进行完整的对话了。问问题、使用形容词都不在话下。这时候它的词汇量大约在2500~3000字。  小孩咋学的成年人就咋学呗 

windyhill (紫杉醇)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今天突发奇想,世界上第一个翻译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具体的人,感觉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有待探讨

cptbtptpbcpt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2024-06-07 07:51:54
7楼

最神奇的是,两个不能互相沟通的群体,竟然可以千方百计地去理解对方,弄懂对方想要表达什么,而不是立马开战。

windyhill (紫杉醇)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今天突发奇想,世界上第一个翻译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具体的人,感觉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有待探讨

GenCrossGenCross 最后修改于2024-06-07 08:07:12
8楼

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的通婚~

windyhill (紫杉醇)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今天突发奇想,世界上第一个翻译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具体的人,感觉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有待探讨

Jadris🍉 2024-06-07 09:06:38
9楼

我小时候就想过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是有两种,一种是两种语系通婚,然后生下的孩子两种都学,然后他在融会贯通,从而做到翻译,另一种就是在语言诞生的时候不同部族之间就有交流相互之间就能简单理解对方,第三就是两个语言不同的人从互相认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比如香蕉,苹果,葡萄开始

windyhill (紫杉醇)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今天突发奇想,世界上第一个翻译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具体的人,感觉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有待探讨

签名档

恁礼帽麽       /l、 

             ㇏(゚、 。 7

                   l、 ~ヽ 

                  じしf_, )ノ

achangachang 2024-06-07 09:11:51
10楼

厉害!

wassern (wassern)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有一个概念叫做Dialect continuum,可以翻译成“方言连续体”。简单的解释说,相邻的地理区域内的方言是可以互相理解的,这种语言的差异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直到足够远的两个地方无法互相理解。一个只会讲方言的甘肃人也许和一个只会讲方言的广东人无法直接交流,但甘肃人和陕西人可以交流,陕西人和河南人可以交流,河南人和安徽人可以交流,安徽人和江西人可以交流,江西人和广东人可以交流,最终经过层层翻译,甘肃人和广东人就能交流了。史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表达了汉武帝的理想:“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徧於四海。“这里面的”重九译“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文明交界处的人们是天生的翻译。

windyhill紫杉醇 2024-06-07 09:33:56
[楼主]11楼

厉害啊,学到了

wassern (wassern)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有一个概念叫做Dialect continuum,可以翻译成“方言连续体”。简单的解释说,相邻的地理区域内的方言是可以互相理解的,这种语言的差异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直到足够远的两个地方无法互相理解。一个只会讲方言的甘肃人也许和一个只会讲方言的广东人无法直接交流,但甘肃人和陕西人可以交流,陕西人和河南人可以交流,河南人和安徽人可以交流,安徽人和江西人可以交流,江西人和广东人可以交流,最终经过层层翻译,甘肃人和广东人就能交流了。史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表达了汉武帝的理想:“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徧於四海。“这里面的”重九译“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文明交界处的人们是天生的翻译。

windyhill紫杉醇 2024-06-07 09:34:15
[楼主]12楼

哈哈哈确实

cptbtptpbcpt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最神奇的是,两个不能互相沟通的群体,竟然可以千方百计地去理解对方,弄懂对方想要表达什么,而不是立马开战。

ZKTZheng 2024-06-07 10:19:05
13楼

第三种应该不少见?听说有很多东西的“错误”叫法据说是没理解对方在说什么,误以为大家都在沟通这个东西的名字

Jadris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我小时候就想过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是有两种,一种是两种语系通婚,然后生下的孩子两种都学,然后他在融会贯通,从而做到翻译,另一种就是在语言诞生的时候不同部族之间就有交流相互之间就能简单理解对方,第三就是两个语言不同的人从互相认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比如香蕉,苹果,葡萄开始

wolfideal左公杨 2024-06-07 11:44:02
14楼

哈哈,这也是我打小就有的疑问

windyhill (紫杉醇)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今天突发奇想,世界上第一个翻译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具体的人,感觉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有待探讨

签名档

挂帆出海,风波茫茫,或达无底,或抵仙乡。

windyhill紫杉醇 2024-06-07 11:46:11
[楼主]15楼

所以有没有第一个系统性整理某两种语言的翻译呢

windyhill (紫杉醇)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今天突发奇想,世界上第一个翻译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具体的人,感觉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有待探讨

lea无爱即无忧 2024-06-07 11:57:21
16楼


与社会的融合与分化有关,你谈的是融合之中发生语言交流导致翻译...


应该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不同的语言是从相同的语言分化而来...


分化逐渐加剧,在这个过程中,受分化影响较小的人成为了翻译...


Jadris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我小时候就想过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是有两种,一种是两种语系通婚,然后生下的孩子两种都学,然后他在融会贯通,从而做到翻译,另一种就是在语言诞生的时候不同部族之间就有交流相互之间就能简单理解对方,第三就是两个语言不同的人从互相认大家都知道的东西,比如香蕉,苹果,葡萄开始


签名档

やってみせ、言って聞かせて、させてみせ、ほめてやらねば、人は動かじ。    

話し合い、耳を傾け、承認し、任せてやらねば、人は育たず。

やっている、姿を感謝で見守って、信頼せねば、人は実らず。

PKchiuPKChiu 2024-06-07 13:08:17
17楼

有一款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叫巴别塔圣歌,可以部分解答你的疑问。游戏流程就是理解游戏中的作者自造的四种语言并相互翻译。

windyhill (紫杉醇)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今天突发奇想,世界上第一个翻译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具体的人,感觉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有待探讨

LorneZhou六老师  掉毛的熊  2024-06-07 14:44:26
18楼

好有趣



我们老师就经常讨论 基督徒的天国花园里 人们用什么语言交流


有些教授认为是希伯来语


有些教授认为 爱说啥啥 但说啥都能彼此心领

PKchiu (PKChiu)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有一款非常有意思的游戏叫巴别塔圣歌,可以部分解答你的疑问。游戏流程就是理解游戏中的作者自造的四种语言并相互翻译。

Magpie喜鹊 最后修改于2024-06-07 16:33:29
19楼

语言/方言连续体不是翻译的必要条件吧…而且也不是所有主要语言都能找到一串连续体来接上


双语环境下的小孩,或许是一种产生方式?属于双配置文件去解锁/调试人脑自带的语言功能包……

windyhill (紫杉醇)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今天突发奇想,世界上第一个翻译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具体的人,感觉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有待探讨

签名档

喳!

JeremyZ熊仔 2024-06-07 23:06:49
20楼

估计是一个人习得了两种及以上的语言?

windyhill (紫杉醇)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今天突发奇想,世界上第一个翻译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网上查了一下,好像也没有具体的人,感觉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有待探讨

签名档

放错了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