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宿舍制作一杯咖啡(0.1.1) - 品味咖啡(Coffee)版 - 北大未名BBS

如何在宿舍制作一杯咖啡(0.1.1)

[复制链接] 浏览该主题帖

loasa [在线]

鲁鱼亥豕

5.3常规潜艇

发帖数:1.1万 原创分:9
关注
<ASCIIArt> 置顶 #4

先发个贴子看看能不能聚拢一点人气,没有存稿,基本上是想到哪写到哪。里面有一些个人观点,因为对咖啡风味的喜好是很主观的事情,所以贴子中所有的风味描述都是个人观点,不是真理,请大家轻喷。一次写不完,慢慢更。

一、速溶和挂耳

在宿舍制作咖啡,最简单的就是速溶咖啡。打开包装,倒入杯中,稍加搅拌。一杯咖啡就做好了,十分方便快捷。但是速溶咖啡最大的问题在于味道不好,速溶黑咖啡的主要味道就是苦,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这个味道。加入糖和咖啡伴侣(植脂末)之后,速溶黑咖啡就会变成市面上常见的三合一咖啡,三合一咖啡虽然好喝,但是糖和植脂末都不是那么健康。(当然,让我在健康和味道里面二选一的话,我会选味道。)

挂耳咖啡是近些年兴起的新品种,其本质是便携的手冲咖啡,省去了手冲咖啡的磨和过滤器。把挂耳包撕开,挂在杯壁上,用适量(咖啡粉重量14-16倍)的水(最好是90摄氏度左右)冲泡,冲完后把挂耳包扔掉就可以饮用了。挂耳和速溶一样简单,都是打开——倒水——喝三步,而味道远胜于速溶黑咖啡。不过我没试过挂耳加糖和植脂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注意,挂耳最好不要加奶,因为挂耳冲出来已经比较稀了,再加奶稀释的话奶味太重。


二、咖啡豆的选择

刚刚入门的咖啡小白最迷惑的可能就是形形色色的咖啡豆了。虽然这部分内容和制作咖啡关系不大,但是想要冲出一杯好喝的咖啡,咖啡豆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所以在这里简单谈一下。

购买的渠道

网购就好。个人不建议买外国商业豆烘焙商(比如illy)的豆子,因为他们的豆子烘得极深(当然深不过星巴克),再加上储存时间长,味道并不是很好。下面推荐一些著名的网店(如无说明都是淘宝店):Fishercoffee,规模大了之后品控不太稳定。咖啡幸福网,王力家的网店,不太适合小白,因为要么量太大,要么太贵,但是质量没的说,想买90+还得来他家(或者M2M)。OAScoffee(微店),店主老段烘焙水平一流,平时价格相当贵,节假日经常打折。M2M,也是豆子好且贵。豆叔,很久没买过了,据说质量有些下滑,但是我想应该会有个下限。Kisscoffee,我个人最常买的一家,性价比很高。

一般精品咖啡豆有四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产地、品种、处理方法、烘焙度。

先说产地。咖啡是热带作物,全世界的咖啡种植都集中在南北回归线附近。总体上讲有三个大产区:亚洲及太平洋、非洲和中南美洲。(以下对风味描述比较主观,仅供参考)

非洲的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发源地,我们常见的耶加雪啡就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小镇,埃塞俄比亚其他著名的咖啡产区还有西达摩和古吉。除埃塞俄比亚之外,非洲重要咖啡产区还有肯尼亚。非洲豆一般而言酸味比较明显,埃塞的豆子通常有着类似柑橘的风味,肯尼亚的豆子则有番茄的味道。正因为非洲豆酸味明显,一般给新接触精品咖啡的新手推荐的都是耶加雪啡,以体验一种和传统认知中咖啡味道不同的感觉。

中南美洲则是咖啡的主要产地,产量占全球咖啡产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巴西豆的品质参差不齐,整体口感较为平衡。哥伦比亚也是著名的咖啡产区,哥伦比亚的豆子果香味突出,甜感较强。除此之外,中南美洲咖啡产区还有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牙买加和巴拿马等。牙买加的蓝山咖啡和巴拿马的瑰夏咖啡比较著名。(注意现在市面上的“蓝山咖啡”基本都是“蓝山风味咖啡”,真正的蓝山咖啡价格在半磅两百块钱以上,而且按当下的咖啡审美标准并不算好喝)

亚洲主要产地为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和中国云南、海南等地。印度尼西亚以低酸、香浓的曼特宁为代表,印度是罗布斯塔豆的主要产区,越南、云南、海南咖啡种植起步较晚(中国引进咖啡时间比较长,但是精品咖啡的种植长时间得不到重视),整体质量不高,但近年来进步很快,涌现出了一些优秀产品。

再说品种。咖啡属下有129个种,商业种植的以阿拉比卡、罗布斯塔和利比里亚这三大原生种为主。

阿拉比卡是最有名也是最常见的咖啡品种,通常被认为是高档咖啡的代名词。阿拉比卡的亚种主要有铁皮卡和波旁。现在大家常说的顶级咖啡的代表——瑰夏,也是阿拉比卡的亚种。

罗布斯塔是种植最多的咖啡品种,其咖啡因和风味物质含量高,种植要求较低,但风味较差,因此通常用于速溶咖啡的生产。不过罗布斯塔种也有精品豆,我有幸尝过几种,大部分是大麦茶和老式爆米花的味道,有个别特殊处理法的会有一些发酵的风味。有些咖啡店也将罗布斯塔用用来拼配意式豆。

利比里亚基本上在市场上绝迹了,暂时不提。

再看处理方法。 咖啡采摘下来是咖啡樱桃的形式,之后要做的是把咖啡樱桃处理为咖啡生豆,这就需要加工处理,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日晒、水洗和蜜处理等。日晒豆香气馥郁多样、风味复杂迷人,水洗豆香气优雅、风味明亮干净,蜜处理豆则介于水洗和日晒之间。现在能见到的处理法还有半水洗、湿剥法和酒桶发酵等(当然还有著名的麝香猫(果子狸)肠道发酵法)。刚接触咖啡的小白建议从水洗、日晒入门。

最后说烘焙度。 咖啡烘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爆、二爆之类的烘焙术语初学者先不必了解,只要知道从浅烘到中烘到深烘,酸度依次降低,醇厚度和苦味依次增加就好。而星巴克的豆子烘焙程度属于深上加深。各烘焙程度的豆子颜色略见下图:



三、如何磨粉(前面是一些略理论的内容,实用内容从绿字开始)

如果你厌倦了速溶和挂耳的单调,不妨来探索手冲咖啡的世界。

咖啡豆变成咖啡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磨粉(不要跟我杠说是称重)。挂耳之所以没有手冲咖啡好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挂耳咖啡粉磨完之后放置时间过长。据报道,磨好的咖啡粉在空气中放置十分钟,其风味就已经散失殆尽。虽然商家在制作挂耳的时候已经努力做到密封和隔绝空气,但这样做出的挂耳也很难和现磨咖啡粉媲美。

研磨咖啡豆最重要的是均匀。因为冲泡咖啡本质上是一个萃取的过程,用水把咖啡豆中的风味物质萃取出来。按照金杯理论(以后有时间会介绍),萃取率为 18~22% 的咖啡,被大多数人认为好喝。萃取率过高和过低,咖啡都会变得难喝。我们冲泡咖啡的理想状态就是每一粒咖啡粉都能达到金杯萃取率,那么就要让每一粒咖啡粉的萃取速率基本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尽量使每一粒咖啡颗粒形状、表面积和体积相同,也就是均匀。如果咖啡粉颗粒大小不均匀,就会出现小颗粒萃取过度,味道不好的风味物质都被萃取出来,大颗粒萃取不足,最好喝的那部分物质还没有萃取的情况,这样的咖啡是很难喝的。

磨粉首先要挑选好的咖啡磨。咖啡磨分手摇磨和电动磨两种。一般来讲,手摇磨的便携性价格要胜过电动磨,但电动磨的研磨速度研磨质量要远胜手摇磨。


入门款手摇磨

HARIO


HARIO这款磨售价100多。我认为它是手摇磨的下限。至于那些网红复古磨,买来当摆设很好,研磨质量不敢恭维。

说回HARIO这款,它的研磨度很不均匀,许多老鸟因此十分嫌弃它。但我倒是认为它是新手入门首选。因为它便宜,研磨质量对新手而言也不是不能忍受的差。这样随着喝咖啡量的增加,你会逐渐发现它很难用,这样就可以很开心地换一个电磨,而不是像我一样总感觉匿名2还能凑合用,迟迟不能消费升级。


提高款手摇磨

泰摩栗子C


极致性价比的典范,用了半年感觉非常不错。之所以这么便宜,是因为它把钱都用在了磨芯上,其他地方能省则省,所以别看海报照的还行,实际颜值并不高,但是研磨质量不输四五百块钱的手磨。


匿名2


其实和匿名2同等级的手摇磨还有很多,但是为了赶进度就先不写了(绝对不是因为我只用过匿名),等整体写完之后补上。

匿名2某宝卖480,是一款正常水平的手磨。480的价位在手磨中性价比较高(据说没有porlex高,但是我没有用过porlex,等回帖里用过的补充吧),但相对于电磨来说毫无性价比,研磨质量不如同价位电磨,除非经常外出或者宿舍堆满杂物没有空间放电磨(没错是本人),否则不建议购买。


提高款手摇磨

司令官C40、HG-1等,可以媲美电磨的存在,但是又大又贵,性价比还是远低于电磨(HG-1某宝最便宜的卖4300,有这钱为什么不买个小富士),不建议购买。


提高款电磨

我没怎么用过电磨,就不推荐了。但是要排一个雷,像下图这种用刀片旋转砍碎咖啡豆的砍豆机千万不要买,它的效果甚至还没有上面提到的网红复古磨豆机好。鉴别方法:商品介绍里除了磨咖啡豆还能磨其他东西的,基本上是砍豆机。



磨粉的时候研磨度很关键,上述每一种咖啡磨的研磨度都是可以调整的。很难描述不同制作方法咖啡究竟需要怎样的研磨度,只能在漫长的岁月(误)里自行调试。有人说手冲是细砂糖大小,法压是粗砂糖大小,但是砂糖大小也无一定之规,所以也只是参考。不过如果用小富士系统电磨的话,手冲刻度4.5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萃取率是由研磨度、水温、时间等因素综合决定的,所以研磨度也没有必要锱铢必较,大致差不多就好,调水温或者时间岂不是更方便?


四、过滤器(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称呼)

按个人认为在宿舍制作的难易程度及出品质量综合排序

一般来讲,单品咖啡的萃取分为滴滤式和浸泡式两种。实际上,任何咖啡萃取都是两者共存的,滴滤式一直伴随着浸泡过程,浸泡式最后也一定是过滤,因此在说这两种方式的时候其实是以何者为主。

聪明杯

聪明杯可谓居家旅行必备神器。聪明杯的构造非常简单,就是滤杯下面加上一个活塞。当放在平面上时,活塞由于重力原因关闭,而当放在杯子上时,活塞会被顶开,让杯中液体流出。

下图是我从某宝上盗来的使用方法图,需要注意的是咖啡粉通常用15g,粉水比1:14-16,水温88-92°C,烘焙度越浅水温越高。浸泡时间约在三分半钟,也可以视出品口感微调。

优点:易于上手,出品稳定,制作、清洗方便,可以泡茶(x

缺点:变化较少,可玩性差(但这对于新手恰恰是优点)


bonavita也有一种手动开关活塞的聪明杯,操(jia)作(ge)更方(ang)便(gui)

挂耳包

挂耳包是比较经济(划掉)方便的选择。买空的挂耳包自己磨粉倒进去,剩下的步骤和冲挂耳是一样的。

优点:现磨咖啡粉,比挂耳风味更丰富;无需清洗,比其他过滤器更方便。

缺点:对于风味的控制不如手冲;挂耳包比滤纸稍贵,虽然没有滤杯的投入,但是长远来看比其他几种都贵。

爱乐压

初学者可以先跳过了,我买了一个到现在还玩不好。。。

法压壶

法压壶也是浸泡式的。

依然是某宝盗图。需要注意的是咖啡研磨度约为粗砂糖大小。注水之后不妨搅拌一下。如果用宿舍饮水机,因水温较低,建议浸泡五分钟以上。

优点:口感醇厚(也有人认为这是缺点),冲泡方便。

缺点:油脂、细粉过多(就是上面口感醇厚的优点),清洗麻烦。




手冲滤杯

手冲操作就比较玄学了,网上的冲法五花八门,各咖啡店也标准不一。

基本步骤:

1.放滤纸并润湿(有人认为不润湿也可)

2.倒咖啡粉,倒的时候尽量倒均匀,轻拍滤杯使上表面平整(有人说拍滤杯会使细粉到下层,影响过滤,我个人没有感觉,如果怕细粉沉积,最好在倒咖啡粉的时候就倒慢一点)

3.注水。总体方法是用细水流画一元硬币大小的圈。先用1.5-2倍粉重的水闷蒸,等到排气基本结束,就可以继续画圈注水了。

手冲参数:粉水比1:14-16,水温88-92°C,烘焙度越浅水温越高。

初学阶段,不用管网上形形色色的冲法,什么火山冲、点滴式、一刀流都不用管,什么刨坑、搅拌、摇晃也都不用理,找一个最简单的冲法(比如三段式),冲出自己感到惊艳的味道,然后不断加强练习这个冲法就OK。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9880137这是WBrC2016冠军粕谷哲的冲法,比较简单,可以学习一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3347530这是隔壁同学的宿舍手冲视频。从视频里来看,该同学还处在新手阶段,不过大家水平都不强,刚入门的小白完全可以用来学习参考。

再说设备。入门推荐HARIO塑料版v60。滤纸推荐三洋麻滤纸。不建议买分享壶,一个人喝用马克杯就行,多人喝玻璃茶壶就很好。手冲比上述方法在设备上主要麻烦在需要一个手冲壶,便于控制水流。初学者可以考虑买HARIO的手雷壶。

不推荐:

虹吸壶

不推荐虹吸壶的原因主要是难以在宿舍使用。虹吸壶加热方式有电加热和明火加热两种,电加热一般使用卤素灯,效果十分炫酷(麦隆三楼的店有一个,可以围观),可问题是功率太大,并不适合在宿舍使用。明火加热肯定是宿舍严禁的了。

虽然不推荐在宿舍使用虹吸壶,但虹吸壶兼具观赏性和可玩性,条件允许的话不妨一试。缺点是洗起来很麻烦。

摩卡壶

不推荐摩卡壶的原因和不推荐虹吸壶的原因类似,而且摩卡壶由于压力过高,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虽然不推荐在宿舍使用摩卡壶,但摩卡壶的出品在上述器具中是最接近意式浓缩的,适合加奶饮用,所以家庭早餐可以考虑用摩卡壶。

美式滴滤机

有时人们也管美式滴滤机叫“咖啡机”,说白了就是一个自动手冲机。由于无法设定参数,美式滴滤机很难适应不同种类的咖啡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五、进阶装备

电子秤

用来称量咖啡豆和水的重量,普通厨房秤即可。电子秤我认为是必备的,用勺子量咖啡、水量看下壶刻度的时代早已过去,用电子秤能够定量地做好一杯咖啡。不过无需购买专用咖啡秤,因为专用咖啡秤无非是多了计时功能(当然还有一些细节的优化),初学者没有必要买。

温度计

用来测量水温,普通厨房温度计即可。不过说实话我在宿舍冲都懒得用温度计(因为我的温度计过于便宜而升温太慢),全凭感觉。

分享壶

如上所述,没有必要。

控温壶

不推荐,主要原因是太贵+宿舍限电用不了,所以土豪随意,中关新园、万柳随意。控温壶其实就是烧水壶、手冲壶和温度计的结合体。推荐brewista和fellow,都是千元上下。


六、意式咖啡

意式咖啡基本在宿舍是做不了的,因为意式咖啡需要高压水蒸气,所以意式咖啡机功率很大,宿舍限电导致意式咖啡机无法在宿舍使用。如果真的想喝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STARESSO的手动咖啡机,出品还凑合,就是累点。也可以买传统的压杆机,但是我想只有复古发烧友才会这么疯狂。


七、咖啡书籍推荐

詹姆斯·霍夫曼《世界咖啡地图》。主要内容是介绍咖啡产地,也包含烘焙、研磨、冲煮器材、手法、水源等内容。这兄弟也有很多咖啡科普视频,可以参考。

韩怀宗《精品咖啡学》《世界咖啡学》。对我来说主要是工具书性质的。

齐鸣《咖啡,咖啡》。这本书详细展示了咖啡历史、产区、生豆、烘焙、萃取、品鉴等各个方面,内容相对全面,不过私货有点多。

杰西卡·伊斯托《手工咖啡》。一本全面而系统讲解咖啡冲煮的实用指南。包含基础知识、器具、产地、品鉴及冲煮等方面。

Scott Rao,Everything but Espresso(似乎没有斜体,加个逗号吧)只有英文版,着重理论分析。

签名档

这一生也在进取

这分钟却挂念谁

我会说

是唯独你不可失去

 最后修改于2020-03-18 22:50:13
  • 发表于2019-01-27 19:46:39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捷回帖
标题
建议:≤ 24个字
签名档
发布(Ctrl+回车)

您输入的密码有误,请重新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