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现在是配置国债的好时间
[复制链接] 分享:今年生育率怎么看?
假设人民币总量1400万亿,那么人均人民币资产是100万。即使不放水,单靠总人口下降、老龄人上升,就足以导致人均人民币资产一步步被迫提升到105万、110万。。也就是说,不印钱都防不了通胀。现在不是以前,除非人人都乐意二胎、三胎。房产也和人民币一样,原来是人均持有0.5套,以后是人均持有3、4套。
在未来生育率20-40%幅度下滑的背景下,印钱难道不是在加速?只有先把生育问题解决好了,放水才有消化的前提。
akari (阿卡林!)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中国经济趋缓,国家放水意愿强烈,国债收益率曲线趋陡
1. 生育率是一个长期的影响,生育率的降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10年期往上的,一方面生育率降低的是人口的增加率而不是直接人口,另一方面生育率降低作用于劳动人口比例,也就是所谓人口红利具有一个18年的延迟。因此作为决策者,生育率在经济危机发生时是一个很次要的考虑因素,当经济稳定的时候才会去考虑的问题。
2. 通胀和人口的关系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粗暴。并不知道你为什么得出来人口减少通胀必然严重的结论。
3. 货币宽松政策,说白了是一个短期的政策,是2,3年期的政策,是一种避免经济衰退的强心剂。相比之下中国的通胀率(猪肉指数)现阶段还非常低,现在的数据是同比2%左右,远低于美国的8.5%,有这个放水的空间。实际上让决策层放水有所顾虑的并非通胀,实际上是汇率而非通胀。
4. 放水是既定事实,是已经开始放水了,你要是质疑放水的合理性,不要问我,问决策层。
ghostplant (mavericks)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今年生育率怎么看?
假设人民币总量1400万亿,那么人均人民币资产是100万。即使不放水,单靠总人口下降、老龄人上升,就足以导致人均人民币资产一步步被迫提升到105万、110万。。也就是说,不印钱都防不了通胀。现在不是以前,除非人人都乐意二胎、三胎。房产也和人民币一样,原来是人均持有0.5套,以后是人均持有3、4套。
在未来生育率20-40%幅度下滑的背景下,印钱难道不是在加速?只有先把生育问题解决好了,放水才有消化的前提。
戎评 强国之路!人民币换锚,去美元化时不我待 https://mp.weixin.qq.com/s/R2M_MxPnilqdM8NrAYZz0Q
文章中的部分内容:
假如允许央行较大规模收储国债,包括地方债,逐步减少外汇资产的比例,让外汇作为一般性货币资产被商业银行和民间收储,这意味着什么?
其一,人民币流动性将不再因汇率波动而被动调节,央行也没有必要为稳定汇率去操碎了心。外汇占比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也就增强了,政策调节的效果也就显现出来了。
其二,央行收储中央政府国债和地方债,置换掉原有外汇资产的大部分占比,就可以解决债务风险或危机的难题。这其实就是将商业银行的债权变为央行的债权,将央行的外汇资产变为商业银行的资产。
实现了国债货币化,同时,还实现了人民币发行从主要锚定外汇向主要锚定国债转轨。转轨之后,今后发行人民币和调节流动性只需要通过央行买卖国债来实现就行了。
有了自己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所有金融资产找到了价格之锚,那么,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以及人民币汇率的独立之路也就迎刃而解了!
akari (阿卡林!)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中国经济趋缓,国家放水意愿强烈,国债收益率曲线趋陡
签名档
道法自然
这啥逻辑。。央行放水也是集中在宽信用政策而不是宽货币政策。现在投资利率债已经处于胜率中性赔率很低的负期望时刻了,当前十债利率经过过去2周的下行已经逼近2.7了,距离上次20年低点也就几个bp的差距,配置角度已经很差了。财币政策上,现在央行货币政策基本见底,信用政策和财政政策利好还在路上,而且还有特别国债传言这个达摩克利斯之剑,政策也难称利好。基本面上疫情,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预期也差不多被市场消化,后续利率上行概率还是很大的吧。现在进场纯粹想赚预期差的钱,这个难度实在太大了,建议小白散户不要乱碰。
akari (阿卡林!)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中国经济趋缓,国家放水意愿强烈,国债收益率曲线趋陡
“央行货币政策基本见底”
主要是这个不赞同你的观点,我认为lpr还会继续降
sdfzyjc (黑猫警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这啥逻辑。。央行放水也是集中在宽信用政策而不是宽货币政策。现在投资利率债已经处于胜率中性赔率很低的负期望时刻了,当前十债利率经过过去2周的下行已经逼近2.7了,距离上次20年低点也就几个bp的差距,配置角度已经很差了。财币政策上,现在央行货币政策基本见底,信用政策和财政政策利好还在路上,而且还有特别国债传言这个达摩克利斯之剑,政策也难称利好。基本面上疫情,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预期也差不多被市场消化,后续利率上行概率还是很大的吧。现在进场纯粹想赚预期差的钱,这个难度实在太大了,建议小白散户不要乱碰。
另外国债风险只比货币基金高一点,远低于股票,我说的是配置而不是all in,我觉得风险低
sdfzyjc (黑猫警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这啥逻辑。。央行放水也是集中在宽信用政策而不是宽货币政策。现在投资利率债已经处于胜率中性赔率很低的负期望时刻了,当前十债利率经过过去2周的下行已经逼近2.7了,距离上次20年低点也就几个bp的差距,配置角度已经很差了。财币政策上,现在央行货币政策基本见底,信用政策和财政政策利好还在路上,而且还有特别国债传言这个达摩克利斯之剑,政策也难称利好。基本面上疫情,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预期也差不多被市场消化,后续利率上行概率还是很大的吧。现在进场纯粹想赚预期差的钱,这个难度实在太大了,建议小白散户不要乱碰。
“距离上次20年低点也就几个bp的差距”我认为当今中国遇到的经济问题困境是很困难的,收益率跌破前低并非小概率事件
sdfzyjc (黑猫警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这啥逻辑。。央行放水也是集中在宽信用政策而不是宽货币政策。现在投资利率债已经处于胜率中性赔率很低的负期望时刻了,当前十债利率经过过去2周的下行已经逼近2.7了,距离上次20年低点也就几个bp的差距,配置角度已经很差了。财币政策上,现在央行货币政策基本见底,信用政策和财政政策利好还在路上,而且还有特别国债传言这个达摩克利斯之剑,政策也难称利好。基本面上疫情,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预期也差不多被市场消化,后续利率上行概率还是很大的吧。现在进场纯粹想赚预期差的钱,这个难度实在太大了,建议小白散户不要乱碰。
首先我国利率实行双轨制,lpr利率是银行贷款利率,国债利率是银行间市场成交出来的利率,二者在微观上并行不能互相套利【我不能去银行贷款然后买国债,也不能从银行间市场上融资然后按照lpr存进银行】;宏观上,lpr下调带来的是银行信用贷款进一步扩张,损耗银行买债的超额准备金,债市需求减弱,另一方面,lpr下调容易引入财政扩张增加经济乃至特别国债的发行,会增加债市的供给的市场预期
akari (阿卡林!)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央行货币政策基本见底”
主要是这个不赞同你的观点,我认为lpr还会继续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