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建一个不是只有观望功能的清北创业社群
[复制链接] 分享:之前加过一些清北创业的群,初衷是多认识一些朋友、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发现好的机会,但是大部分群都比较沉寂,感觉还是要有人在中间串联、组织一下,蹲了几年bbs也没蹲到,想必是大佬都比较忙,无心搞这种,于是心想实在不行自己组织一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加我,我会尽力做到下面的事情:
1、建一个微信群
2、私下里了解一下大家的资源和需要,做一下简单的整合,互通有无
3、运营一个共享文档,项目找人或者人找项目可以直接登记
4、大家不好意思发在群里的,我可以发在群里帮大家沟通
5、同行业、同阶段的朋友可以定期组织线下活动一下
6、上面都是拙见,非赢利性质,我也没啥经验,初衷是互利共赢,欢迎小伙伴们多提建议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V
创业区一般都不咋火,为了让这个帖子被更多小伙伴看到,欢迎感兴趣的小伙伴下方留言,我私信微信号~
加个微信就能促成资源整合? 那这资源也太……。想法很好,但是绝大部分微信群,之所以成为死群,核心原因就是,真正的资源整合不会在微信好友间发生。更不可能在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之间。
越是珍贵的资源,越是秘密进行。
默默把自己做强大吧,也不要轻易给别人分资源。 一个人能积累一点点资源,是极其不容易的,还要运气加成,怎么能分享出去? 商业的世界里,只有等价交换,才是好的商人。
在最顶级的资源里,自己的家人,同学,老师,朋友,下属都不会给,一定是那种很多年,久经考验的才有机会。
weyussl (weyussl)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之前加过一些清北创业的群,初衷是多认识一些朋友、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发现好的机会,但是大部分群都比较沉寂,感觉还是要有人在中间串联、组织一下,蹲了几年bbs也没蹲到,想必是大佬都比较忙,无心搞这种,于是心想实在不行自己组织一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加我,我会尽力做到下面的事情:
1、建一个微信群
2、私下里了解一下大家的资源和需要,做一下简单的整合,互通有无
……
您误解了我所说的资源的含义,不是那种极其稀有的商业资源才叫资源,某人知道一件我不知道的简单小事,对于我来说也是资源,有您理解的那种资源的人恐怕也不是这个论坛、这个板块和我这个帖子的目标受众
成为死群的确是有本质原因,我并没有期望能解决,但是我认为原因不是真正的资源不在微信好友之间发生,而对于潜在的大学生创业者,很多人低估了自己能够提供的资源,或者忽略了自己能够提供的资源,没有好的交流通路、普遍观望才是本质原因
littleone (注销了)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加个微信就能促成资源整合? 那这资源也太……。想法很好,但是绝大部分微信群,之所以成为死群,核心原因就是,真正的资源整合不会在微信好友间发生。更不可能在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之间。
越是珍贵的资源,越是秘密进行。
默默把自己做强大吧,也不要轻易给别人分资源。 一个人能积累一点点资源,是极其不容易的,还要运气加成,怎么能分享出去? 商业的世界里,只有等价交换,才是好的商人。
……
人家说的大概率是平时很普通的资源 比如送个二手小凳子啥的
littleone (注销了)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加个微信就能促成资源整合? 那这资源也太……。想法很好,但是绝大部分微信群,之所以成为死群,核心原因就是,真正的资源整合不会在微信好友间发生。更不可能在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之间。
越是珍贵的资源,越是秘密进行。
默默把自己做强大吧,也不要轻易给别人分资源。 一个人能积累一点点资源,是极其不容易的,还要运气加成,怎么能分享出去? 商业的世界里,只有等价交换,才是好的商人。
……
支持
weyussl (weyussl)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之前加过一些清北创业的群,初衷是多认识一些朋友、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发现好的机会,但是大部分群都比较沉寂,感觉还是要有人在中间串联、组织一下,蹲了几年bbs也没蹲到,想必是大佬都比较忙,无心搞这种,于是心想实在不行自己组织一下,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加我,我会尽力做到下面的事情:
1、建一个微信群
2、私下里了解一下大家的资源和需要,做一下简单的整合,互通有无
……
签名档
来自北大未名BBS微信小程序 (http://t.cn/A67L9Lm2)
--
作为(前)投资人我觉得好的初创CEO的精力/注意力管理很重要,但是“创业微信群”大概并不太适合这样的模式,反过来说一个部门总监(比如专门负责债权股权投融资、某个研发项目负责人、招投标采购人员、市场总监、二级市场研究人员……)倒是很适合这样的群。当然这也和创业的领域、规模有关……
我确实也加了贵校的几个资本相关的群,个人感觉除了特别细分领域方向的极个别群(当然还有以地区抱团为特色的校友群),其他做得很都不好。我想上述表达的,这一层级的资源很“琐碎”,不是创业需要的主要内容,可能是主要原因。毕竟工作中认识到贵校和隔壁的人实在太多了,依靠校友身份构建的群组“联系感”很弱的
既然提到了大学生创业,那顺便分享一下我的观察(sou zhu yi):(包括但不限于贵校和隔壁的)创业者,大部分团队在“核心壁垒”和“赚的是谁的钱”上其实并没有想得太明白,很多团队是抱着“做一步看一步”和“我们的想法/技术都很不错先做着试试”的态度(当然没有谁对谁错,运气好碰到几个贵人直接做起来了也有可能)。除了真的极个别硬科技领域,很多生意做好市场研究修炼好内功更关键……项目真的赚钱、靠谱,资源找上门那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weyussl (weyussl)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您误解了我所说的资源的含义,不是那种极其稀有的商业资源才叫资源,某人知道一件我不知道的简单小事,对于我来说也是资源,有您理解的那种资源的人恐怕也不是这个论坛、这个板块和我这个帖子的目标受众
成为死群的确是有本质原因,我并没有期望能解决,但是我认为原因不是真正的资源不在微信好友之间发生,而对于潜在的大学生创业者,很多人低估了自己能够提供的资源,或者忽略了自己能够提供的资源,没有好的交流通路、普遍观望才是本质原因
签名档
沉溺在过去的恩怨中,是无法放眼看向未来的。
Byepast
向您请教一个问题,这一轮ai创业热潮,感觉隔壁出来的人比贵校多了不少。不知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呢?先谢过
motaguoke (孤帆远)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作为(前)投资人我觉得好的初创CEO的精力/注意力管理很重要,但是“创业微信群”大概并不太适合这样的模式,反过来说一个部门总监(比如专门负责债权股权投融资、某个研发项目负责人、招投标采购人员、市场总监、二级市场研究人员……)倒是很适合这样的群。当然这也和创业的领域、规模有关……
我确实也加了贵校的几个资本相关的群,个人感觉除了特别细分领域方向的极个别群(当然还有以地区抱团为特色的校友群),其他做得很都不好。我想上述表达的,这一层级的资源很“琐碎”,不是创业需要的主要内容,可能是主要原因。毕竟工作中认识到贵校和隔壁的人实在太多了,依靠校友身份构建的群组“联系感”很弱的
既然提到了大学生创业,那顺便分享一下我的观察(sou zhu yi):(包括但不限于贵校和隔壁的)创业者,大部分团队在“核心壁垒”和“赚的是谁的钱”上其实并没有想得太明白,很多团队是抱着“做一步看一步”和“我们的想法/技术都很不错先做着试试”的态度(当然没有谁对谁错,运气好碰到几个贵人直接做起来了也有可能)。除了真的极个别硬科技领域,很多生意做好市场研究修炼好内功更关键……项目真的赚钱、靠谱,资源找上门那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啊不好意思,我这边主要是看生物医药的项目比较多,ai项目不敢随便瞎说。我们这个领域也是隔壁做得更成功,我感觉可能会有共性吧
首先是隔壁的创投基金体系比较完整,华控作为LP支持了不少清华系基金,在一级市场培养了不少人才。很多知名非知名的GP、投资人、FA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次是清华整个转化在原来金老师的带领下做得相对好,所以一大批科学家能相对容易从清华做转化,这是体制机制设计得完整(当然只能说相对,毕竟像北清成果转化有若干现实问题);最后是很多清华老师的方向更贴近转化,甚至一些这几年成立的学院/中心就是奔着这个目标成立的。综上,在上述氛围下清华老师学生明显更了解创业和做公司……
当然这两年随着隔壁某些调整,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sunyforever (灿烂如昔)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向您请教一个问题,这一轮ai创业热潮,感觉隔壁出来的人比贵校多了不少。不知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呢?先谢过
签名档
TA当初没有选择你,其实真的不是因为你不够好
所以相应的,今天的你再光芒万丈,也未必能让TA后悔
是这样的,每个人的模式、项目、所处的阶段不同,对创业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需求不同、目的不同,在宏观层面上的确是很难达成一致的,我是觉得一个群有一点作用,能帮助一个人一个项目,也算是有意义
motaguoke (孤帆远)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作为(前)投资人我觉得好的初创CEO的精力/注意力管理很重要,但是“创业微信群”大概并不太适合这样的模式,反过来说一个部门总监(比如专门负责债权股权投融资、某个研发项目负责人、招投标采购人员、市场总监、二级市场研究人员……)倒是很适合这样的群。当然这也和创业的领域、规模有关……
我确实也加了贵校的几个资本相关的群,个人感觉除了特别细分领域方向的极个别群(当然还有以地区抱团为特色的校友群),其他做得很都不好。我想上述表达的,这一层级的资源很“琐碎”,不是创业需要的主要内容,可能是主要原因。毕竟工作中认识到贵校和隔壁的人实在太多了,依靠校友身份构建的群组“联系感”很弱的
既然提到了大学生创业,那顺便分享一下我的观察(sou zhu yi):(包括但不限于贵校和隔壁的)创业者,大部分团队在“核心壁垒”和“赚的是谁的钱”上其实并没有想得太明白,很多团队是抱着“做一步看一步”和“我们的想法/技术都很不错先做着试试”的态度(当然没有谁对谁错,运气好碰到几个贵人直接做起来了也有可能)。除了真的极个别硬科技领域,很多生意做好市场研究修炼好内功更关键……项目真的赚钱、靠谱,资源找上门那是水到渠成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