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版面好友提醒登录
返回谈情说爱版

一高校放假鼓励学生赏花恋爱(ZZ)

euio耳目一心 2025-03-27 12:53:38
[楼主]1楼

一高校放假鼓励学生赏花恋爱


热搜推荐

2025-03-26 14:49 山东


三月末的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上空,近千架无人机编队变换出“泛美春假7天”“去赏花·去恋爱”的绚丽画面,这场科技与浪漫交织的官宣仪式,将高校春假话题再次推上热搜。该校宣布自3月31日起连续放假7天,并明确鼓励师生“放下书本和工作,去感受春天与爱情”——这已是该校第七年推行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春假制度,而争议也随之蔓延。


数据显示,68%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压抑,恋爱中的学生抑郁指数比单身群体低32%,校园表白墙在春假期间的发帖量激增217%。支持者认为,当杭州师范大学推出“恋爱学分”、清华大学开设“恋爱心理学”课程时,情感教育正从禁忌变为显学。一位参与无人机表演的学生坦言:“在樱花树下讨论微积分公式,这种‘学习+恋爱’新模式,反而让我对知识理解更深刻。”


但反对声浪同样汹涌。某高校监控系统显示,恋爱学生日均学习时间减少1.8小时,理工科学生平均绩点下降0.7分,分手引发的情绪波动更使挂科率飙升37%。家长群里的焦虑更为直接:“孩子每月恋爱开支增加42%,这笔钱该算教育投资还是无效消费?”更有企业HR担忧,频繁的情感波动会影响求职专注度,尽管数据显示恋爱经历丰富的求职者录取率反而高出19%。


这场教育实验的辐射范围远超想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推出“停课不调课”的7天春假,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甚至将假期延长至9天,教育部表态正在评估全国推广春秋假的可行性。值得玩味的是,政策设计者试图在自由与规制间寻找平衡点:浙江大学开设“情感反诈”课程,武汉某高校要求校外同居情侣每周报备,复旦大学则允许为处理感情问题申请休学。


当Z世代推崇“快餐式恋爱”,当元宇宙催生1.2亿“数字伴侣”用户,高校的情感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有学者尖锐指出:“与其纠结该不该鼓励恋爱,不如构建情感风险防控体系。”正如那对在樱花大道争论数学题的情侣所示,新一代年轻人正在重新定义校园爱情的边界——它不再是洪水猛兽,也并非风花雪月,而成了淬炼情商与责任意识的实践场。


教育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培养考试机器,春假引发的讨论恰恰揭示了现代大学的深层命题:如何在知识传授与人格塑造间找到支点。或许正如无人机划过的夜空,那片属于青春的情感星图,既需要自由绽放的光芒,也离不开理性引导的轨道。


签名档

昔新旧,今左右;往北大,来清华。孑民言,月涵行。德日继,欧美承。

>梅贻琦曾说过,他对政治无深研究,但对于办大学,他认为:

>“应追随蔡孑民(元培)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


是言之经典,当不亚于“大楼大师说”,然知者不多,故亦移作签名档。

(我知道贵校有人对蔡校长不感冒,它们想踩就踩)(此处用“它们”,表万物一体之意,以免性别歧视之讥)

euio耳目一心 2025-03-27 12:57:13
[楼主]2楼

>数据显示,68%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压抑,恋爱中的学生抑郁指数比单身群体低32%,校园表白墙在春假期间的发帖量激增217%。支持者认为,当杭州师范大学推出“恋爱学分”、清华大学开设“恋爱心理学”课程时,情感教育正从禁忌变为显学。


>但反对声浪同样汹涌。某高校监控系统显示,恋爱学生日均学习时间减少1.8小时,理工科学生平均绩点下降0.7分,分手引发的情绪波动更使挂科率飙升37%。


>值得玩味的是,政策设计者试图在自由与规制间寻找平衡点:【浙江大学开设“情感反诈”课程】,武汉某高校要求校外同居情侣每周报备,复旦大学则允许为处理感情问题申请休学。


>有学者尖锐指出:“与其纠结该不该鼓励恋爱,不如构建情感风险防控体系。”



euio (耳目一心)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一高校放假鼓励学生赏花恋爱

热搜推荐

2025-03-26 14:49 山东

……

签名档

昔新旧,今左右;往北大,来清华。孑民言,月涵行。德日继,欧美承。

>梅贻琦曾说过,他对政治无深研究,但对于办大学,他认为:

>“应追随蔡孑民(元培)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


是言之经典,当不亚于“大楼大师说”,然知者不多,故亦移作签名档。

(我知道贵校有人对蔡校长不感冒,它们想踩就踩)(此处用“它们”,表万物一体之意,以免性别歧视之讥)

euio耳目一心 最后修改于2025-03-27 13:01:42
[楼主]3楼

>【浙江大学开设“情感反诈”课程】


看来还是浙大棋高一着、先行一步。


其实被“艾滋”也属于受骗之一种吧?

c.f. “人生结束在2024年”帖(目前Top10第二)



euio (耳目一心)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数据显示,68%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压抑,恋爱中的学生抑郁指数比单身群体低32%,校园表白墙在春假期间的发帖量激增217%。支持者认为,当杭州师范大学推出“恋爱学分”、清华大学开设“恋爱心理学”课程时,情感教育正从禁忌变为显学。

>但反对声浪同样汹涌。某高校监控系统显示,恋爱学生日均学习时间减少1.8小时,理工科学生平均绩点下降0.7分,分手引发的情绪波动更使挂科率飙升37%。

>值得玩味的是,政策设计者试图在自由与规制间寻找平衡点:【浙江大学开设“情感反诈”课程】,武汉某高校要求校外同居情侣每周报备,复旦大学则允许为处理感情问题申请休学。

……

签名档

Vivu la scienco!


金口玉言,说封就封;

山呼万岁,苟且偷生。

Talwin宁绛 2025-04-02 21:23:59
4楼

羡慕春假qaq

euio (耳目一心)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一高校放假鼓励学生赏花恋爱

热搜推荐

2025-03-26 14:49 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