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介与授课大纲
[复制链接] 浏览该主题帖一、课程概述:
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体:一个人做决策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自己有些什么选择,而且
必须考虑他人有些什么选择,因为没有任何人的行为是给定的,每个人得到什么是所有人
选择的结果。不仅个人如此,企业、政府、国家等所有组织都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
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制度(包括法律、文化等),被称为社会的游戏规则。博弈论是研究和
预测互动情况下个人和组织的行为以及这些游戏规则的形成和演变的学科。它最初由数学
家发展,经过经济学家几十年的努力,已成为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并正在成为整个社
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法学、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
领域。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三位对博弈论做出开创性贡献的博弈论专家;根据
诺贝尔奖得主纳什的生活拍摄的故事片《美丽的心灵》风靡全球;“纳什均衡”已成为社
会科学家分析问题的基本工具——事实上也是分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工具。
在北京大学,自1994年起博弈论被相继引入经济学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课程。从2004年起
,博弈论被引入高年级本科生通选课程。博弈论是一种思维方式,尽管它的研究运用到一
些高深的数学,但博弈论的基本思想是非常直观的。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全校通选课,针对
文理科不同背景的学生,本课程将从一些生活的实例入手循序渐进地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
念和基本理论,并做到联系实际,使学生学会运用博弈方法分析现实经济和社会问题。课
程还特别注意从习惯、社会规范和法律的形成解释博弈规则(社会制度)的演变。这门课程
的指导思想在于,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也有助培养
他们成为一个良好的社会公民。就像博弈论本身所蕴含的意义那样,社会游戏规则是一个
纳什均衡,遵守游戏规则是每个人的利益所在。
博弈论的出现和发展为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博弈论及由博弈论延伸出的信
息经济学(或者称为激励理论、契约理论等)已经成为了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组成部分,1
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纳什等三位博弈论的创始者之后,又有近十位经济学家因为在
博弈论和相关理论的贡献获奖,现如今博弈论已经成为了一种基础性的研究工具,应用的
触角也不断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
作为一门为全校本科生开设的通选课,博弈与社会课程既要考虑不同专业同学的知识背景
与接受程度,又要确保授课体系自身的完整与合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课程争取做到
两个相结合:数学推导与直观含义的结合,理论基础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一方面,博弈论来自于数学,因而其在理论上具有完整、严密的逻辑,需要利用数学作为
简洁、精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但是经济学与数学最大的不同在于经济学更加强调公式背后
的直观含义,所以对数学的运用必须适度,必须与直观的经济含义结合起来。这也正符合
了广大文科背景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课程的定位是本科生通选课,这就与博士生、硕
士生的研究性课程有着明显的不同。对后者而言,就是要关注与理论本身,而前者的定位
则是充分发挥理论的应用功能。尤其是对于博弈论这样一个应用范围很广的理论,面临的
又是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讲授理论的同时突出实际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用博弈论的
眼光去审视社会,用博弈论的思维去理解社会,用博弈论的方法去研究社会,这也就是本
课程命名为“博弈与社会”的重要原因。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一些经济、
社会、政治现象,并提升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我希望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
究能力,也有助培养他们成为一个良好的社会公民,因为博弈论告诉我们,社会游戏规则
是一个纳什均衡,遵守游戏规则是每个人的利益所在。
三、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个人理性与社会效率
介绍理性、帕累托标准和科思定理—3学时
第二章:纳什均衡与一致预期
纯战略纳什均衡和共同知识----3学时
第三章:多重均衡与制度和文化
多重均衡问题,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协调作用---3学时
第四章:威胁与承诺
博弈树和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3学时
第五章:讨价还价与个人耐心
纳什讨价还价和轮流出价---3学时
第六章:重复博弈与信誉
无名氏定理----3学时
第七章 不完全信息和声誉
KMRW定理----3学时
第八章:逆向选择与品牌
逆向选择和逆向选择的解决机制----3学时
第九章:信号显示与信誉
信号传递模型,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3学时
第十章:不完全信息与机制设计
激励相容、拍卖和维克瑞机制---3学时
第十一章:道德风险与激励
委托代理基本模型、多任务模型以及效率工资----3学时
第十二章:演进博弈和自发秩序
演进稳定均衡和产权规则-----3学时
第十三章:法律与社会规范
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功能------3学时
第十四章:儒家文化与社会秩序
儒家文化的协调和激励分析----3学时
此外,期中有三小时的考试。
四、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方式采取以课堂授课为主线,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除了传统的课堂授课之外
,还采取很多灵活、新颖的方式,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制度化的课堂讨论
每次课上都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同学当场提问和讨论,既在第一
时间解答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问题,又大大激发了同学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活跃了课堂
气氛。
本课程在课堂讨论中最大的优势为,课程集中了来自北京大学文理科各专业的优秀学生,
不同专业的不同思维方式可以在这门课上交流和碰撞。很多同学都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些非
常富于创造性的观点,不仅对听课的同学大有裨益,对授课教师的科研工作也有所启发。
2、寓教于乐的课堂实验
博弈论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实验的方法也是当今国外博弈论研究的流行方法。因此
,在授课中适当的穿插一些精心设计的实验,成为本课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踊跃
参与,场面非常热烈。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学生更加
直观、精确的理解博弈论理论和方法的精髓。同时,这些课堂实验以及一些问卷调查也为
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论据。
五、教学过程中IT工具等技术手段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式,数字化校园的发展也极大的丰富了
教学的方式。博弈与社会课程也建立了网上教学平台,将教学工作延伸到了互连网上。
除了建立传统的课程网站外,课程还依托北京大学丰富的网络资源,在全国最为著名的大
学校园BBS之一的北大未名BBS上成立了“博弈与社会”专版(版面网址http://gametheo
ry.bdwm.net/),由课程助教担任版主,直接在BBS上传递信息、接受答疑。比起传统的
方式来,网络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真正做到了课上课下、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取知识
,解决问题;而且,网上的信息共享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可以通过对同类问题的解答、整
理,建立相应的教学辅导数据库,有利于课程的完善。另外,由于BBS是广受在校学生欢
迎的网上媒体,基于北大未名平台的课程论坛无论从访问的便捷性还是运行的稳定性上都
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六、教材:
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七、参考书目:
书
1. 张维迎(著):《产权、政府与信誉》,三联书店,2001年。
2. 张维迎(著):《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3年。
3. Gibbons, R., Game Theory for Applied Economist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ersity Press.
4. D.Baird,R. Gertner and R.Picker:Game Theory and Law, Harvard Universit
y Press,1994:中译本《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由法律出版社1999年出版。
5. B. Balebuff and A.Brandenburger:Co-opetition, Harper Collins Business, 1
996;中译本《合作竞争》(王煜昆译)由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6. J. Coleman: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中译本《社会理论的基础》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
7. E. Posner:Law and social Norm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8. D. Gambetta:The Sicilian Mafia: The Business of Private Protection, Cambr
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9. (英)道金斯(Dawkins, R.)著,卢允中,张岱云译:《自私的基因》,吉林人民出版
社,1998年。
10. 王则柯(著):《博弈论平话》,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经典文献及论文:
1. Akerlof,G. 1970.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ative Uncertainty and Mark
et Mechan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4:488-500.
2. Auman,R. 1974. “Subjectivity and Correlation in Randomized Strategies.”
Journal of Mathematics Economics 1:67-96.
3. Auman,R. 1976. “Agreeing to Disagree.” Annals of Statistics 4:1236-1239.
4. Coase,R. 1960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3:1-44.
5. Cho I-K. and D.Kreps, 1987 “Signaling Games and Stable Equilibria.” Quar
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2 : 179-221.
6. Harsanyi,J. 1967-68. “Games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played Bayesian P
layers.” Management Science 14:159-182,320-334, 486-502.
7. Holmstrom,B. 1979 “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 Bell Journal of Econ
omics 10 :74-91.
8. Kandori,M. 1992 “Social Norms and Community Enforcement>” Review of Econ
omic Studies 59:61-80.
9. Kaushik,B. 2001 “The Role of Norms and Law in Economics: an Essay on Poli
tical Economy.” Working Pape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Cornell University.
10. Kreps,D. and R. Wilson.1982. “Sequential Equilibria.” Econometrica 50:8
63-894.
11. Kreps,D. P.Milgrom, J.Roberts and R.Wilson. 1982. “R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2
7:245-252.
12. Kreps,D. 1984 “Corporate Culture and Economic Theory.” Mimeo.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Stanford University.
13. Myerson,R. 1979. “Incentive—Compability and Bargaining Problem.” Econo
metrica 47:61-73.
14. Myerson,R. 1995 “Analysis of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Structure, Conduct
and Performance”,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9:77-89.
15. Myerson,R. 1999 “Nash Equilibrium and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7: 1067-1082.
16. Nash,J. 1950, “The Bargaining Problem.” Economertica 18:155-162.
17. Nash,J. 1951, “Noncooperative Games.” Annals of Mathematics 54:289-295.
18. Rothschild,M and J.Stiglitz. 1976. “Equilibrium in Competitive Insurance
Markets: An Essay on 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Quarterly Jou
rnal of Economics 90:629-649.
19. Rubinstein,A. 1982. “Perfect Equilibrium in a Bargaining Model.” Econom
etrica 50:97-109.
20. Selten,R. 1965. “Spieltheoretische Behanling eines Oligopolmodells mit N
achfragheit.” Zeitschrift fuer die gesampte Staatswissenschaft 121:301-324,
667-689.
21. Spence,M. 1970. “Job Market Signaling.”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7:355-374.
22. Vickrey,W. 1961. “Counterspeculation, Auction, and Competitive Sealed Te
nders.” Journal of Finance 16:8-37.
23. 张维迎, 2001 “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 《经济研究》第一期。
24. 张维迎和柯荣住, 2002 “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 《经济研
究》第二期。
25. 张维迎和柯荣住, 2002 “诉讼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及其解释---以契约纠纷的法院判
决书为例的经验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第二期。
26. 张维迎和邓峰, 2003 “信息、激励和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
和经济学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第三期。
27. 张维迎,2002 “作为激励机制的法律。” 北京大学工商研究所工作论文。
张维迎,2004 “法律和社会规范。”《比较》杂志第11期(2004年3月),中信出版社。
八、课程学习要求及课堂纪律规范:
学生必须出席课堂,缺课不得超过2次,并按时完成每单元的作业。
九、学生成绩评定办法(需详细说明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课堂作业和小论文占30%,期中和期末笔试各占35%。
签名档
※星期三上午9:00-12:00※光华楼101※博弈与社会※
朴素的阶级感情不能代替理性的科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