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集中精力,经常萎靡不振,喜欢发呆/游荡
[复制链接] 分享:从中学开始就是这样了,经常思维游离,没法集中注意力。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我都在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中学的时候就是在家附近溜达,上了大学就是在校园里溜达。内心总是感到一种萎靡,也就是虽然知道有事情要做,但是一想到就很不舒服。只有少部分的时间能一鼓作气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算数字的话,可能除开吃饭睡觉的时间,只有20%会用在做事上吧
这样十几年了,虽然能以这样的状态考进北大,但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求问这是什么情况?有人说这是间歇性奋发图强,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正常状态,不过我觉得那似乎是一句玩笑话。我见到的很多人都可以比较长时间专注做事情,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状态,我觉得很羡慕。我甚至不知道这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是精力管理方面的问题。
同学你好,我是学生心理中心的值班咨询师。首先我想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愿意在这里与我们诉说你心里的烦恼。
从你的文字里,我仿佛也能感觉到你的困惑和挫败感。我也很好奇,你提到这种情况是从初中开始的,那个阶段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改变。这种思维游离比较多地出现在怎样的情况之下呢?在思维游离的时候你有怎样的想法和感受?你提到,一想到有事情要做,就会觉得不舒服,内心萎靡、无力,这种不舒服的感受是什么。或许是感到有些压力、比较抗拒,又或者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不自信,或者很容易地感到疲倦、失去兴趣。看上去,似乎你对自己也有较高的要求,那么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这种状态呢?你是怎么应对它的?除了思维游离、难以集中注意力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表现吗?它对你的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除此之外,你提到你喜欢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那么溜达的时候感觉怎么样,对你有所帮助吗?在那可以完成的20%里,什么样的事情让你更容易集中精力、更有动力去完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感受和平时相比有怎样的不同。或许当我们能够去探索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更了解自己内部的体验和动机之后,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进而去选择如何做出改变。
也许文字的交流比较受限,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拨打我们的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010-62760521),我们的接线员会一直陪伴着你。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在开学后预约学生心理中心的一对一心理咨询,和咨询师更深入地探讨自己的感受。祝好!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从中学开始就是这样了,经常思维游离,没法集中注意力。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我都在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中学的时候就是在家附近溜达,上了大学就是在校园里溜达。内心总是感到一种萎靡,也就是虽然知道有事情要做,但是一想到就很不舒服。只有少部分的时间能一鼓作气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算数字的话,可能除开吃饭睡觉的时间,只有20%会用在做事上吧
这样十几年了,虽然能以这样的状态考进北大,但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求问这是什么情况?有人说这是间歇性奋发图强,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正常状态,不过我觉得那似乎是一句玩笑话。我见到的很多人都可以比较长时间专注做事情,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状态,我觉得很羡慕。我甚至不知道这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是精力管理方面的问题。
签名档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新太阳活动中心4层南侧。
365*24小时危机热线:010-62760521
校内同学预约咨询:
登录http://sps.pku.edu.cn,用学号和八位生日登录系统(如果新生测评时改过密码,则使用自己的新密码);
预约过程中如有问题,欢迎上班时间(8:30-11:30;13:30-17:00)致电62760852。
欢迎大家前来预约,与心灵深处的自己相遇
去检查下是不是抑郁了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从中学开始就是这样了,经常思维游离,没法集中注意力。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我都在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中学的时候就是在家附近溜达,上了大学就是在校园里溜达。内心总是感到一种萎靡,也就是虽然知道有事情要做,但是一想到就很不舒服。只有少部分的时间能一鼓作气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算数字的话,可能除开吃饭睡觉的时间,只有20%会用在做事上吧
这样十几年了,虽然能以这样的状态考进北大,但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求问这是什么情况?有人说这是间歇性奋发图强,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正常状态,不过我觉得那似乎是一句玩笑话。我见到的很多人都可以比较长时间专注做事情,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状态,我觉得很羡慕。我甚至不知道这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是精力管理方面的问题。
另一个我啊,自从初中就这样,集中精力做事的还不到百分之十。一路跌跌在及格和挂科的边缘前进,集中不了精力连excel都学不会,都是靠初中的知识储备和常识逻辑推断,但是越来越困难了。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从中学开始就是这样了,经常思维游离,没法集中注意力。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我都在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中学的时候就是在家附近溜达,上了大学就是在校园里溜达。内心总是感到一种萎靡,也就是虽然知道有事情要做,但是一想到就很不舒服。只有少部分的时间能一鼓作气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算数字的话,可能除开吃饭睡觉的时间,只有20%会用在做事上吧
这样十几年了,虽然能以这样的状态考进北大,但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求问这是什么情况?有人说这是间歇性奋发图强,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正常状态,不过我觉得那似乎是一句玩笑话。我见到的很多人都可以比较长时间专注做事情,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状态,我觉得很羡慕。我甚至不知道这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是精力管理方面的问题。
这就是我啊,我这学期又挂了一科,本来希望寒假可以做出改变,但是十天过去了什么变化都没有发生,每次想到自己无力改变就非常绝望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从中学开始就是这样了,经常思维游离,没法集中注意力。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我都在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中学的时候就是在家附近溜达,上了大学就是在校园里溜达。内心总是感到一种萎靡,也就是虽然知道有事情要做,但是一想到就很不舒服。只有少部分的时间能一鼓作气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算数字的话,可能除开吃饭睡觉的时间,只有20%会用在做事上吧
这样十几年了,虽然能以这样的状态考进北大,但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求问这是什么情况?有人说这是间歇性奋发图强,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正常状态,不过我觉得那似乎是一句玩笑话。我见到的很多人都可以比较长时间专注做事情,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状态,我觉得很羡慕。我甚至不知道这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是精力管理方面的问题。
世另我😢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从中学开始就是这样了,经常思维游离,没法集中注意力。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我都在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中学的时候就是在家附近溜达,上了大学就是在校园里溜达。内心总是感到一种萎靡,也就是虽然知道有事情要做,但是一想到就很不舒服。只有少部分的时间能一鼓作气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算数字的话,可能除开吃饭睡觉的时间,只有20%会用在做事上吧
这样十几年了,虽然能以这样的状态考进北大,但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求问这是什么情况?有人说这是间歇性奋发图强,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正常状态,不过我觉得那似乎是一句玩笑话。我见到的很多人都可以比较长时间专注做事情,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状态,我觉得很羡慕。我甚至不知道这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是精力管理方面的问题。
同学你好,我是学生心理中心的值班咨询师。首先我想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愿意在这里与我们诉说你心里的烦恼。
从你的文字里,我仿佛也能感觉到你的困惑和挫败感。我也很好奇,你提到这种情况是从初中开始的,那个阶段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改变。这种思维游离比较多地出现在怎样的情况之下呢?在思维游离的时候你有怎样的想法和感受?你提到,一想到有事情要做,就会觉得不舒服,内心萎靡、无力,这种不舒服的感受是什么。或许是感到有些压力、比较抗拒,又或者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不自信,或者很容易地感到疲倦、失去兴趣。看上去,似乎你对自己也有较高的要求,那么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这种状态呢?你是怎么应对它的?除了思维游离、难以集中注意力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表现吗?它对你的生活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除此之外,你提到你喜欢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那么溜达的时候感觉怎么样,对你有所帮助吗?在那可以完成的20%里,什么样的事情让你更容易集中精力、更有动力去完成,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的感受和平时相比有怎样的不同。或许当我们能够去探索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更了解自己内部的体验和动机之后,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进而去选择如何做出改变。
也许文字的交流比较受限,在你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拨打我们的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
(010-62760521),我们的接线员会一直陪伴着你。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在开学后预约学生心理中心的一对一心理咨询,和咨询师更深入地探讨自己的感受。祝好!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从中学开始就是这样了,经常思维游离,没法集中注意力。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我都在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中学的时候就是在家附近溜达,上了大学就是在校园里溜达。内心总是感到一种萎靡,也就是虽然知道有事情要做,但是一想到就很不舒服。只有少部分的时间能一鼓作气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算数字的话,可能除开吃饭睡觉的时间,只有20%会用在做事上吧
这样十几年了,虽然能以这样的状态考进北大,但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求问这是什么情况?有人说这是间歇性奋发图强,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正常状态,不过我觉得那似乎是一句玩笑话。我见到的很多人都可以比较长时间专注做事情,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状态,我觉得很羡慕。我甚至不知道这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是精力管理方面的问题。
签名档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新太阳活动中心4层南侧。
365*24小时危机热线:010-62760521
校内同学预约咨询:
登录http://sps.pku.edu.cn,用学号和八位生日登录系统(如果新生测评时改过密码,则使用自己的新密码);
预约过程中如有问题,欢迎上班时间(8:30-11:30;13:30-17:00)致电62760852。
欢迎大家前来预约,与心灵深处的自己相遇
你在游离什么事呢?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从中学开始就是这样了,经常思维游离,没法集中注意力。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我都在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中学的时候就是在家附近溜达,上了大学就是在校园里溜达。内心总是感到一种萎靡,也就是虽然知道有事情要做,但是一想到就很不舒服。只有少部分的时间能一鼓作气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算数字的话,可能除开吃饭睡觉的时间,只有20%会用在做事上吧
这样十几年了,虽然能以这样的状态考进北大,但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求问这是什么情况?有人说这是间歇性奋发图强,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正常状态,不过我觉得那似乎是一句玩笑话。我见到的很多人都可以比较长时间专注做事情,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状态,我觉得很羡慕。我甚至不知道这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是精力管理方面的问题。
签名档
亦 汝
無 若
響 無
聲
就是累了。多锻炼,运动,旅游,交流,这样会有些帮助。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从中学开始就是这样了,经常思维游离,没法集中注意力。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我都在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中学的时候就是在家附近溜达,上了大学就是在校园里溜达。内心总是感到一种萎靡,也就是虽然知道有事情要做,但是一想到就很不舒服。只有少部分的时间能一鼓作气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算数字的话,可能除开吃饭睡觉的时间,只有20%会用在做事上吧
这样十几年了,虽然能以这样的状态考进北大,但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求问这是什么情况?有人说这是间歇性奋发图强,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正常状态,不过我觉得那似乎是一句玩笑话。我见到的很多人都可以比较长时间专注做事情,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状态,我觉得很羡慕。我甚至不知道这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是精力管理方面的问题。
我也是
Anonymous (潇湘子)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从中学开始就是这样了,经常思维游离,没法集中注意力。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我都在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中学的时候就是在家附近溜达,上了大学就是在校园里溜达。内心总是感到一种萎靡,也就是虽然知道有事情要做,但是一想到就很不舒服。只有少部分的时间能一鼓作气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算数字的话,可能除开吃饭睡觉的时间,只有20%会用在做事上吧
这样十几年了,虽然能以这样的状态考进北大,但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求问这是什么情况?有人说这是间歇性奋发图强,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正常状态,不过我觉得那似乎是一句玩笑话。我见到的很多人都可以比较长时间专注做事情,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状态,我觉得很羡慕。我甚至不知道这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是精力管理方面的问题。
有同样的情况,可以交流下,Christ201720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从中学开始就是这样了,经常思维游离,没法集中注意力。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我都在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中学的时候就是在家附近溜达,上了大学就是在校园里溜达。内心总是感到一种萎靡,也就是虽然知道有事情要做,但是一想到就很不舒服。只有少部分的时间能一鼓作气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算数字的话,可能除开吃饭睡觉的时间,只有20%会用在做事上吧
这样十几年了,虽然能以这样的状态考进北大,但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求问这是什么情况?有人说这是间歇性奋发图强,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正常状态,不过我觉得那似乎是一句玩笑话。我见到的很多人都可以比较长时间专注做事情,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状态,我觉得很羡慕。我甚至不知道这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是精力管理方面的问题。
俺也一样,比如当我沉下心来准备做事情的时候,总是会先反思一下自己,比如写点东西说明一下自己最近的状态,遇到了占据心里成本的事情,然后可能最后只有并不算多的时间来学习。
而且根据我多年的观察,似乎这些看起来“琐碎”的事情是必须的,就是让我突然上手学习,我可能也无法集中注意力。。。sad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从中学开始就是这样了,经常思维游离,没法集中注意力。人生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我都在漫无目的地四处溜达。中学的时候就是在家附近溜达,上了大学就是在校园里溜达。内心总是感到一种萎靡,也就是虽然知道有事情要做,但是一想到就很不舒服。只有少部分的时间能一鼓作气集中精力做一些事情。算数字的话,可能除开吃饭睡觉的时间,只有20%会用在做事上吧
这样十几年了,虽然能以这样的状态考进北大,但是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求问这是什么情况?有人说这是间歇性奋发图强,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正常状态,不过我觉得那似乎是一句玩笑话。我见到的很多人都可以比较长时间专注做事情,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状态,我觉得很羡慕。我甚至不知道这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是精力管理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