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和父母的交流怎么样
[复制链接] 分享:同感。我最不能忍的是他们看的好些微信文章和视频在愚弄人,辟谣跑断腿,还有一些是过时的信息,他们很难注意发布时间(尤其是视频,“重要通知”,还有“紧急通知”)。尽量同他们分享共同感兴趣的、质量高一点的文章和视频吧。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两代人思维方式差异巨大,对很多问题看法不一致。感觉平时维持日常沟通问候可以,但是越来越没有深层次的交流的,不想交换看法。这种趋势随着父母年迈日益明显。父母的知识结构显然跟不上子女,毕竟子女一直在学习在进步。想问问这种生疏和远离正常吗?想想有点感到遗憾和感伤,毕竟父母是自己精神上最亲密的人。
同学你好,我是心理咨询中心的值班咨询师。
首先感谢你愿意在这里与我们分享你的困扰。从你的文字中我能看到你有些矛盾,一方面希望与父母保持亲近,另一方面与父母的沟通不太通畅。
我听到你期待深层次的交流,不知道具体是指交流什么呢?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你和父母交流这个主题时,父母会给你什么样的回应;听你说不想和父母交换看法,你期待父母给你什么样的回应;如果父母给了你这样的回应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把你的感觉和他们说一下,人与人的心理是相通的,不是一定有了某些知识储备才能相互理解。
另外,关系好不一定要完全能沟通所有的事,你比父母前进了很多,你变得更加独立也是值得高兴的事。
也许文字的交流有着一定的限制,在你有需要的时候,欢迎随时拨打我们的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10-62760521)或者预约面对面的咨询http://sps.pku.edu.cn。希望以上的回复可以给你些许帮助,也欢迎你同我们有更多的交流,祝好!
Anonymous (我是匿名天使)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两代人思维方式差异巨大,对很多问题看法不一致。感觉平时维持日常沟通问候可以,但是越来越没有深层次的交流的,不想交换看法。这种趋势随着父母年迈日益明显。父母的知识结构显然跟不上子女,毕竟子女一直在学习在进步。想问问这种生疏和远离正常吗?想想有点感到遗憾和感伤,毕竟父母是自己精神上最亲密的人。
签名档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地址:新太阳活动中心4层南侧。
365*24小时 心理援助热线:010-62760521
校内同学预约咨询:
登录http://sps.pku.edu.cn,用学号和八位生日登录系统(如果新生测评时改过密码,则使用自己的新密码);
每晚24点更新预约预检信息;预约过程中如有问题,欢迎上班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12:00 13:00-17:00;工作日晚18:00-21:00)致电62760852。
欢迎大家前来预约,与心灵深处的自己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