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建行浙江省分值得去吗?
[复制链接] 分享:对于楼主你这种想法,我有亲身切实的体会(现在每天生不如死,正在努力考公),本着能救一个是一个的想法来拍醒你。去省行,就算是北大硕士都不建议,何况北大本?这种半体制内的工作,平台非常重要,从上往下易,从下往上难,同去建行,新入职总行员工定级比省行高3级,总行5年升个科级不算快吧?但是省行里一堆30多岁的普通科员,40岁的副科长很常见。尤其是当你入职之后,发现什么央财外经贸的硕士进了总行管培,下挂锻炼的时候省行领导殷勤的样子,再看看省行领导对直接招进来的北大同学的样子,冷暖自知,更不论十几年后别人骑在你头上,那时候你只会想“我当初怎么不去总行呢?为什么要贪图安逸毕业就回家?”。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图享受和安逸放弃高的平台,商业银行省行的平台还是太低了,真的是浪费北大的人才,不管哪一家,去了省行你后面百分之百会后悔。
zhao (大苦苦)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有了解的老哥吗?周日终面了,交通酒店啥的感觉挺麻烦的。不知道要不要去啊。纠结。
本科贵校,硕士金融水硕。主要是不知道省分行要不要当柜员啥的。
考哪里的公
littlefish (二叶)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对于楼主你这种想法,我有亲身切实的体会(现在每天生不如死,正在努力考公),本着能救一个是一个的想法来拍醒你。去省行,就算是北大硕士都不建议,何况北大本?这种半体制内的工作,平台非常重要,从上往下易,从下往上难,同去建行,新入职总行员工定级比省行高3级,总行5年升个科级不算快吧?但是省行里一堆30多岁的普通科员,40岁的副科长很常见。尤其是当你入职之后,发现什么央财外经贸的硕士进了总行管培,下挂锻炼的时候省行领导殷勤的样子,再看看省行领导对直接招进来的北大同学的样子,冷暖自知,更不论十几年后别人骑在你头上,那时候你只会想“我当初怎么不去总行呢?为什么要贪图安逸毕业就回家?”。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图享受和安逸放弃高的平台,商业银行省行的平台还是太低了,真的是浪费北大的人才,不管哪一家,去了省行你后面百分之百会后悔。
政策行省分值得去吗
littlefish (二叶)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对于楼主你这种想法,我有亲身切实的体会(现在每天生不如死,正在努力考公),本着能救一个是一个的想法来拍醒你。去省行,就算是北大硕士都不建议,何况北大本?这种半体制内的工作,平台非常重要,从上往下易,从下往上难,同去建行,新入职总行员工定级比省行高3级,总行5年升个科级不算快吧?但是省行里一堆30多岁的普通科员,40岁的副科长很常见。尤其是当你入职之后,发现什么央财外经贸的硕士进了总行管培,下挂锻炼的时候省行领导殷勤的样子,再看看省行领导对直接招进来的北大同学的样子,冷暖自知,更不论十几年后别人骑在你头上,那时候你只会想“我当初怎么不去总行呢?为什么要贪图安逸毕业就回家?”。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图享受和安逸放弃高的平台,商业银行省行的平台还是太低了,真的是浪费北大的人才,不管哪一家,去了省行你后面百分之百会后悔。
既然政策行和商业行差不太多,为什么说“二线城市政策行基本已经属于普通毕业生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之一”呀?好像很多人都这样说,很好奇
littlefish (二叶)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政策行省分普通大头兵收入和商业行省分机关差不多,级别越往上收入越比商业行低,干活轻不轻松得看你分到哪个部门(商业行省分也是类似)。属于典型的要钱不如商业银行,要政治地位不如公务员,当然在二线城市政策行基本已经属于普通毕业生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之一了。如果非要回家的话政策行省分和商业行省分我觉得半斤八两,但是发展太受限制,理由同商业行省分。
总行早就没有啥副主任科员的说法了,进去是助理经理、经理一二三、高级经理……,到高级经理可以勉强说是副处级吧。总行没有科级。然后有的省分行机关对清北学生还是很重视的,不像总行,全是清北,毫无比较优势。当然最重要的是,能保证进省分行机关。
Auspicious (小国际肠胃)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六楼说得很对。总行硕士进去都是副主任科员,差不多三四年就到正科了。
虽然省分待遇一般来说是比总行好,但各位是北大的学生,工作首选我还是觉得平台重要。
要是省分的机关不是单独招人,是大类一起招的话,没关系的贵校学生,大概率会被发配到支行网点当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