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Counterculture ?
[复制链接] 浏览该主题帖
从 Counterculture 版开版以来,有关于什么是“非主流文化”(或是前版名“反主流文化”,后文我都用 Counterculture 一词代替),就一直贯穿在本版的讨论当中。甚至可以说,对于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划分问题实际上一直推动了本版的讨论。不过,随着公共领域的言论环境逐渐恶化,本版慢慢变成了“无法讨论的话题的避难所”,尤其是在一些版面遭到 IP 限制以后,Counterculture 版迅速成为了许多人青睐的阵地。这并不是一种不好的趋势,相反我们很快会看到,这些话题实际上也符合本版应当包容的内容。但是,毕竟本版有其希望倡导的核心内容,因此或许有必要重新强调它本身所指向的一套知识体系,以避免这一体系中某一方面的内容大量出现而将整体完全淹没。我希望每一个来 Counterculture 版的人至少明白这个版为什么会存在,它为自己在人文艺术领域中划出的区域究竟是什么。
对于 Counterculture 的理解必须首先要从它的历史开始,而这要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说起。彼时,世界上许多国家爆发出了一系列政治体系的动荡,它们在本意上大多是为了寻找一个从压迫中被解放出来的人所拥有的自由。1968年在法国爆发的五月革命,同一年在捷克斯洛伐克降临的布拉格之春,都是典型的例子。不过,影响最大的或许还是美国60年代的民权运动:在二战之后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里,人们开始探索在一个严丝合缝的资本主义经济机器之外,被异化的人们怎么重新找到解放,找到真正的自由。这就意味着,一些原先坚固的规范体系开始逐渐被瓦解:种族权力结构被一个梦打破,女权主义的兴起和性解放的到来使性别权力结构开始崩塌,反对越战的契机使一个和平的、理想化的世界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梦想。这些主题构成了 Counterculture 作为一种文化背后的思想根基:对社会建构起来的整个规范体系进行整体上的解构性反思。西方新左哲学成为了年轻人新的行动指南,在那里,人们要寻找的是资本主义逻辑之外的“另一种选择”(alternative),是一个重新寻找真正的人类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努力。
于是,人们开始用实际行动去寻找一种不是由资本主义消费社会所建构出来的欲望,而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爱欲——所以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城市,到荒野之中开启了自给自足的公社生活。在那里他们彻底摒弃了传统的家庭和婚姻形式,建立起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组织,以宣示他们对于主流社会的拒斥。但是,除了这些激进的社会实验之外,60年代这场运动所孕育出的是大量以文化艺术为载体的抗争形式。例如,摇滚乐成为了音乐界承担这一功能的重要形式,甚至在60年代过去之后,它仍然与我们上面谈到的一系列主题息息相关。譬如我们都熟悉的 John Lennon 与小野洋子合写的歌《Imagine》中,出现了这样的歌词: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It isn't hard to do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And no religion too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 ...
这些显然是与反战与和平主题密切相关的歌词,希望在消解了国家和宗教之后,就可以带来和平。他们还创作了一系列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比如 Bed-in for peace ——也是同一时代同样主题的文化艺术体现。这些激进的文化艺术形式在60年代广泛地流行开来,如果是从数字意义上来定义主流的话,他们显然不属于非主流的文化:只要看看 The Beatles 乐队的历史地位就能明白了。无论如何,文化在社会运动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不过,理想主义的60年代终究是理想化的,许多激进的社会实验出于各种原因而宣告破产。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解放性的理想在半个世纪之后保留了下来,因为有些桎梏一旦被打开,它就不可能完全被关上。种族关系的解放在近来美国多起警察暴力事件中再次达到顶峰,而性别关系的争论就在前几天还是本版的一个集中讨论的话题。不仅许多议题延续了下来,文化艺术作为一种抗争的形式同样也在继续:说唱成为了黑人反抗压迫的艺术形式;后现代的绘画、装置艺术、雕塑等等还是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每年总有一些摄影艺术作品唤起人们对灾难的认知。文化,作为一种对主流社会结构的抗争形式,始终保持着极强的活力。
毋宁说,在当下的中国我们有太多值得抗争的例子了。在性别关系上,不均等的权力结构还在制造一个又一个受害者;春晚这样地位的电视节目表现出的是对种族关系极其浅薄的认识;在富士康之后,对于工人的剥削还在继续。在今天的中国,尽管我们不会再采取60年代民权运动所倡导的激进社会实验,但是对于压迫性社会结构的抗争精神却必须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作为“无法讨论的话题的避难所”,是本版要承担的责任之一。不过,我们也要说的是,Counterculture 的核心是承载这些抗争精神的文化艺术形式,这是我们从历史上来说的中心责任。
其实我已经在这里已经提出了一种对 Counterculture 的定义,也就是以文化的形式承载的对主流压迫性社会结构的抗争。不过,这种定义还是会像大部分人文社科知识体系中的定义一样,受到时间性问题的影响:显然不同时代里主流的事物并不相同,压迫与解放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变化。过去一段时间翻阅本版往年的帖子时,我看到了 dadaye 在申请本版版务时所做的一段回答:
其实我很想在版上讨论的一个话题是主流/非主流的更替,一些非主流的文化现象是如何渗入到主流文化中甚至取代它们的,一些主流的文化现象又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这些是因为机遇还是人类某些恒常的追求决定的。
主流和非主流两个集合中的内容是一直在变化的,不变的是这两个范畴之间始终存在一个划分。所以解决时间性问题的一种方法,就是直接从这个划分出发,而我们如何根据这个划分归类各种事物,实际上就是反映了 Counterculture 作为抗争文化的发展过程。我们的价值、道德和规范观念在这个划分两边的变化,是 Counterculture 为我们带来的结果。
因此,Counterculture 的历史所带给我们的核心体系,是文化与更广泛的社会结构(无论是权力结构、经济结构还是阶层结构,或者其他分类方式)之间如何建立起一个反思性的关系。当然,我认为政治性的讨论还是值得欢迎的,这是近来在本版大量出现的内容。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本版将逐渐发展成一个“猎奇”版面:稀缺性(scarcity)并不是我们考虑讨论价值的因素,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了,在 Counterculture 运动当中出现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曾经受到广泛的欢迎。因此,最重要的是,在本版提出话题的同时,或许应该展现出它如何与我们当下生活中主流的社会结构产生联系。这种联系无疑需要突破外表的结构(edifice)而解构为更本质的讨论,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这是本版对于“价值”的根本性原则。在这一基础上,与“文化”更有关联的内容则是 Counterculture 从历史角度上来说最贴切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