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韩巍:曲式—理解西方古典音乐的钥匙(下)
[复制链接] 浏览该主题帖北京大学是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摇篮。自一百年前在蔡元培校长的领导下,创立了音乐传习所等重要教育机构,奠定了音乐教育的历史基石。这一措施不仅大力推广了音乐教育,还使北京大学成为中国音乐人才的重要摇篮。在那个时代,北大邀请了肖友梅、刘天华等音乐教育的先驱担任教授,他们的教学理念和音乐创作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赞誉。1916年,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成立,在推动音乐艺术教育和普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频繁举办具有深远影响的音乐演出,还出版了《音乐杂志》。北京大学不仅推动了音乐教育的发展,还促进了音乐知识的传播和社会音乐活动的繁荣。
北京大学图书馆科艺文交流服务致力于依托北京大学多学科综合性高校的优势资源,发挥图书馆在科学、艺术、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传播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科学交流服务模式、艺术交流服务模式和综合展览服务模式,建设具有影响力的科艺文交流服务品牌。
2024年,北京大学图书馆隆重推出“音乐之声”系列讲座,邀请音乐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不同音乐的历史、理论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实践进行深入探讨。通过系列讲座深入探讨古典与现代音乐的交融,以及西方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对话。这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和心灵的触动。
以下是“音乐之声”系列讲座第五讲的具体信息,名额有限,快来报名参加吧~
讲座主题:曲式——理解西方古典音乐的钥匙(下):奏鸣曲式
主讲人:韩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
主持人:张靖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本科生)
时间: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15:10-16:40
地点: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
内容简介:“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是西方古典音乐(尤其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基石。掌握“曲式”,是听懂乐章和乐曲结构,进而领会乐曲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前提条件。可以说只有听懂“曲式”,欣赏古典音乐才能从“听热闹”进阶到“听门道”。“奏鸣曲式”(Sonata)是最复杂的一种曲式,集中体现了欧洲文明以戏剧冲突为核心的美学精神。“奏鸣曲式”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呈示部。其作用是呈现两个主题:第一主题又称“主部主题”,第二主题又称“副部主题”;两个主题在调性上互为“关系调”,在感情色彩方面往往形成鲜明对比。
二、展开部。选取两个主题当中最重要的乐思(动机),采用各种手法加以发展(变奏),往往形成一个或几个戏剧性高潮。
三、再现部。再次呈现两个主题,但第二主题往往会转移到第一主题的调性上来,象征着二者经过冲突最终达成统一。再现部之后一般经过一个短小的“尾声”结束全乐章。
在欧洲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中,交响曲、协奏曲和室内乐(包括奏鸣曲、三重奏、四重奏等)的第一乐章一般都是用“奏鸣曲式”写成。本次讲座将以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的的七首经典乐曲为例,为大家讲解“奏鸣曲式”的结构和魅力。
欣赏曲目:
1.莫扎特《C大调第十六钢琴奏鸣曲》(K545)第一乐章
2.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第一乐章
3.贝多芬《F大调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Op.24)第一乐章
4.贝多芬《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Op.37)第一乐章
5.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K550)第一乐章
6.舒伯特《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D759)第一乐章
7.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Op.67)第一乐章
主讲人简介:韩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专业研究领域为先秦历史、考古和出土文献,尤其是西周青铜器和铭文的研究。西方古典音乐是他最重要的业余爱好。从高中开始欣赏古典音乐,大学一年级曾在北大昌平园区广播站主持古典音乐节目“爱乐之旅”。2022年疫情期间曾为北大同学义务主讲线上系列讲座“西方古典音乐漫步”。
推荐阅读: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本次讲座主题,主讲老师推荐了以下参考书目及资料。
1.金麦克.如何聆听古典音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2.
2.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外国音乐辞典[M].上海音乐出版社,2020.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报名方式,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校外人员报名参加活动,需自行解决入校和入馆事宜。
本次活动已纳入北京大学图书馆科艺文交流活动集章范围,参加讲座及集章活动请提前10分钟抵达现场。本讲座的互动提问环节中,现场听众将有机会获赠老师推荐的图书,敬请期待!
报名链接:https://www.wjx.cn/vm/ex8tlnB.aspx#
报名二维码:
北京大学图书馆
2024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