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快乐!各位期待的课程复习大纲来了!! - 艺术与人生(ARTLIFE)版 - 北大未名BBS

端午节快乐!各位期待的课程复习大纲来了!!

[复制链接] 浏览该主题帖

Swift [离线]

聊表不空

3.2水盆

发帖数:283 原创分:1
关注
<ASCIIArt> 置顶 #3

                        通选课 《艺术与人生》复习要点


一 、教学目的:

《艺术与人生》是个大问题,主要是探索艺术与美在人的生活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

我们从小问题着手,什么是生活? 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同时讲述宇宙观、人性论、生命精神、伦理道德、艺术修养、审美情操及审美理想等问题

一方面,使我们理解艺术的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另一方面,使我们掌握做人的准则

,学会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

当我们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时, 生存的意义和目标才能逐步实现。我们认为,思考人生哲

学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探求人生大智慧的过程。

总之,我们的课程是激励精神,升华情感,实现人生和谐的境界。

二、复习要点:


“美有两种,即崇高感和优美感。每一种刺激都是令人愉悦的,但却是以不同的方式。”

“崇高感感动人,而优美感则迷醉人。”

1、优美

优美是美的一种具体形态,又可以称为秀美。

优美,是一种偏重柔性、静态的美。

由于优美事物的形式,表现为曲线、柔和、精致、轻盈等较易于把握,能给审美主体带来

直接的美感,所以又将其称为一种“平易的美”。

2、崇高

在美学范畴里崇高,又称壮美,是与优美相对而言的一种美。阳刚之美。

崇高是偏重于刚性、动态的美。

崇高的表现形态:以运动、斗争、对立、矛盾、冲突、雄壮、辽阔、恢弘、宏伟、深厚、

豪放、浓烈等特点。 

优美,是主体和客体矛盾和谐统一状态。

崇高,是主体和客体矛盾的冲突和对立状态。

3、崇高的美感

客体是以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和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气势为其直观表象;而其实质

则是受压抑的实践主体充分激发出人的生命力量,迅速地接触那内在的冲突,转向征服或

趋向征服客体。

艺术中的崇高,兼有自然崇高和社会崇高的形式特点。

艺术中的崇高,主要表现具有伦理道德价值的社会题材,如崇高的理想、行为,高尚的道

德情操,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等等。

表现在艺术形式与艺术风格上,如庄严的文体,豪迈的语言,奔放激荡的格调等等。

艺术的形式和内容表现为:

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声势浩大、奔放激荡的格调。


4、悲剧


鲁迅“将人生有价镇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我们认为,真正的生命,不是走向死亡,而是走向善的生命。

悲剧的本质:矛盾冲突

黑格尔认为:悲剧所表现的是两种对立的理想和“普遍力量”的冲突和调解。

悲剧不是个人偶然的原因遣成的,而是两种社会义务、两种现实的伦理力量的冲突;悲剧

人物所代表的力量是合理的,但又有片面性,因此两种善的斗争才是悲剧冲突的基础。(

安提岗妮) 


黑格尔认为悲剧是人类历史甚至是整个宇宙历史发展过程不可避免的,片面性的理想(正

、反)相互冲突、扬弃,最后达到(合)。


但高层次的理想会产生新的冲突,如此循环,乃至宇宙历史终结。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悲剧是一种冲突。但不同于黑格尔的理论,冲突双方所代表的势力是

平等的片面的理想,而是不平等的新事物和旧势力的斗争。

从人类历史辩证发展的客观过程中揭示了悲剧冲突的必然性。

“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悲剧性的冲突”。



马克思认为新事物的暂时的失败,却预示了必然的胜利,激发了人们向旧势力的斗争的勇

气和力量,所以产生了崇高的美感。

车尔尼雪夫斯基简单的定义:

“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


我们认为:

真正悲剧性,是悲剧人物行动的结果,这种行动,在本质上是合理的、正义的。

但在实际上却成为非法的、有‘罪’的、不可能成功的,因此要遭到毁灭。

悲剧人物这种痛苦、不幸和死亡,作为一定历史发展的一定规律性的表现时,才构成悲剧

,才使悲剧人物身上具有一种深刻而隽永的美。


5、喜剧

鲁迅:“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以“美”(真善)的形式掩盖其丑(假)的内容,即“丑自炫为美”。

“滥竽充数”,“东施效颦”等,属于这一类。

“丑自炫为美”是喜剧的普遍形式。一类喜剧在现实中有着丰厚的基础。



喜剧,是通过对“自炫为美”的丑的嘲笑,揭穿了丑的内在空虚、伪善和无价值,使观者

强烈地感受到超过丑、高于丑的优越感和自尊心,从而激起人们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在嘲笑丑恶与落后现象的同时,还利用美好事物与之对照,来显示被否定事物的渺小和必

然灭亡的规律。

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黑格尔认为,喜剧同悲剧一样,都是由矛盾构成的。

悲剧  双方冲突,毁灭。

喜剧  一方为主体,自我暴露和自我否定。


“喜剧只限于使本来不值什么的,虚伪的,自相矛盾的现象归于自毁灭。”(《美学》一

卷,84)

实际上,黑格尔的“自毁灭”,柏格森的“倒置”,就是当代西方喜剧讲“喜剧性嘲弄”

“喜剧性嘲弄”,指喜剧丑角在作奸犯科时早就潜藏着导致他出丑露乖的因素,最后终于

真相毕露,咎由自取。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是坏人, “喜剧性嘲弄”。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是好人, “悲剧性嘲弄”。(文革作品)


6、中国艺术

“平淡天真”,是中国艺术的基本性格。平是平正、平实,与怪异相反。 

淡是雅淡、素朴,与装饰相反。 

天真是未被污染的生命的本来面目,与邪僻相反。


我们的生命短暂。中国的艺术精神,追根到底,是庄子的虚、静、明的精神。 

庄子把心比作镜,有时又以水作喻。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应帝王》)

自由之心,不受物扰,故静。 

因为由虚静而来的明,正是彻底的美的观照的明。 


  中国画的透视法: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

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

诗情意境。

中国特有的手卷画,它的境界向远景。“高远、深远、平远”,是构成中国透视法的“三

远”。 


(1)、“物”与“象”的区别。

“物”是一个世界,实在的世界;

“象”是一个世界,审美的世界。

竹子是“物”,

(2)、什么是“意境”呢?

人把生命灌注到物中,物就升华为非实在的形式——象。移情。

“天下情景”,当它成为审美对象时,它已从实在物升华成为非实在的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是“情”与“景’’的欣合和畅,一气流通,它是人的创造。


眼中之竹则是“象”。

“物”向人的知觉的显现,也是人对“物”的揭示。

“象”是由于人的意识的参与而对于“物”的实体性的超越。

中国绘画,由人物而山水,山传色,淡彩,水墨。这是出自虚、静、明的精神。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可以说,山水之所以会成为艺术家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因为“掇景于烟霞之表” ,“发

兴于溪山之颠” ,而发现其“奇崛神秀,莫可穷其要妙”。即是能在自然中发现出它的

新生命。 

新生命,同时即是艺术家潜伏在自己生命之内,因而为自已生命所要求、所得以凭藉而升

华的精神境界。 

自然的新生命,是由美的观照所发现出来的。 

中国艺术所呈现的人生境界,是冲融淡定,物我皆忘的和平境界。 

中国人认为整个宇宙是充满生命的。

中国人说“大化流行”,亦即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生命流行的场所,在其中,任何东西的

生灭都与人有关。

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亲切。

万物与我们的生命互动的。 

“澄怀观道” 是“天人合一” 。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7、人的方向   


  我们只有积极主动地生活于精神生命中,人生才有方向,也才有意义。

 如何为自己找到人生意义的目标?

 需要我们的哲学反思和艺术探索。


看待人生的方法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谈到两种方法:

(1)放在前台。

人一样,和鸟兽虫鱼一样。

人痛苦,是把自己看得重要。

生死简单问题。

小虫被碾死,花落花开,不计较和留恋。

自然界什么“耐苦持恒”

生活为什么?生活就是生活。

(2)放在后台。

做观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观赏:如看图画,看小说,有趣。

有趣味,带有浓厚的喜剧成分,也有很深刻的悲剧成分。

人生最可乐,是奋斗成功的快慰。

悲剧是人生一种缺陷,但最有价值,令我们在平凡中见庄严,在黑暗中见出光彩。

我们在前台,还是后台,都要热心惊赞生命。

我们认为:

人的一生,就是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矛盾。

认识人生 ,目的是指导人生。

追求真善美乃是人生哲学的目标

人生需要升华,升华的境界就是圣。

  人生哲学的意义与目的,就是要达到真善美圣的境地。

  

期末考试的时间:

6月18日晚7:00—9:00

地点:本教室109

考试严格遵守纪律,不作弊。 




签名档

诗酒趁年华

发表于2010-06-16 00:17:02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捷回帖
标题
建议:≤ 24个字
签名档
发布(Ctrl+回车)

您输入的密码有误,请重新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