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佛经,突然感觉佛教挺虚伪的
[复制链接] 分享:我向通义千问提了一个问题,点击链接查看:https://m.tongyi.aliyun.com/app/tongyi/tongyi-hybrid/share-result?shareId=a623f0a2-4cdd-480d-8e17-9e2a2e5b35eb
liqqc (小行星)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我最近看了下佛经,突然感觉佛教挺虚伪的。下面是我的一些的想法。
想法的核心是:佛教从根本逻辑上,就是自相矛盾的。其想极力的摆脱【有】证得【没有】,但实际上还是不能够摆脱 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而强行说【没有】。这是最根本的一点,也是最虚伪的一点。
再一个是:对善男信女用 烧香、捐香火钱、供灯 有福报来诱骗。对居士修道者 用 [无上妙法]可脱离苦海,跳出轮回来诱骗。目的是 发展组织,得到金钱物质的供养。
……
签名档
来自北大未名BBS微信小程序 (http://t.cn/A67L9Lm2)
--
问:请问你如何理解这里的“不可思议”?
通义千问APP:
"不可思议"在佛教中的含义源自梵文"acintya",它是一个深度哲学和宗教概念,主要指超越常人思维理解和逻辑推理的境界或真理。在这个语境下,“不可思议”是指佛教所阐述的“道法如来”,即佛陀所体悟到的宇宙真理、生命的实相以及解脱之道,这些深奥智慧远远超出了我们日常经验和理性认知所能触及的范畴。
具体来说,"道法如来不可思议"意味着佛教中所说的缘起性空、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核心教义,无法完全通过语言文字或者逻辑推理来直接传达或彻底领悟,唯有通过内心的体验和修行,才能逐渐接近并体味其深邃内涵。
因此,“不可思议”强调的是佛教中某些终极真理的超越性和神秘性,需要通过禅修、观照、证悟等方式,达到心性的提升和对生命真谛的直觉体认。在佛教实践中,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也是追求觉悟解脱的目标所在。
dyxajf (tainuo)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我向通义千问提了一个问题,点击链接查看:https://m.tongyi.aliyun.com/app/tongyi/tongyi-hybrid/share-result?shareId=76d263fe-8b4f-4f77-9e22-5820aa46e648
签名档
来自北大未名BBS微信小程序 (http://t.cn/A67L9Lm2)
--
问:那请问如何理解这里的“非文化”?
通义千问APP:
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非文化”,是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人为创造、传承和演变的文化现象而言的。对于佛教而言,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非文化”:
1. **精深处的非文化**:
- 当佛教被理解为一种超越世俗文化和人文构建的“道法”时,这里的“非文化”是指佛教最深邃的本质——觉悟之道,它是超越语言、习俗、传统等文化形式的,是自然法则或者说天成的存在,它无法完全被人类文化框架所束缚或完全表达。道法如来不可思议,指向的是超越言语思惟、不落言筌的最高智慧和实相。
2. **浅义处的非文化**:
- 另一方面,当提到佛教作为引导人们弃恶扬善的教义时,虽然它体现于具体的仪式、教条、道德规范等文化形态之中,但这些只是通往最终觉悟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佛教的核心精神——觉性或智慧,不同于一般的文化产品或行为模式,它不受制于特定文化背景的局限性,而是普适的、普遍有效的。
简而言之,在佛教哲学中,“非文化”更多地意味着超越于人类文化建构之外的绝对真理或纯粹智慧,它既包含着对世间文化现象的洞察与超越,也强调在文化的表象之下追寻那个不变的、不生不灭的觉性本质。同时,佛教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和信仰体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传播时,又能融入并影响各种文化,形成丰富多样的佛教文化传统。
dyxajf (tainuo)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我向通义千问提了一个问题,点击链接查看:https://m.tongyi.aliyun.com/app/tongyi/tongyi-hybrid/share-result?shareId=62c089e3-2b0d-4cb0-b772-11c3550bafd4
签名档
来自北大未名BBS微信小程序 (http://t.cn/A67L9Lm2)
--
问:总的来讲,你如何理解这段话?
通义千问APP:
这段话是对佛教教义的深刻解读和独特见解,作者从多个层次诠释了佛教的理解方式及其核心要义。首先,强调了“觉性”这一佛教中的重要概念,指出觉性并非局限于人的属性,而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众生中,永恒不灭,但会被烦恼和业力所遮蔽;当障碍消除,觉性就会显现,这与达到涅槃境界紧密相关。
其次,区分了佛教的精深教理和普及教义两个层面。在精深层面,佛教被视为一种“得道天成”的道法,其中蕴含的真理超越语言和逻辑,即所谓“不可思议”。这种真理无法完全通过文化的形式来传递和描述,故称为“非文化”。
而在普及层面上,佛教则表现为一种引导人们向善的教义,富含伦理道德教育功能,与人相、我相、众生相等社会文化现象密切相关,此时的佛教无疑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它通过“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方式,尽管不能根除世间的痛苦和烦恼,但却能提供心灵上的安慰与救赎。
最后,该段话还表达了佛教教义的无限性和包容性,认为佛法无量,觉行无边,没有绝对的圆满和不圆满之分,只有不断趋向觉悟的过程,体现出佛教追求智慧与慈悲并重,旨在引导众生走向解脱的道路。
dyxajf (tainuo)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我向通义千问提了一个问题,点击链接查看:https://m.tongyi.aliyun.com/app/tongyi/tongyi-hybrid/share-result?shareId=6c0daeca-f226-4cd4-8a7e-1f05410f504c
签名档
来自北大未名BBS微信小程序 (http://t.cn/A67L9Lm2)
--
问:输入lz的文段
通义千问APP:
首先,感谢您分享您的思考。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可能存在多种角度,这里我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解析一下您的观点,并提供另一种理解方式。
佛教并非主张“没有”作为绝对的虚无,而是提倡“空性”这一概念。在佛教中,“空”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或虚无,而是指事物无独立自性、无永恒不变的本质,所有现象都是因缘聚合而成,随因缘变化而消长,这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实体化、固定化的存在不同。"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这四对概念是在阐述万事万物的相对性和依存性,而非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关于修行过程中的烧香、供灯等形式,以及对善男信女所说的福报,对修行者的解脱之道的教导,这些都是引导人们向善、培养正念和慈悲心的手段,并非单纯为了发展组织和获取物质供养。佛教强调的是智慧与慈悲并重,通过修持达到内心的净化和平静,从而减少烦恼和痛苦。
至于提到的辩证唯物主义与佛教的比较,两者属于不同的哲学体系,各自有着不同的出发点和目标。马克思的“没有”指的是超越了具体事物对立统一阶段之后的理论上的终点;而佛教的“空”则更多地指向一种认识论和宇宙观,强调的是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心灵的超脱,而非物理世界的终极状态。
最后,当佛教徒领悟“空性”后,并不意味着佛教本身或者自我消失,而是认识到一切存在的相对性和无自性,进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实践佛法,更好地服务于他人和社会。在佛教中,证悟空性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自我消解,而是成就菩提心,自觉觉他,普度众生。
dyxajf (tainuo)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我向通义千问提了一个问题,点击链接查看:https://m.tongyi.aliyun.com/app/tongyi/tongyi-hybrid/share-result?shareId=a623f0a2-4cdd-480d-8e17-9e2a2e5b35eb
签名档
来自北大未名BBS微信小程序 (http://t.cn/A67L9Lm2)
--
问:lz文本的后半段
通义千问APP:
佛教中提出的“二谛”概念,即世俗谛与真谛(或名第一义谛),是为了适应不同层次信徒的理解能力和需求。世俗谛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显现的现象层面,包括各种因果报应、福德积累等教导,这些内容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理解。而真谛则是佛教深层次的哲学思想,如空性、缘起性空等,旨在引导人们深入理解事物的真实本质,即一切现象并无永恒不变的实体。
关于《金刚经》中的段落,其核心要义是强调透过对佛法的闻思修习,尤其是体悟空性的智慧,所获得的福德远超过物质布施。这是因为佛法教导的根本是要开启内在的智慧,帮助人们从根本上消除烦恼和痛苦。
至于修行的过程,戒定慧三学是逐步提升和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戒律规范行为,使人远离恶行;禅定训练专注力,使人心境平静;智慧则通过深入学习和体悟佛法,达到对生命实相的理解。
对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一种表达空性智慧的方式,它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空无所有”,而是指事物并无永恒不变、独立存在的实体,一切都在相互依赖和条件作用下生起和消亡。从缘起的角度来看,任何现象(色)都因条件聚合而生,条件消散则现象灭,这就是“色即是空”。然而,虽然现象(色)无自性,但在缘起的作用下却又能显现,这就是“空即是色”的含义。
至于“缘起性空”的证明问题,佛教并未试图从逻辑推理上完全证实,因为它涉及的是一种超越逻辑直觉的体验和理解,需要通过实际的禅修实践和内观体验来逐渐体悟。在佛教看来,这种真理不是纯粹靠逻辑推理所能穷尽的,必须通过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把握。
总的来说,佛教确实在其教理和实践中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同时也鼓励修行者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实践去验证这些智慧,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或神秘感的营造上。虽然在逻辑论证上可能有一些难以完全严密解释的地方,但这并不妨碍其整体思想体系对于人生价值、道德伦理和精神解脱等方面的独特贡献。
dyxajf (tainuo)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问:输入lz的文段
通义千问APP:
首先,感谢您分享您的思考。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可能存在多种角度,这里我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解析一下您的观点,并提供另一种理解方式。
……
签名档
来自北大未名BBS微信小程序 (http://t.cn/A67L9Lm2)
--
问:mogeli的贴文
通义千问APP:
在佛教中,“放下分别心”并非意味着丧失对苦乐的认知或判断能力,而是放下对苦乐的过度执着和分别取舍的心态。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是“四圣谛”,其中第一圣谛即“苦谛”,指出生命的本质包含苦难。这里的“苦”不仅指肉体的痛苦,还包括心理的不安、不满、失落等各类苦楚。尽管觉悟者(佛陀)已经放下分别心,但他仍能看到并理解众生的苦,因为他洞悉了苦的真相和来源,了解苦是如何由于贪嗔痴等烦恼以及对世间万物的错误认知和执着而生起的。
对于“渡众生”的执着,从佛教的角度看,并非指个人情感上的执着,而是出于悲悯之心和愿力。一个觉悟者明白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有可能通过修行而解脱痛苦。他“渡众生”并非源于分别心,而是出自对所有生命共同解脱的理想追求。同时,这种“渡”更多的是一种启发、引导和教育,帮助众生发现自己的佛性,找到解脱之道。
针对您的困惑,实际上佛教并不排斥逻辑分析,例如中观学派的“二谛”理论,就运用逻辑手段进行层层剖析,阐明世俗谛与胜义谛的不同层面。同时,佛教也强调实修体验,很多道理只有在实际修行中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
因此,对于佛法的深入探究,并不一定需要预设特定的资格门槛。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阅读佛典、参加讲座、实地修行等方式,结合理性思考和直观体验,逐渐解开疑惑。佛法并非神秘不可知,它的教理既包含了对生命实相的深刻洞察,也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也许,您可以保持开放态度,带着疑问去寻找答案,或许在某一次阅读、交流或静心中,就能有所突破和领悟。
mogeli (小莫)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深有同感。
一谈及佛法,我的内心就会浮现出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困惑:
「
……
签名档
来自北大未名BBS微信小程序 (http://t.cn/A67L9Lm2)
--
还是有些问题,实际上虚和实相对,有和无相对,文言文的寓意app还是拿捏的不是十分准确,这是我在大学时代,20年前,写的关于有无和空:
有无这对概念,在翻译佛经的时候是借助了道家的概念的。一定要明白,无不是“不存在”,有也不是存在的全部,也不一定就是存在的。
用分析的方法或许能够说的清楚些。举个例子:庄子在《齐物论》中曾描述过“无我”的状态,这个也不是无我就是我不存在。从天道自然万物生成的观念看来,草木是天地生成的那个样子,他自己不会有什么主张和改变,“草木的存在”就是“天地所生成的”而不是“自加的”在道家思想看来,人也一样是“天地所生成的”所以不需要“自己想什么做什么改变什么”(就是无为,但也不是不动、不作,因为风吹草也动,在于不持意而是自然而然) 无我的状态,也就是我等同于草木的状态,消弭的是主观的意向和这个意向趋动的动作和后果。
佛家的思想和道家的思想在有无的问题上用法大体是一致的,但是用于描述的对象或者内容是不同的。这个无和“空”的意义有一定的关系。
一个用于解释外在的东西对人的意义;举个例子:你看着钻石,耀眼光芒,你认为他这个物体在“意义”上有价值的。佛家认为,不是钻石不存在,但是他也只是钻石,他的意义是你赋予的(欲望与迷觉持着识),不是他自己有的,所以对于钻石来说,你所说的价值是“空”对于你自己来说,你认为是“有”。
另外一个我不太确定两家是否一样,就是对于具体的形式(形相,例如人的身体、具体的水)的存在,称之为“有”,因为这些形象可见可感;但是这些具体的形式都有生灭;相对于这些具体的“有”,那些藏于具体生灭之间或者背后的“不可见,不知是什么”称之为无,无是没有生灭,永恒的。
dyxajf (tainuo)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问:输入lz的文段
通义千问APP:
首先,感谢您分享您的思考。对于佛教教义的理解可能存在多种角度,这里我尝试从不同的视角来解析一下您的观点,并提供另一种理解方式。
……
签名档
╭╯.★*★.
.*★*.* .★*★.
★ ★ * *.*★*.
★ 一点 * ' ★
. ..' 爱 ★
‘· . . .
🙏🏻🙏🏻
micoloveu (一点爱)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还是有些问题,实际上虚和实相对,有和无相对,文言文的寓意app还是拿捏的不是十分准确,这是我在大学时代,20年前,写的关于有无和空:
有无这对概念,在翻译佛经的时候是借助了道家的概念的。一定要明白,无不是“不存在”,有也不是存在的全部,也不一定就是存在的。
用分析的方法或许能够说的清楚些。举个例子:庄子在《齐物论》中曾描述过“无我”的状态,这个也不是无我就是我不存在。从天道自然万物生成的观念看来,草木是天地生成的那个样子,他自己不会有什么主张和改变,“草木的存在”就是“天地所生成的”而不是“自加的”在道家思想看来,人也一样是“天地所生成的”所以不需要“自己想什么做什么改变什么”(就是无为,但也不是不动、不作,因为风吹草也动,在于不持意而是自然而然) 无我的状态,也就是我等同于草木的状态,消弭的是主观的意向和这个意向趋动的动作和后果。
……
签名档
来自北大未名BBS微信小程序 (http://t.cn/A67L9Lm2)
--
是的,庄子的无所恃逍遥游和金刚经中的因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样的,只能说伟大的思想即使在没有佛法的世界也会自然而然的出现,是有共鸣的
micoloveu (一点爱)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还是有些问题,实际上虚和实相对,有和无相对,文言文的寓意app还是拿捏的不是十分准确,这是我在大学时代,20年前,写的关于有无和空:
有无这对概念,在翻译佛经的时候是借助了道家的概念的。一定要明白,无不是“不存在”,有也不是存在的全部,也不一定就是存在的。
用分析的方法或许能够说的清楚些。举个例子:庄子在《齐物论》中曾描述过“无我”的状态,这个也不是无我就是我不存在。从天道自然万物生成的观念看来,草木是天地生成的那个样子,他自己不会有什么主张和改变,“草木的存在”就是“天地所生成的”而不是“自加的”在道家思想看来,人也一样是“天地所生成的”所以不需要“自己想什么做什么改变什么”(就是无为,但也不是不动、不作,因为风吹草也动,在于不持意而是自然而然) 无我的状态,也就是我等同于草木的状态,消弭的是主观的意向和这个意向趋动的动作和后果。
……
在北京的两座寺庙,忘记寺庙名字了,都可以参观,而且还有居士供奉的经书,可以免费领取。
佛弟子应该喜欢寺庙的环境吧,真的清幽,适合静思念佛🙏
liqqc (小行星)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我最近看了下佛经,突然感觉佛教挺虚伪的。下面是我的一些的想法。
想法的核心是:佛教从根本逻辑上,就是自相矛盾的。其想极力的摆脱【有】证得【没有】,但实际上还是不能够摆脱 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而强行说【没有】。这是最根本的一点,也是最虚伪的一点。
再一个是:对善男信女用 烧香、捐香火钱、供灯 有福报来诱骗。对居士修道者 用 [无上妙法]可脱离苦海,跳出轮回来诱骗。目的是 发展组织,得到金钱物质的供养。
……
签名档
╭╯.★*★.
.*★*.* .★*★.
★ ★ * *.*★*.
★ 一点 * ' ★
. ..' 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