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惑不解(转载) - 未名湖(Water)版 - 北大未名BBS
返回本版
1
/ 1
跳转

小惑不解(转载)

[复制链接]
楼主

lea [离线]

无爱即无忧

6.9老站友

发帖数:9.2万 原创分:3
<ASCIIArt> 1楼

原文由 OhMyDog 发表在 Physics 版 >>>

小惑不解

愚学兄今年八十八,耳不聋,眼未花;脑清醒,肢灵活;齿健全,翔通畅。八十八,两个八,正当“二八”好年华。俺也算“北物”的,错来是水货,物理系基础课有所谓“四大力学”,第一门“理论力学”,牛顿时期老古董,我总算得了满分;第二门“热力学”勉强Pass;第三门“电动力学”就挂了!至于第四门“量子力学”等于没学。我上课走神,考试全凭“复习”现买现卖。备考“电动力学”之时,我正在排练一个相声,相声倒是如期演出了,考试也就如期砸锅了。大四那年赶上政治运动,许多学生(包括在下)以及一些老师都被划为“右派”,课也停了只发讲义,你爱看不看也不考试,稀里糊涂就都算“毕业”了。我“毕业”后去工厂改造,一去二十三年,“文革”后返校在实验室工作。1986年全校实验室工作大评比,本实验室获得唯一的集体一等奖,这不足为奇,因不久前本教研室(包括实验室)已在全国大评比中得到特等奖。感觉略有点谬的是本人竟获得个人一等奖,这可是本大学堂众多实验人员中的唯一,多少也有点含铜量吧,但人总得有点自知之明,荒废了专业二十多年,在众多同事中顶多不过是个中上水平,怎么可能“拔头筹”呢?只能看作同事们和有关领导对我的鼓励和鞭策吧。由于我在学物理之前学过机械,新时代又恶补了计算机微电子,有点杂交优势,研制了一些仪器,例如90周年校庆时研制的计时器,陆续做了几十台,至今仍在正常使用。但也都是雕虫小技,比不上其他同事那样有高深文章在国外发表,(错来俺的文章都是在球外发表的,尔曹无缘拜读而已矣!)扪心自问,我对工作也算是尽心尽力了,诚如西人所言“爱夫都买百斯特”,但毕竟“徐爷半老”矣,思前想后,当年曾怅吟七油一首,现忆录之,博君一笑: 

  《返校歌》

念年风雪觅无踪,博塔依然伴未名;

惊看旧友秋霜发,喜听新楼春雨声;

朽材焉敢充大栋,老马聊能负小兵;

青丘信步钟亭晚,放眼西天一抹红。

以上凡尔赛,言归正传:                                                                    


由于我多年工作中并未直接用到量子力学,也就没再自学补课。近 几十年来量子力学发展迅猛,有些小问题我想不明白,还有一些粗浅设想,敬祈列位贤学弟慧学妹不吝赐教,老朽在这边厢有礼了!

“双缝实验”看似简单,实则神怪,半世纪来有两大突破:一曰“观察者效应”,本来微观粒子(光子、电子等)以波态通过双缝,在后方屏上显现干涉条纹;但当你在双缝前面观察每个粒子到底通过哪条狭缝时,它们便呈现粒态,在屏上只 显现两条亮线。人的主观意识改变了客观事物,挑战了唯物论!小粒子似有知觉,知道你在Look她;二曰“延迟选择实验”,是在粒子通过双缝之后,再来观察它到底是从哪条缝钻过来的,效果同前,但却是时间倒流,你此刻的动作影响粒子们之前的行为,颠覆了因果律!

我的问题是:如何观察微观粒子通过哪条缝?所谓观“察”就是观“测”,就要对微观粒子发生物理作用,严重影响改变粒子原来运动状态。比如用云雾室,则将粒子收入囊中,还过什么狭缝?或利用电磁感应观测电子,则大大消耗其动能。网上人云亦云用高速摄影,这就需要用一个“测量光子”打到“被测光子”上,然后反弹回来钻进你的摄像机镜头。首先,光子打光子那么容易吗?夜空中两束探照灯强光交叉成“X”形,又有谁见过光子们互相碰撞散出满天星呢?其次,就算用光子打到光子,彼此彼此,还不把光子打飞了?还过什么狭缝?再次,一个“测量光子”反弹回来,可能飞向四面八方,钻进小小镜头的几率近乎大鸭蛋!再其次,就算以上问题全部解决,假设光源距离双狭缝10公尺,(有这样大的光具台吗?)光速每秒约30万公里,为了至少在光子飞行途中拍到一张照片,摄像机每秒必须拍3千万张!你若造出这样快的摄像机,就可以直接去领奖了,老瑞不给你发诺贝耳奖,俺给你发唯宝鼻奖。

本老朽瞎想出两个实验,既能区分每个小粒子钻过哪条狭缝,又不干扰它的运动。一曰“隔板双缝实验”,二曰“挡板双缝实验”,前者在空间中把双缝隔离,后者从时间上将双缝区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列位看官欲知其详,且待老朽噼啪敲来。

一, 隔板双缝实验:在双缝屏和显像屏之间加装一片不透明薄版,将两缝分隔在两个空间区域,然后按通常步骤进行双缝实验,这样钻过左狭缝的光子只能拍死在显像屏左半部或者隔板左面上,钻过右狭缝的光子亦然,且看效果如何,不外乎两种:

A.      

仍旧显现干涉条纹,这就有点神怪了,留待理论家们去伤脑筋吧;

B.          

只显现两条亮线或者衍射条纹,按常理应该这样,了无新意,且慢!好戏在后头。在隔板上挖几个小洞,让两边通通气,逐渐把小洞开大增加占空比,在两个极端情况下,占空比为0时(没有挖洞)光子呈粒性,显现两条亮线;占空比为100%时(撤掉隔板)光子呈波性,显现干涉条纹。研究一下光子性质随占空比的变化,是渐变呢还是突变呢,渐变的话是否线性相关?突变的话临界点在哪里?这不是都很有趣吗?

二,挡板双缝实验:在双狭缝的屏前加装一块挡光板,在此版上开若干条竖向透光缝,这些透光缝的缝宽可大于等于双狭缝的缝宽,但要小于双狭缝两缝的间距。而相邻两条透光缝的间距要大于双狭缝的两缝间距。加装适当的机械装置,使挡光板紧贴双狭缝屏不断左右震动,要满足如下条件:任何时刻,双狭缝的两缝或者都被遮挡,或者开启一条缝,绝不能两缝同时都开启。如此这般,再按通常步骤进行双缝实验,Look一下显示屏显示啥玩意。(我猜不到)注意挡光板尽量贴近双缝屏,否则透光缝可能变成了二次光源。

以上这些实验装置也可变变花样,例如把挡光板移到双缝屏后面(对应于前述“延迟选择实验”),等等。有实验设备的看官不妨试试这些实验,有鉴于“量子力学”这厮向来不按常理出牌,说不定您就有诺奖级发现,那可没准儿!

今天先敲到此,我该喂猫去了,屋里屋外喂养了几十只猫。我还有不少问题有待于请教列位,以后有空再聊吧。

 

 

 

 

 

                                                                                                                                                                                                                                                               

                                                                                                                  

 

 

 
























































 

发表于2024-06-15 09:06:50
返回本版
1
/ 1
跳转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
标题
建议:≤ 24个字
签名档
发布(Ctrl+回车)

您输入的密码有误,请重新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