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李代桃僵”的动机 - 梦回红楼(StoneStory)版 - 北大未名BBS
返回本版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 4
跳转

不懂“李代桃僵”的动机

[复制链接]

sram [离线]

very very|沙拉酱

5.1纵横江湖

发帖数:8772 原创分:19
<ASCIIArt> 41楼

结局又不是曹雪芹写的。。说不定原著里黛玉已经去世了

Davidwei (盖世英雄)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王熙凤明明已经试探出娶林黛玉可以缓解宝玉的疯病,为何还要让宝钗嫁给宝玉,就仅仅是迷信金玉良缘么?

签名档


【Even being alone, 

it's better than sitting next to a lover and feeling lonely.】

发表于2024-06-10 13:30:55

changhedayi [离线]

长翮大翼

4.3高级站友

发帖数:2815 原创分:7
<ASCIIArt> 42楼

我今天就杠上了,我再问你最后一遍: 

你是怎么看出来Seiya“被人不屑”的?


lea (无爱即无忧)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贾母当众问宝琴的八字,若是为宝玉,则于礼不合,为宝玉应私与薛家人问...


从此看,贾母只是疼爱宝琴,但后文被人另作它讲,闲笔转正的事不胜枚举...


黛玉嫁与薛蟠,肯定是不可能成事的,但是未必不被人有意地去讲...


晴雯遭谗被遣,到家还被作贱,晴雯是黛玉的分身,你说这是什么意思...


黛玉与湘云对句,自谶“冷月葬花魂”...


书中涉及“月”的部分几乎都与黛玉(或其分身香菱、晴雯)关联...


只一处例外,而曹又似极力强调之,生怕读者看不出,就是薛蟠房中的金桂、宝蟾...


探佚被骂的原因,就是总有人批其瞎掰,即便依据文本,也会被责曲解...


梁归智算是下场最好的了,虽然大家不同意他的探佚,倒也无法说出哪里不对来...


所以红学四门中,探佚就式微了...


既然怕挨骂,研究版本才是正路,那才是真的掉书袋...


有心探佚的,读读书,再读读梁归智,讨论就是找麻烦,互相看不上眼...



签名档

问:须菩提,于意云何?

曰:我師何太痴耶!

发表于2024-06-10 13:33:26

lea [离线]

无爱即无忧

6.9老站友

发帖数:9.3万 原创分:3
<ASCIIArt> 43楼


非说赵姨娘下毒的话,她指不定是给谁下毒,又毒死了谁呢,只是个帮凶更可能...


其实这也是无所谓的,反正宝黛必然因此遭殃...


程高续书中,香菱被打,金桂下毒,又夹杂着宝蟾,结果反害了大家...


这一段,只可说是回目的编排不对...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在贾母 王夫人 凤姐三个人健康的时候 老赵是不敢给林黛玉直接下毒的

但贾家镇不住下人 皇权碎裂的时候就不一定的

老赵第一没有脑子 而且下手非常狠

……


签名档

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

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

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

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

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最后修改于2024-06-10 13:38:41
  • 发表于2024-06-10 13:38:00

lea [离线]

无爱即无忧

6.9老站友

发帖数:9.3万 原创分:3
<ASCIIArt> 44楼


你这首句就不对...


宝玉第一次疯,恰恰就是凤姐说吃茶...


她前脚走,宝玉后脚就对着黛玉疯了...


不是黛玉,更不是旁人,而是和尚道士让宝玉好了...


若说宝琴是宝钗之影,宝琴嫁了“梅”家,宝钗嫁了“没”家,你觉得这是探佚的曲解...


和尚道士治疯,寓意宝玉出家,连脂批都批了,你还怎么说...


Davidwei (盖世英雄)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王熙凤明明已经试探出娶林黛玉可以缓解宝玉的疯病,为何还要让宝钗嫁给宝玉,就仅仅是迷信金玉良缘么?


签名档

└─┐└┼┌─┘└┼│─├──┬┌──┌┼──┘

┌─┘┌─┘─┐┌─┘─│    ││      │

┌─┘┌───┐│───┐    │└─┬┌┘

    ││      ││    ┌┘    │┌─┘│      ㊣

    │├───││──┼└─┌┘└──└──┼┘

└─┘└───└┘──┘──┘┘└──└─┘┘┘

发表于2024-06-10 13:48:15

lea [离线]

无爱即无忧

6.9老站友

发帖数:9.3万 原创分:3
<ASCIIArt> 45楼


探佚虽说众说纷纭,还没low到ta驳我那地步呢...


还是那话,自己看看书就知道是不是一知半解的事,又何必有人给ta念书呢...


changhedayi (长翮大翼)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我今天就杠上了,我再问你最后一遍: 

你是怎么看出来Seiya“被人不屑”的?


签名档

须知人之所以生,要以自食其力为本根,以协同尚义为荣卫。

所贡献于群众者不啬,斯群众之报施我者必丰。藉势倚权,常与祸构,不可为也。

故求其可恃莫如学,势可踣也,学不得而閟也。

学无止境,致用亦无止境,有生之年,皆学之日。

诸生方盛年,志高而气锐,将欲厚其积储以大效于世耶?抑将浅尝自放以侪于俗耶?

是不可不审所处矣。诸生勉乎哉!

发表于2024-06-10 13:53:33

bmzyymjr [离线]

蹭课王

3.4主序星

发帖数:1470 原创分:2
<ASCIIArt> 46楼

“如果你批我说的线索不明显,我只能说你读红太浅了,连谁是谁的“替身”都不清楚...”

大言不惭,那不如你说说何等样为深,何等样为浅?自以为站在高处评价别人是容易的,但是一个人究竟是否真的站在高处,要看公论……至少在我的角度能服众的观点讨论需要引用红楼梦前八十回原文或者脂批给出有逻辑的猜想或能服众才行。红楼梦作为中国一大文学巨著,在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里面普及度非常高,任何人都有资格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你秉持开放包容自由讨论的态度和站友讨论的话,不至于一个原文都没有,以一个高傲的姿态叫他人多读书(非原著,而是你所列举的几位红学家的评点)。你自认读过这些红学家论证的人就是一流,就是可以高高在上说别人读得浅的,是否太自我中心了?价值观是否太狭隘了?

看完你发表的几个楼,能明显感觉到你或许对红学界的几位知名人物如数家珍,但是论起原文来,总是把晴雯香菱是不是黛玉的影子,副册又副册的地位,像套公式一样要把她们的命运一一对应。“晴为黛影,袭为钗副”来自脂批,通篇红楼梦看下来,也确实能发现这两个宝玉身边的大丫头样貌品行分别对应着黛玉宝钗,晴雯和袭人一开始都是贾母指给宝玉的,对于晴雯,贾母非常喜爱(从贾母平日里喜欢的人中,比如王熙凤、黛玉、宝琴、鸳鸯,她们都是样貌美丽,聪慧过人,知情识趣,体贴的伶俐人),评价是“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还有王熙凤的评价“若论这些丫头们,总共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可见她的最初定位是品貌上佳,长久跟随伺候宝玉的。而对于袭人,贾母的评价“从小儿不言不语”“没嘴的葫芦”,她的经历一开始也是伺候贾母,后来指去伺候湘云,最后给了宝玉,图一个家生子,忠厚老实,知根知底。袭人家里有丧,向王夫人告假但是宴会上不见人影,贾母指责袭人拿大,王夫人解释之后贾母“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可见贾母对袭人最初甚至到后期的定位都是一个宝玉身边的忠仆。可惜晴雯因为样貌人品不被王夫人所喜,她被封建礼教武装起来的王夫人“正义制裁”,最终薄命归天,被宝玉怜惜作悼,也是迎合了前文和黛玉葬花,后期伏笔黛玉之死,最终结局是金玉良缘而非木石前盟的。

但是你这个香菱也是黛玉的影子又是哪里来的观点?你别告诉我是因为香菱是副册第一,晴雯是又副册第一,黛玉是正册第一这个理由吧?照你这么说,香菱晴雯还可能是宝钗的影子呢,毕竟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一就把钗黛合一成一首,黛玉宝钗都是正册第一名

lea (无爱即无忧)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hehe...ta哪个反驳站得住,都是过去红学嚼烂的,看不出有一点常识,所以被人不屑...

宝琴、岫烟都未入薄命司、不在情榜上,用acg的说法,她们都是happy end...

脂批称其为“虚陪”,于是你们小看她们,却不问宝琴、岫烟陪的是谁、为何陪...

……

 最后修改于2024-06-10 15:15:34
  • 发表于2024-06-10 14:35:07

lea [离线]

无爱即无忧

6.9老站友

发帖数:9.3万 原创分:3
<ASCIIArt> 47楼


这是个经典的探佚问题了...


比较靠谱的依据就是香菱占副册第一、晴雯占又副册第一...


黛玉的花签是芙蓉,香菱是水芙蓉,晴雯是木芙蓉,这都是无疑义的...


只要你认同“晴为黛影”,就难以将菱与她们分开...


至于不靠谱的依据就太多了...


例如黛玉、香菱(还要带上妙玉)的身世(籍贯、年庚、孤苦等)最相似...


还有“两地生孤木”,有人说是“桂”字,有人说是“林”字...


甚至“菱”与“林”音近...


bmzyymjr (蹭课王)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如果你批我说的线索不明显,我只能说你读红太浅了,连谁是谁的“替身”都不清楚...”

大言不惭,那不如你说说何等样为深,何等样为浅?自以为站在高处评价别人是容易的,但是一个人究竟是否真的站在高处,要看公论……至少在我的角度能服众的观点讨论需要引用红楼梦前八十回原文或者脂批给出有逻辑的猜想或能服众才行。红楼梦作为中国一大文学巨著,在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里面普及度非常高,任何人都有资格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你秉持开放包容自由讨论的态度和站友讨论的话,不至于一个原文都没有,以一个高傲的姿态叫他人多读书(非原著,而是你所列举的几位红学家的评点)。你自认读过这些红学家论证的人就是一流,就是可以高高在上说别人读得浅的,是否太自我中心了?价值观是否太狭隘了?

看完你发表的几个楼,能明显感觉到你或许对红学界的几位知名人物如数家珍,但是论起原文来,总是把晴雯香菱是不是黛玉的影子,副册又副册的地位,像套公式一样要把她们的命运一一对应。“晴为黛影,袭为钗副”来自脂批,通篇红楼梦看下来,也确实能发现这两个宝玉身边的大丫头样貌品行分别对应着黛玉宝钗,晴雯和袭人一开始都是贾母指给宝玉的,对于晴雯,贾母非常喜爱(从贾母平日里喜欢的人中,比如王熙凤、黛玉、宝琴、鸳鸯,她们都是样貌美丽,聪慧过人,知情识趣,体贴的伶俐人),评价是“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还有王熙凤的评价“若论这些丫头们,总……


签名档

.- / --. --- --- -.. / .--. .. --.

发表于2024-06-10 15:15:06

Kicky [离线]

qiqi

2.4一般站友

发帖数:27 原创分:0
<ASCIIArt> 48楼

并没有看出57回和我所说的事情有什么矛盾,,,

lea (无爱即无忧)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建议你再去读读第57回...


发表于2024-06-10 19:09:30

Kicky [离线]

qiqi

2.4一般站友

发帖数:27 原创分:0
<ASCIIArt> 49楼

千红一哭,我还是相信宝琴、邢岫烟也入了薄命司的,只是文中只展现了又副册,应该还有又又副册等等

lea (无爱即无忧)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hehe...ta哪个反驳站得住,都是过去红学嚼烂的,看不出有一点常识,所以被人不屑...

宝琴、岫烟都未入薄命司、不在情榜上,用acg的说法,她们都是happy end...

脂批称其为“虚陪”,于是你们小看她们,却不问宝琴、岫烟陪的是谁、为何陪...

……

发表于2024-06-10 19:17:22

Seiya [离线]

塞牙的星矢

2.8工布

发帖数:145 原创分:0
<ASCIIArt> 50楼

确实,我就是一个红楼梦爱好者,我读这本书才几年,红学界这么多年的研究肯定比我的个人理解丰富的多,没有所谓的“常识”让您觉得low了。但是“哪个反驳站的住”,烦请告知如何站不住,我也学习一下。

不管您是否正面回复我,我要继续反驳了。


“宝琴、岫烟都未入薄命司…”

反驳一:我竟不知有明确的十二钗全册和情榜,您在何处知道的如此确切?18回己夹“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红楼梦》中所谓副十二钗是也”,当然,这里脂砚斋是随手猜测的,并不确切,但我是想说明那样一个对红楼梦熟悉的人都会觉得宝琴、岫烟等人在副册,您如何断言happy ending?


“脂批称其为虚陪”

反驳二:脂批原文见上,是“陪”而不“虚陪”,例如“虚陪”见于薄命司后的几个司,是与行文无关的。(与主题无关,单纯说您用词不准,您最好是多看看脂批,免得让我这样low的人也抓得住话柄)


“宝琴、岫烟若是陪,梅家和薛蝌是不是陪”

反驳三:强加关联,脂批言宝琴四人是陪,前提是在讨论十二钗正册与附册,且并没有孤立出宝琴岫烟二人,也完全没有陪的是“某个人”“某件事”的意思,而您不仅大做文章,还歪曲脂批原意,管中窥豹。

退一步讲,您将宝琴岫烟的婚事影射到黛玉婚事,那按您的逻辑,黛玉不也应该happy ending吗?可笑。

lea (无爱即无忧)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hehe...ta哪个反驳站得住,都是过去红学嚼烂的,看不出有一点常识,所以被人不屑...

宝琴、岫烟都未入薄命司、不在情榜上,用acg的说法,她们都是happy end...

脂批称其为“虚陪”,于是你们小看她们,却不问宝琴、岫烟陪的是谁、为何陪...

……

签名档

来自北大未名BBS微信小程序 (http://t.cn/A67L9Lm2)

--

发表于2024-06-10 22:56:49

Seiya [离线]

塞牙的星矢

2.8工布

发帖数:145 原创分:0
<ASCIIArt> 51楼

“凤姐借吃茶…就被王夫人…叫走了”

“只是话没说成,宝玉就痴了”

反驳四:强加因果,玩弄文字,此处是小说行文应有,再多写凤姐打趣和宝黛谈心就是缀笔了,用你的话叫“回去读读25回…”。按比逻辑,贾雨村刚去教黛玉,转头就是贾敏一年后去世了,二者有什么因果吗?没有,只是小说要向下推进。


“甲夹‘大手眼,大章法’”

反驳五:脂批常赞行文章法,此处一笔多用,在情节中刻画人物,前后统一,用笔刁钻稠密。在其他人物刻画细节也有赞其章法处,不再列举。若硬说此处是埋线,至57回薛姨妈玩笑中说“别说这孩子,我也断不肯给他”也已完成收束。


说到57回,我按您的建议,再次反复研读了这一回,不知又是缺乏了哪些“常识”,并没有理解您“…”中的丰富含义。但是,该回回目“慈姨妈爱语慰痴颦”,慈字一字定调,薛姨妈或许是一个带着各种心思的人,但是在这里对黛玉说这些话时就是一个慈爱长辈。(如果您说慈是反讽,请您举出其他回目中对人物定调的反讽)

lea (无爱即无忧)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第25回,凤姐借吃茶打趣过黛玉,就被王夫人连其他姐妹叫走去见舅太太了...

宝黛留下说话,岂料话还没说,宝玉就痴了,那边贾府上下乱作一团...

薛蟠此时也跟着乱,忽一眼瞥见黛玉,云云...

……

签名档

来自北大未名BBS微信小程序 (http://t.cn/A67L9Lm2)

--

发表于2024-06-10 22:58:16

changhedayi [离线]

长翮大翼

4.3高级站友

发帖数:2815 原创分:7
<ASCIIArt> 52楼



Seiya (塞牙的星矢)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


说到57回,我按您的建议,再次反复研读了这一回,不知又是缺乏了哪些“常识”,并没有理解您“…”中的丰富含义。但是,该回回目“慈姨妈爱语慰痴颦”,慈字一字定调,薛姨妈或许是一个带着各种心思的人,但是在这里对黛玉说这些话时就是一个慈爱长辈。(如果您说慈是反讽,请您举出其他回目中对人物定调的反讽)

我们先忽略lea网友的见解与前情提要。

可以试着单单探讨一下薛姨妈,尤其是这一回里的薛姨妈。

我一直觉得薛姨妈是整部书里最复杂也最难解的人物之一,这一回同样也留下了诸多巨大的谜题。


比如说你这里提到:

“如果您说慈是反讽,请您举出其他回目中对人物定调的反讽”

我抛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或许有网友认为其可以略作作证薛姨妈是不是那么“慈”,欢迎大家讨论:

就是:薛姨妈说

“我想寶琴雖有了人家,我雖沒人可給,難道一句話也不說。我想著,你寶兄弟老太太那樣疼他,他又生的那樣,若要外頭說去,斷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與他,豈不四角俱全?”;“我一齣這主意,老太太必喜歡的。”

后文为什么没再提及了?


我没专门查证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肯定会有),然后自己有一点想法:

一是紧接着的五十八回就提到:“誰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制。敕諭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內不得筵宴音樂,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賈母、邢、王、尤、許婆媳祖孫等皆每日入朝隨祭,至未正以後方回。在大內偏宮二十一日後,方請靈入先陵,地名曰孝慈縣。” 这可能就让薛姨妈无从说起。

二是随后大观园里一直没消停过,鸡鸣狗盗外加二舍纳妾,这也没什么契机。等消停些了,薛家忙着给薛蟠娶妻,也就无暇多顾。然后八十回就完了。


我大体上是觉得薛姨妈说的这句话,是真心的,这基于我对这个人物本心的判断。

更重要的是:这句话是当着潇湘馆众人说的,这里面有大丫鬟紫鹃(这可是贾母的人),有各位潇湘馆的嬷嬷——这都不是薛姨妈的“自己人”。

这话说出口,基本算是合宅悉知了。往后若是薛姨妈来主导撮合宝钗宝玉婚事,那翻起旧账,这次的谈话很难圆得过去。


把握薛姨妈的形象,我提一个细节,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調情遭苦打 冷郎君懼禍走他鄉

“說畢,命人來:「請了姨太太你姑娘們來說個話兒。才高興,怎麼又都散了!」丫頭們忙答應著去了。眾人忙趕的又來。只有薛姨媽向丫鬟道:「我才來了,又作什麼去?你就說我睡了覺了。」那丫頭道:「好親親的姨太太,姨祖宗!我們老太太生氣呢,你老人家不去,沒個開交了,只當疼我們罷。你老人家嫌乏,我背了你老人家去。」薛姨媽道:「小鬼頭兒,你怕些什麼?不過罵幾句完了。」說著,只得和這小丫頭子走來。賈母忙讓坐,又笑道:「咱們鬥牌罷。姨太太的牌也生,咱們一處坐著,別叫鳳姐兒混了我們去。」薛姨媽笑道:「正是呢,老太太替我看著些兒。就是咱們娘兒四個鬥呢,還是再添個呢?」王夫人笑道:「可不只四個。」【庚辰雙行夾批:老實人言語。】


这里薛姨妈明显体察到了贾母的心绪,没把还在场的邢夫人算在内,而王夫人老老实实地纠正了这一点。

再结合后文薛姨妈和凤姐联手做戏给贾母送章胡牌,凤姐、薛姨妈、王夫人这三个人同台展现出了不同的形象。

我觉得薛姨妈更像是凤姐和王夫人的结合体,有实心实意的一面,也有圆滑投机的一面。


欢迎大家友好讨论。

签名档

问:须菩提,于意云何?

曰:我師何太痴耶!

发表于2024-06-11 06:50:11

epigene [在线]

epigene

4.2高级站友

发帖数:2219 原创分:1
<ASCIIArt> 53楼

站在赵姨娘的立场上,应该是支持黛玉和宝玉结婚的。因为黛玉支持宝玉不走仕途经济的道路,那个年代,宝玉不考科举,不当公务员,不经商,只能靠贾政和林如海的遗产生活,在贾家的地位会连贾赦都不如。贾赦作为有爵位的长子,家里的地位不如五品官的贾政,可以预见,无爵位可继承的贾宝玉以后的地位如何——以赵姨娘的眼界,应该是预见不到贾家日后败落,她会按照目前的情况考虑。

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婚,没有工作,靠遗产坐吃山空。而贾环考上科举当公务员的概率是高于贾宝玉的,至少在赵姨娘和贾政眼里是这样的。如果贾环真的考上科举,哪怕是名次比较低的同进士出身,也能当上公务员,很可能像贾政一样当上贾府实际上的掌权人。所以,站在赵姨娘的立场,她肯定会坚决支持林黛玉与贾宝玉结婚。


如果薛宝钗与贾宝玉结婚,薛宝钗会像王熙凤一样掌握住贾府的财权。贾环即便是考上科举,当上五品官,可能也难以从薛宝钗手里夺走贾府的财权,赵姨娘难有翻身的机会。类似案例,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中写过同为妾室所生的尹继善,难以让自己的生母翻身。


【百度百科】尹泰系典型的满洲官僚,家规极严,尹继善生母徐氏为其小妻,当继善官至总督时,徐氏仍“青衣侍屏偃”。未得诰封。十年(1732)冬。尹继善因调任云贵总督,入觐,雍正问:汝母受封乎?继善免冠叩首,将有所奏,雍正道:止。朕知汝意,汝庶出也,嫡母封,生母未封,朕即有旨。尹继善拜谢而出。归家后,尹泰大怒,道:汝欲尊所生,未启我而奏上,是以主眷压翁耶?举杖责打,将其孔雀翎击落,直到徐氏长跪乃已。雍正听说后。第二天就派人到尹泰家中,为继善母子打抱不平,时人描述说:“翌日,命内监宫娥四人捧翟茀翠衣至相国第(即尹泰家),扶夫人(徐氏)榻上,代为栉沐袨服襐饰,花钗灿然,八旗命妇皆严妆来围夫人,而贺者相踵也。顷之,满汉内阁学士捧玺书高呼入曰;有诏!相国与夫人跪,乃宣读曰:大学士尹泰非籍其子继善之贤,不得入相,非侧室徐氏,继善何由生?著敕封徐氏为一品夫人,尹泰先肃谢夫人,再如诏行礼。


贾环的学习肯定是远不及尹继善的,但赵姨娘会有望子成尹继善的梦想。林黛玉不是那么规矩森严的人,与薛宝钗相比,林黛玉如果当上宝二奶奶,肯定会对赵姨娘改善境遇更有利一些。

所以,站在赵姨娘的立场上,支持贾宝玉娶林黛玉,给薛宝钗下巫蛊,倒是更加合理。

LorneZhou (六边形废物 酸奶管够 )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据刘心武(!)分析是因为贾母是坏的

她其实因为某种原因放弃了黛玉和宝玉。

到这里是没问题的

……

签名档

epigene

发表于2024-06-11 14:18:01

bmzyymjr [离线]

蹭课王

3.4主序星

发帖数:1470 原创分:2
<ASCIIArt> 54楼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你总不能忽略“自从”“致使”这种因果关系吧?这么说林黛玉教香菱学诗让她香消玉殒了?

lea (无爱即无忧)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这是个经典的探佚问题了...

比较靠谱的依据就是香菱占副册第一、晴雯占又副册第一...

黛玉的花签是芙蓉,香菱是水芙蓉,晴雯是木芙蓉,这都是无疑义的...

……

发表于2024-06-11 21:45:39

lea [离线]

无爱即无忧

6.9老站友

发帖数:9.3万 原创分:3
<ASCIIArt> 55楼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处双关...


香菱曾被人指像谁,答是可卿,可卿有几分似黛又有几分似钗,这是第一...


香菱、晴雯都被红学界认为是黛玉的分身,这是第二...


薛蟠见过黛玉,当时就酥倒了,这是第三...


这观点于是认为,薛蟠纳香菱,就是轻薄黛玉的方式...


金桂、宝蟾虐待香菱,追到根子上,也就会与黛玉为仇...


黛玉并没有直接介入薛蟠房中的矛盾,但她或许被动成为了矛盾的引子...


黛玉之死也可能与此有关...


香菱必然不会如程本的安排,死在黛玉的后面...


金桂、宝蟾也不会如程本的安排,死在香菱的前面...


她们是害死香菱的直接元凶,可能也是间接害死黛玉的元凶...


想想晴雯是怎么死的,黛玉陷入的污淖渠沟,大概就是因薛蟠房中矛盾而起的谗言...


至于靠谱与否,我的看法是有六分靠谱、四分不靠谱...


说香菱像可卿,可卿还有几分似宝钗呢...


宝钗与金桂、宝蟾住得近,双方发生过矛盾...


且香菱其实算是薛家的丫头,后来也更是归到薛姨妈房中被保护起来...


为啥不提金桂、宝蟾虐待香菱是冲着宝钗呢...


红学界的解释,薛家与夏家只是内部矛盾...


由虐待香菱上升而来的迫害黛玉,则是爆发的敌我矛盾...


因为黛玉是干扰贾王薛夏共同利益的关键人物...


我也不得不承认,凭夏家是没素质的皇商,什么脏的事确实都做得出来...


并且凭宝钗的人才,也对金桂、宝蟾退避三舍,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


探佚都是各家之言,红学专业的可以找出你知道或不知道的依据...


至于靠谱与否、可信与否,反正人家是专业的,你我不是专业的,就应该多听听人家的...


周汝昌的《红楼梦的真故事》和梁归智的《红楼梦探佚》...


至少读过这两本,才可以算是有了讨论的基础吧...


bmzyymjr (蹭课王)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你总不能忽略“自从”“致使”这种因果关系吧?这么说林黛玉教香菱学诗让她香消玉殒了?


签名档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最后修改于2024-06-12 01:06:40
  • 发表于2024-06-11 23:21:44

Seiya [离线]

塞牙的星矢

2.8工布

发帖数:145 原创分:0
<ASCIIArt> 56楼

47回这里写的确实太有智慧了,贾母故意忽视邢夫人,薛姨妈这里说的“娘儿四个”是顺着贾母说的,而后面“还是再添个呢”又是想给邢夫人圆场,而后王夫人顺着说说“可不止四个”,凤姐紧跟“再添一个人热闹些”,我倒感觉她们三个人都在给邢夫人台阶,脂批说王夫人“老实人”可能是给台阶太明显了吧😂,不如薛姨妈和凤姐的“开放式”试探,当然贾母肯定都听出来了,但一概不管,反而让鸳鸯坐在身边。

回到薛姨妈的人物刻画,这个问题很大,我能想到的几个情节。一个是第8回留宝黛吃饭,脂批连用“溺爱”,是慈母形象,结合薛蟠的不成器,更不知平日多少溺爱。二是34回,薛蟠被误会后大闹,相比于宝钗以理相劝,薛姨妈的教育方式则简单很多(也实在是气头上)。三是47回薛蟠被柳湘莲打后,薛姨妈的反应是“又是心疼,又是发恨”,借宝钗之口评“偏心溺爱,纵容生事”,(其实起始冯渊就是了,只未明写)。再有就是面对夏金桂了,在夏眼里这个婆婆是“良善”的,薛姨妈面对夏金桂也基本是束手无策(可能和家族衰败等有关,此处不引申,仅讨论人物刻画)。

综上,个人感觉薛姨妈的整体形象还是一个慈爱甚至溺爱的长辈形象,在待人接物上属于正常水平,和凤姐的圆滑相去甚远。

changhedayi (长翮大翼)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我们先忽略lea网友的见解与前情提要。

可以试着单单探讨一下薛姨妈,尤其是这一回里的薛姨妈。

我一直觉得薛姨妈是整部书里最复杂也最难解的人物之一,这一回同样也留下了诸多巨大的谜题。

……

签名档

来自北大未名BBS微信小程序 (http://t.cn/A67L9Lm2)

--

发表于2024-06-11 23:26:50

lea [离线]

无爱即无忧

6.9老站友

发帖数:9.3万 原创分:3
<ASCIIArt> 57楼


老实人不等于没有自己的盘算...


凤姐是六分看着贾母的脸色、四分看着王夫人的脸色...


贾琏送黛玉回苏州,处理林家后事,带回了林家遗产...


凤姐当然就非常清楚林家、薛家特别是关联其中的王家的轻重...


所以虽然她更看贾母脸色,却恐怕毫无真心,看王家人的脸色才是真心...


这个不老实的是如此,那两个老实的,看贾母脸色就更是没有真心了...


到头来,老实不老实,就只是在说表演的水平...


Seiya (塞牙的星矢)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47回这里写的确实太有智慧了,贾母故意忽视邢夫人,薛姨妈这里说的“娘儿四个”是顺着贾母说的,而后面“还是再添个呢”又是想给邢夫人圆场,而后王夫人顺着说说“可不止四个”,凤姐紧跟“再添一个人热闹些”,我倒感觉她们三个人都在给邢夫人台阶,脂批说王夫人“老实人”可能是给台阶太明显了吧,不如薛姨妈和凤姐的“开放式”试探,当然贾母肯定都听出来了,但一概不管,反而让鸳鸯坐在身边。

回到薛姨妈的人物刻画,这个问题很大,我能想到的几个情节。一个是第8回留宝黛吃饭,脂批连用“溺爱”,是慈母形象,结合薛蟠的不成器,更不知平日多少溺爱。二是34回,薛蟠被误会后大闹,相比于宝钗以理相劝,薛姨妈的教育方式则简单很多(也实在是气头上)。三是47回薛蟠被柳湘莲打后,薛姨妈的反应是“又是心疼,又是发恨”,借宝钗之口评“偏心溺爱,纵容生事”,(其实起始冯渊就是了,只未明写)。再有就是面对夏金桂了,在夏眼里这个婆婆是“良善”的,薛姨妈面对夏金桂也基本是束手无策(可能和家族衰败等有关,此处不引申,仅讨论人物刻画)。

综上,个人感觉薛姨妈的整体形象还是一个慈爱甚至溺爱的长辈形象,在待人接物上属于正常水平,和凤姐的圆滑相去甚远。


签名档

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

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

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

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

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发表于2024-06-11 23:48:48

changhedayi [离线]

长翮大翼

4.3高级站友

发帖数:2815 原创分:7
<ASCIIArt> 58楼

是的,夏金桂都摆不平,还气糊涂了说卖了香菱;薛姨妈确实城府手腕有限,心眼儿不多也不坏。

Seiya (塞牙的星矢)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47回这里写的确实太有智慧了,贾母故意忽视邢夫人,薛姨妈这里说的“娘儿四个”是顺着贾母说的,而后面“还是再添个呢”又是想给邢夫人圆场,而后王夫人顺着说说“可不止四个”,凤姐紧跟“再添一个人热闹些”,我倒感觉她们三个人都在给邢夫人台阶,脂批说王夫人“老实人”可能是给台阶太明显了吧,不如薛姨妈和凤姐的“开放式”试探,当然贾母肯定都听出来了,但一概不管,反而让鸳鸯坐在身边。

回到薛姨妈的人物刻画,这个问题很大,我能想到的几个情节。一个是第8回留宝黛吃饭,脂批连用“溺爱”,是慈母形象,结合薛蟠的不成器,更不知平日多少溺爱。二是34回,薛蟠被误会后大闹,相比于宝钗以理相劝,薛姨妈的教育方式则简单很多(也实在是气头上)。三是47回薛蟠被柳湘莲打后,薛姨妈的反应是“又是心疼,又是发恨”,借宝钗之口评“偏心溺爱,纵容生事”,(其实起始冯渊就是了,只未明写)。再有就是面对夏金桂了,在夏眼里这个婆婆是“良善”的,薛姨妈面对夏金桂也基本是束手无策(可能和家族衰败等有关,此处不引申,仅讨论人物刻画)。

综上,个人感觉薛姨妈的整体形象还是一个慈爱甚至溺爱的长辈形象,在待人接物上属于正常水平,和凤姐的圆滑相去甚远。

签名档

無懼隔世種滿的恩怨 愚昧智慧再次呼風雨

殘皓掛上血染的悲壯 靈慾戰勝空虛的深淵

发表于2024-06-12 00:42:11

lea [离线]

无爱即无忧

6.9老站友

发帖数:9.3万 原创分:3
<ASCIIArt> 59楼


有一点,应该提出来请你注意,就是红并不只写情...


并且为了理解情,你更是要关注明暗其中的权和利...


贾府三代管家的太太——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大半都姓王,且现管事的都姓王...


薛姨妈也姓王,薛家是败落的皇商...


前辈虽有紫薇舍人,与贾家前辈是国公差不多,只是个好听的名儿...


薛家想仿着贾家也出个娘娘,退而求其次,就是与权贵或皇商联姻...


夏家是财齐人不齐的皇商,通过薛家与王家、贾家攀亲戚...


假如金玉结缘,王家将更加深对贾家的掌握,薛家、夏家也随之升级甚至翻身...


反之,贾家也可以从薛家、夏家这些皇商获得真金白银的支持...


ta们于是构成了利益共同体,ta们才是真四大家族...


贾府内及贾府边缘的矛盾,归根结底不是情的冲突...


而是史家及部分贾家的利益共同体与王薛(夏)与另一部分贾家的利益共同体的博弈...


Seiya (塞牙的星矢)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47回这里写的确实太有智慧了,贾母故意忽视邢夫人,薛姨妈这里说的“娘儿四个”是顺着贾母说的,而后面“还是再添个呢”又是想给邢夫人圆场,而后王夫人顺着说说“可不止四个”,凤姐紧跟“再添一个人热闹些”,我倒感觉她们三个人都在给邢夫人台阶,脂批说王夫人“老实人”可能是给台阶太明显了吧,不如薛姨妈和凤姐的“开放式”试探,当然贾母肯定都听出来了,但一概不管,反而让鸳鸯坐在身边。

回到薛姨妈的人物刻画,这个问题很大,我能想到的几个情节。一个是第8回留宝黛吃饭,脂批连用“溺爱”,是慈母形象,结合薛蟠的不成器,更不知平日多少溺爱。二是34回,薛蟠被误会后大闹,相比于宝钗以理相劝,薛姨妈的教育方式则简单很多(也实在是气头上)。三是47回薛蟠被柳湘莲打后,薛姨妈的反应是“又是心疼,又是发恨”,借宝钗之口评“偏心溺爱,纵容生事”,(其实起始冯渊就是了,只未明写)。再有就是面对夏金桂了,在夏眼里这个婆婆是“良善”的,薛姨妈面对夏金桂也基本是束手无策(可能和家族衰败等有关,此处不引申,仅讨论人物刻画)。

综上,个人感觉薛姨妈的整体形象还是一个慈爱甚至溺爱的长辈形象,在待人接物上属于正常水平,和凤姐的圆滑相去甚远。


签名档

须知人之所以生,要以自食其力为本根,以协同尚义为荣卫。

所贡献于群众者不啬,斯群众之报施我者必丰。藉势倚权,常与祸构,不可为也。

故求其可恃莫如学,势可踣也,学不得而閟也。

学无止境,致用亦无止境,有生之年,皆学之日。

诸生方盛年,志高而气锐,将欲厚其积储以大效于世耶?抑将浅尝自放以侪于俗耶?

是不可不审所处矣。诸生勉乎哉!

发表于2024-06-12 00:45:18

lea [离线]

无爱即无忧

6.9老站友

发帖数:9.3万 原创分:3
<ASCIIArt> 60楼


摆不平夏家是因为ta们根本还是一伙儿的...


changhedayi (长翮大翼)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是的,夏金桂都摆不平,还气糊涂了说卖了香菱;薛姨妈确实城府手腕有限,心眼儿不多也不坏。


签名档

.- / --. --- --- -.. / .--. .. --.

发表于2024-06-12 00:47:08
返回本版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 4
跳转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
标题
建议:≤ 24个字
签名档
发布(Ctrl+回车)

您输入的密码有误,请重新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