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2-03.23黄草梁野外】向导总结
[复制链接] 分享:一、天气情况
03.22:晴
03.23:上午:阴,风大;中午:晴
二、分段详情
【第一天】
0)0km:天津关隧道旁铁丝网,司机可开车到天津关,没人看守铁丝网,比想象中顺利地上了山。
1)0km-0.8km:缓上,土路、裸岩碎石路
2)0.8km-3km:缓下,土路、大路,几乎是沿着大路和河道走就行,注意有些树木倒在路上可能会影响路线判断,注意辨别。
3)3km-5km:缓上、平路,土路、裸岩碎石路。
4)5km-7km:陡上,林下松软腐殖土路。海拔1150m→1650m 坡度(tan)≈0.3。本次野外最难的部分。坡度越来越陡,最后400米路上基本上都是落叶,路上遇到4个岩壁落石风险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只是不要靠近他们就可以)。在林子里走,时不时会有路标,但是因为落叶堆得很厚加上低矮树枝比较多,有些路段无法看出明确的小径痕迹。加之山里雪化、泥土松软、落叶堆积,容易打滑,爬坡比较累。注意找到平地可以多安排休息。
5)7km-8.9km:缓上,到顶、平路。前200m缓上到顶,后面是宽阔山脊上大片草甸,土路宽~30cm。海拔~1660m。梁顶到黄草梁顶上的黄草梁。风景很美没但这次还是非常黄和干,5月中应该风景最佳的季节。
6)8.9km-9.9km:草甸,陡下。带护膝。到达冲顶玛尼堆处后的下降路段比较短但是非常陡,风也很大,建议到顶后马上安排带护膝,黄草比较多和没有石头,可以安全的下。从黄草梁顶上到顶下的路,路线比较多。第一天选择先走一段柏峪隧道·黄草梁小道后岔路向右走较短的密林路段(前半段缓下,路比较好走,后半段陡下在密林里路不太好走)。第二天冲顶结束以后选择沿着柏峪隧道·黄草梁小道汇入门头沟国家步道回到营地。
7)9.9km-11km:缓下、平路。沿着门头沟国家步道走即可,路线很清晰,一路有路标。
8)11km-12,8km:由于到达营地较早(15:17),组织大家走去野长城看看&拍照。不过后来发现文建结束后时间也不早了,熄灯时间比预定的晚了半小时,9:30熄灯。后续可以考虑要不要去野长城。
【第二天】
9)12.8km-15.1km:平路、缓上。空身,沿着门头沟国家步道到达冲顶起点。山上风大,注意保暖,提醒大家多穿点。
10)15.1km-15.5km:陡上,冲顶。
11)15.5km-18km:陡下、平路。如前述,选择第二条路线回到营地。
12)18km-18.9km:陡下、林下泥土路,建议出发前在营地直接带护膝。
13)18.9km-23km:平路、缓下,林下泥土路,部分路段落叶比较多(基本上平路上都是落叶)。中间有平地,可做休息点和午餐点。
14)23km-25.1km:陡下,碎石路、泥路,持续的下降,加上队员们比较累,脚也不舒服,走的很慢。
结束)25.1km:柏峪隧道出口,铁丝网有缺口可以出来,那个点司机可以直接来接。
三、 时间节点
03.22
5:30南门集合,拍照
5:36发车
7:30下车
7:36到达稍平路段,热身+调整衣物
7:45出发
8:19收队
8:48不下包休息5min
9:39休息10min
10:47休息10min
11:35收队
12:00午饭1h
13:00出发
13:35大草地拍照10min
14:04收队
14:20带护膝
14:50休息5min
15:17到达营地
15:45扎营结束
16:05出发野长城
17:10文建
18:20总结、做饭
21:30熄灯
03.23
5:00起床
6:15拔营
6:19热身结束、出发前往冲顶
7:00到达冲顶起点
7:24冲顶结束
7:31出发回营地
8:10回到营地
8:25带护膝出发
9:14脱护膝
10:45休息20min(午饭时间)
11:56带护膝、调节登山杖出发
13:22到达终点
注:午餐时间后因为下降速度慢队伍时不时就停滞,所以并未安排休息时间。
四、 总结
1)关于路线:此次野外非常顺利地走了环线,入口和出口都没有困难,很容易就找到了,也没有人拦着(后附图)。整体路线建议结合22年穆罕默德的轨迹(详见附件),很详细,几乎没有什么出入。另外有三个问题吧:①此次多带了大家去野长城,一方面增加了趣味性,另一方面可能有些耗时和文建时间会有冲突。②第二天下降的时间比预计时间要久,一方面有路员身体不太好,一方面路也比较陡,尤其是后半段岩石路段,速度会比较慢,下次再走可以前半段多赶点路,然后在后半段中间再安排午餐时间,顺便休整一下(但后半段开阔平地较少)。③黄草梁下降路线选择:我感觉此次选择的路线还可以,虽然密林不算好走,但是走的路短。当然冲顶结束后走回去的路更好走,可以看看大家的身体情况决定吧。
2)关于难度:第一天几乎全是爬升,加上有一段路非常滑,蛮累人的;午餐点设置可以参照此次轨迹中的平地处(或者之前),不用爬完坡后再进行午餐。当然午餐点设置在后面的话,风景可能更好看,但要考虑队员们体力以及时间。整体这次野外作为向导我感觉路线设置丰富度是很高的,强度也可以算中上的。
3)关于风景:虽然这个时间山上还是光秃秃的,一片草黄,但还是蛮好看的,非常出片。
4)关于带水:第一天天气炎热+爬升多,水消耗的比较多,第二天水就将将够用。感觉下次可以多带点水(虽然第一天的爬升因为负重增加可能会更累TT)。
5)小向导教学:开始前只给小向导们讲解了两步路的使用方法,并未进行良好的分工和一些细节的讲解,做的不够好。
五、小向导总结
本次野外的两名小向导分别是:师昊阳、廖晨枫。他们在探路、控制队伍行进速度、信息传递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感谢他们的帮助!以下是他们的总结:
师昊阳:向导需要运用两步路软件确定前进的方向,把握队伍前进的速度、何时休息以及休息的时间,及时将发现的危险传递给后面的队伍,记录在路上遇到的新情况(分叉路等)。作为小向导,基本掌握了导航和传递信息的能力;经常忘记记录信息;对行进节奏的把控还需要多出野外才能逐渐体会。向导在行进过程中要保持最高的专注程度:既需要保证前进方向正确、前进速度合适(关注后面的队伍是否跟得上),还需要第一个面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如落叶中的光滑石头,如果事先没有人提醒,又不够谨慎的话还是很危险的)。宁蓓向导在全部行程中始终专注于向导的职责,这对队伍的安全前进至关重要,也让我很佩服。
廖晨枫:向导工作完成的不好。目前自己的体会是,向导工作需要保持相对充足的体力,也需要有团队中最丰富的经验。在野外环境中,生存是第一要务,怎样更高效更节能的生存那就依赖于经验,优先解决生存问题之后,才有办法省下体力去考虑路线,时间安排等问题。下一次可能会考虑去做后勤相关的工作,更多的了解作为一个集体出行的各个细节。
六、包车信息
王师傅:13011870539 车牌号:京AGW517 38座 2300rmb
(师傅对那附近很熟悉,对那个铁丝网缺口的位置也很熟悉。顺便在此感谢领队少风替忙碌的我承担包车的相关工作,感恩!)
by宁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