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中国戏老了吗?—中国戏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 - 北京大学图书馆(PKULibrary)版 - 北大未名BBS
返回本版
1
/ 1
跳转

【讲座】中国戏老了吗?—中国戏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

[复制链接]
楼主

pkulib [离线]

北京大学图书馆

5.0高级站友

发帖数:8616 原创分:0
<只看ta> <ASCIIArt>
1楼

                                                 讲座报名|中国戏老了吗?——中国戏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

 

【时间】2024年3月28日19:00—21:00

【地点】北京大学图书馆南配楼艺术鉴赏厅

【嘉宾】

李楯(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

王珮瑜(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杨立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中国戏老了吗?在很多人看来,答案不言自明。戏,似乎早就成了老年人守在电视机旁的消遣方式,今天的年轻人,谁还喜欢看戏。然而,也有人认为,戏,不仅不老,更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养分包”和“加油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戏,虽然在当代社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危机和困境,但并不是因为它本身失去了生命力,而是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裂。

 

那么,在娱乐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审美习惯已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以传统京剧、昆曲为代表的中国戏还有没有价值和生命力?戏,还能不能像百年前那样真正地走进中国人的生命深处?今天的年轻人,有没有可能重新喜欢上听戏,他们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曾被视为“国粹”的中国戏?

 

3月28日晚7点,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李楯教授、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珮瑜老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立新老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渠敬东教授齐聚北大博雅讲坛,聊聊“中国戏老了吗?”这个有趣的话题。

  

【报名方式】

参与3月28日线下讲座需先扫描下方附件二维码报名,北京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将会推送报名成功通知信息。

*请在校园网下报名~ 校外须登录VPN或WPN,推荐使用WPN服务。参考链接:https://its.pku.edu.cn/service.jsp

 

【温馨提示】

学校现在实行预约入校,本讲座面向可以自行入校的读者,图书馆不负责校外读者入校预约。如若造成不便,敬请谅解。

  

【活动流程】

▌座谈会(19:00—20:10)  

主讲嘉宾:

李楯(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

王珮瑜(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专家点评(20:10—20:30)

点评嘉宾:

杨立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渠敬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现场观众互动环节(20:30—21:00)

  

【嘉宾介绍】

李楯

法学家和社会学家

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

2004—2017年曾任北京昆曲研习社副社长

 

王珮瑜

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斩获中国戏剧表演最高奖梅花奖、白玉兰戏剧主角奖等多项大奖;创立王珮瑜京剧清音会等著名京剧演出、教育品牌,由其打造的“京剧小科班”培养计划,更把京剧的火种播撒至少年儿童。

 

杨立新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人艺艺委会委员

参演作品有话剧《日出》《雷雨》《天下第一楼》《小井胡同》《茶馆》《窝头会馆》、影视作品《半边楼》《我爱我家》《楚汉传奇》《父母爱情》等。

 

渠敬东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推荐阅读】

《中国戏七讲》

李楯 著

索书号:J809.2-53/16

北大中心馆

库本阅览室、西区209艺术阅览室

内容简介:

百年身、千秋笔、儿女泪、英雄血……

戏,是诗、词之后“最中国”的抒情方式,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生命经验和心灵世界,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认知、记忆、表达和交流的方式。作者从中国戏(以京剧、昆曲为代表)的可追寻处(可听、可看处)讲起,突破舞台上占支配地位的西方戏剧理论范式,用戏曲自有的语汇去解读它的独特之处;突破艺术和娱乐的狭义层面,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广阔空间,诠释它何以成为中国人生命的组成部分。

为当代读者讲中国戏,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和文化的普及,更是为了唤醒一种久远的文化记忆,寻回我们失落已久的文化认同。


发表于2024-03-21 09:59:52
返回本版
1
/ 1
跳转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
标题
建议:≤ 24个字
签名档
发布(Ctrl+回车)

您输入的密码有误,请重新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