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Nasa和中国航天差距有多大
[复制链接] 分享:?
脑科学难道不是已经过热了吗……
和结构生物学、单分子生物物一样。
hellenayeung (夏天的山谷)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还有脑科学 理工科偶然听过一些报告 只能用震撼来形容
差距以年为单位的话 尽量保住两位数 可别争三位数了吧
签名档
发信人: threebet (3bet), 信区: sysop
标 题: Re: 强烈谴责,贵站的仲裁这种调调?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20年04月07日14:01:09 星期二), 站内信件
李老师,请您看看这个事儿怎么办?
【 在 myVeritas (校团委 李田所老师)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好,我是SYSOP,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先进还是落后,美帝基本是探索式的,贵国主要是基建式的...
美帝在几十年前能够登月,现在却不行了,这合乎美帝的做事方式...
你无法想象这发生在贵国身上:假如贵国几十年前登月,现在月球基地应该有好几座了...
karlwong (wafu!)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中国独立自主建造空间站,nasa不能
中国航天发射次数这几年已经超过美国了
我记得中国霍尔推进器也是领先的,至少大差不差
……
签名档
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
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
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
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
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是的,计划经济式的医保是医药行业的毒药,这一点美国天然具有体制的巨大优势,不过很多人只能看到其负面的影响
fenggan (邂逅在听风听雨轩)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嗯嗯是的,但是严格来说科研能力和产业化能力还是两个不同的事情,既往也会有很多海外学者带着技术和专利回国创业,而且在某些领域国内学者还是有原创性的发现的,所以技术并不是瓶颈,主要问题在于做出不错成果的学者不一定能在中国做好一家biotech。现在国内产业环境恶劣到已经没人愿意回国创业了,过去几年积累起来的biotech这两年会死一大批,这一块中美差距会越来越大了。
我更愿称其为“实用式”而不是“基建式”
当年所谓的“探索式”也不过是冷战背景下为了意识形态领域竞争这个更高层级目的所服务的
为了让项目迅速上马,美国载人航天初期可没少死航天员
再考虑当年美国GDP水平,一发土星五号打掉一艘核动力航母跟实际开战没啥区别了
最后在苏联在探月上已无追赶可能的时候随即放弃了继续登月
所以“探索式”也可以解读为“战争式”
综上,科技水平都是客观存在的,但你想怎么定义关键在于你的屁股
lea (无爱即无忧)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先进还是落后,美帝基本是探索式的,贵国主要是基建式的...
美帝在几十年前能够登月,现在却不行了,这合乎美帝的做事方式...
你无法想象这发生在贵国身上:假如贵国几十年前登月,现在月球基地应该有好几座了...
你不能仅从科研探索的角度方式想象这个问题的答案...
以深海潜航为例,美帝也是在几十年前,甚至是近百年前,就潜深万米了...
但是如今,全世界能做到“常态化”潜深的只有贵国...
不仅深度已是世界之最,最难的是每年的航次超过全球的一半...
贵国的思路和做法一直是“基建化”,以至于“日常化”...
这类“中式的先进性”,恐怕给美帝几十年,同样不敢说追上...
何况美帝连追的心思都没有,美帝根本就不在乎...
那么我们又何必片面抬高“美式的先进性”呢??...
Alpher (小现)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你无法想象的大
人家是没落几十年了,我们追赶几十年,现在也不敢说追上人家了
签名档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忆昔长别,阳关千叠,狂歌曾竞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
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那些有大把时间琢磨与矫情影响因子的货~八成就是~它们的“科研”通常是影响因子出发点~阅读文献的首要目标是寻找其中的易被采用“套路”~据此比照自己的“研究”并信誓旦旦的为自己制定一个预期~它们并不会理解“三思而行被添加入肆意而为。带有直觉的理性。不可被量化的量化计算。”~但又要玩命往那个上面靠~比如将“研究”思路来源往中国传统文化上靠,绞尽脑汁搞一个这样“主题”的封面图~
这经验主义者的行为……~哎哎…~
WHOSYOURDAD (Vasily)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如果确实有一套可以把各项研究成果都量化的标准的话,我相信谁是经验主义者会更一目了然
差点误伤友军
GenCross (GenCross)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那些有大把时间琢磨与矫情影响因子的货~八成就是~它们的“科研”通常是影响因子出发点~阅读文献的首要目标是寻找其中的易被采用“套路”~据此比照自己的“研究”并信誓旦旦的为自己制定一个预期~它们并不会理解“三思而行被添加入肆意而为。带有直觉的理性。不可被量化的量化计算。”~但又要玩命往那个上面靠~比如将“研究”思路来源往中国传统文化上靠,绞尽脑汁搞一个这样“主题”的封面图~
这经验主义者的行为……~哎哎…~
签名档
挺起胸膛 正视天空 不这样怎么算活着
从支付能力的角度来说,也不能完全怪中国医保的限制,而是要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支出的大盘子来去看这件事儿,中国人还远远没有具备支付得起上万、几十万药物的能力。所以必须要出海,卖到发达国家去享受高定价,但是既往临床数据造假抹黑了中国企业的声誉,再加上中美关系越来越差,交流不顺畅,很多敏感的领域出海遇到了问题。如果在创业之初,产品就注定找不到合适的市场的话,就已经预示着公司的失败。
资本市场成熟度简单来说,投不投项目应该看science,看团队产业化经验和能力,而不是美元基金退潮后,在国资为主导的出资人的要求下,看搬不搬主体,是否能建厂,是不是本地企业,有没有关系这种扯淡的事儿,也不能要求一个初创期的公司投了一定不能赔钱,一定不能降估值。这种投资策略下好的公司根本跑不出来。说回到二级市场,没有健全的上市公司监管、处罚和退出制度,最后一刀切停了所有未盈利biotech上市的路,断了整个行业的活水和命脉。这样的环境下,中国biotech不得不死。
如果说曾经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和美国一度非常接近的话,从今往后的差距将会越拉越远。
fenggan (邂逅在听风听雨轩)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生物医药的差距体现在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上、和本地市场的支付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