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Nasa和中国航天差距有多大
[复制链接] 分享:说的很对,就是市场被国家操纵,这种环境是出不来创新企业的。
fenggan (邂逅在听风听雨轩)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从支付能力的角度来说,也不能完全怪中国医保的限制,而是要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支出的大盘子来去看这件事儿,中国人还远远没有具备支付得起上万、几十万药物的能力。所以必须要出海,卖到发达国家去享受高定价,但是既往临床数据造假抹黑了中国企业的声誉,再加上中美关系越来越差,交流不顺畅,很多敏感的领域出海遇到了问题。如果在创业之初,产品就注定找不到合适的市场的话,就已经预示着公司的失败。
资本市场成熟度简单来说,投不投项目应该看science,看团队产业化经验和能力,而不是美元基金退潮后,在国资为主导的出资人的要求下,看搬不搬主体,是否能建厂,是不是本地企业,有没有关系这种扯淡的事儿,也不能要求一个初创期的公司投了一定不能赔钱,一定不能降估值。这种投资策略下好的公司根本跑不出来。说回到二级市场,没有健全的上市公司监管、处罚和退出制度,最后一刀切停了所有未盈利biotech上市的路,断了整个行业的活水和命脉。这样的环境下,中国biotech不得不死。
如果说曾经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和美国一度非常接近的话,从今往后的差距将会越拉越远。
“环境恶劣”、“没人创业”太典了。稍微了解一下情况的都知道美国biotech startup这两年也都在裁员,bio的new grad找工作极其困难,这是全球经济下行的问题。
美国的优势在于存量巨大,跨国药企多。过去十年中国真正做药的企业才开始萌芽(比较于那些做护肤品保健品“药企”),人才回流会加速这一过程
fenggan (邂逅在听风听雨轩)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嗯嗯是的,但是严格来说科研能力和产业化能力还是两个不同的事情,既往也会有很多海外学者带着技术和专利回国创业,而且在某些领域国内学者还是有原创性的发现的,所以技术并不是瓶颈,主要问题在于做出不错成果的学者不一定能在中国做好一家biotech。现在国内产业环境恶劣到已经没人愿意回国创业了,过去几年积累起来的biotech这两年会死一大批,这一块中美差距会越来越大了。
签名档
No man is an island. -John Donne
至于biotech的research supply(所谓“低端部分”),如测序、基因合成、蛋白纯化、动物模型构建,其实已经被中国公司占领。很多美国实验室用的是中国公司的科研服务,把样本寄到中国处理
fenggan (邂逅在听风听雨轩)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嗯嗯是的,但是严格来说科研能力和产业化能力还是两个不同的事情,既往也会有很多海外学者带着技术和专利回国创业,而且在某些领域国内学者还是有原创性的发现的,所以技术并不是瓶颈,主要问题在于做出不错成果的学者不一定能在中国做好一家biotech。现在国内产业环境恶劣到已经没人愿意回国创业了,过去几年积累起来的biotech这两年会死一大批,这一块中美差距会越来越大了。
签名档
No man is an island. -John Donne
请教下发射次数的比较是否包含spaceX以及Astra这些私人公司。如果包含的话,似乎美国发射次数与载荷重量还是遥遥领先的。
以下是数据
“2023年全年世界各国尝试太空发射222次, 成功的轨道发射任务211次. 以轨道发射次数论, SpaceX的F9和FH一共发射96次, 全部成功, 占比45.5%. 以入轨载荷质量计, 这96次发射一共将超过1250吨载荷+12名宇航员送入任务轨道, 占全球入轨载荷质量的比例超过80%.”
作者:Muzi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0922008/answer/33431084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karlwong (wafu!)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中国独立自主建造空间站,nasa不能
中国航天发射次数这几年已经超过美国了
我记得中国霍尔推进器也是领先的,至少大差不差
……
说的真是太对了。国内对于生物医药没有相应的支付能力,并且融资需要的金融市场很不完善。这一块儿如果人民币国际化做不到的话基本无解
fenggan (邂逅在听风听雨轩)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从支付能力的角度来说,也不能完全怪中国医保的限制,而是要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支出的大盘子来去看这件事儿,中国人还远远没有具备支付得起上万、几十万药物的能力。所以必须要出海,卖到发达国家去享受高定价,但是既往临床数据造假抹黑了中国企业的声誉,再加上中美关系越来越差,交流不顺畅,很多敏感的领域出海遇到了问题。如果在创业之初,产品就注定找不到合适的市场的话,就已经预示着公司的失败。
资本市场成熟度简单来说,投不投项目应该看science,看团队产业化经验和能力,而不是美元基金退潮后,在国资为主导的出资人的要求下,看搬不搬主体,是否能建厂,是不是本地企业,有没有关系这种扯淡的事儿,也不能要求一个初创期的公司投了一定不能赔钱,一定不能降估值。这种投资策略下好的公司根本跑不出来。说回到二级市场,没有健全的上市公司监管、处罚和退出制度,最后一刀切停了所有未盈利biotech上市的路,断了整个行业的活水和命脉。这样的环境下,中国biotech不得不死。
如果说曾经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和美国一度非常接近的话,从今往后的差距将会越拉越远。
这是新华网报道的国内医药企业市值top50:
http://www.news.cn/2024-01/15/c_1212327559.htm
这是Wiki的List of largest biomedical companies by market capitaliza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largest_biomedical_companies_by_market_capitalization
这就要看你觉得辉瑞/强生/礼来/罗氏/诺华/阿斯利康和恒瑞医药/药明康德/智飞/片仔癀/云南白药/同仁堂之间差距多大了,尤其是在现在各种药物上马集采以及医院强推DRG的大背景下。
wylbwjcl (wylbwjcl)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芯片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方面呢?
这个差距是不是几年内能撵上的?
文科生很好奇
签名档
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如果你把题目变成SpaceX和中国航天差距有多大,那就包括
这些SpaceX F9 FH载荷绝大多数是商业轨道运输服务
中美航天商业化上确实还存在很大差距,这和前面说的结构性差距并不冲突
我想题主想比较的还是整体技术水平和非商业用途上的差距
lintai (mf)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请教下发射次数的比较是否包含spaceX以及Astra这些私人公司。如果包含的话,似乎美国发射次数与载荷重量还是遥遥领先的。
以下是数据
“2023年全年世界各国尝试太空发射222次, 成功的轨道发射任务211次. 以轨道发射次数论, SpaceX的F9和FH一共发射96次, 全部成功, 占比45.5%. 以入轨载荷质量计, 这96次发射一共将超过1250吨载荷+12名宇航员送入任务轨道, 占全球入轨载荷质量的比例超过80%.”
……
摆点数据吧,中国药企22年研发投入最多的百济神州 111亿人民币,恒瑞63亿元;
23年 国际药企 第一300亿美元,中间的不谈了,第十76.7亿美元;
算算汇率什么的,差了多少倍~
每年都差这么多,怎么追。。。
这些国内药企大多数都是仿制药,也就是别人研发投入的多,研发出来新药,来你这赚专利费,然后接着投入,就是滚雪球。
然后国内还在搞集采,医药行业我是看不到什么追赶希望
wylbwjcl (wylbwjcl)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芯片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方面呢?
这个差距是不是几年内能撵上的?
文科生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