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3年首高 - 定向运动协会(POA)版 - 北大未名BBS
返回本版
1
/ 1
跳转

【总结】23年首高

[复制链接]
楼主

marinacxq [离线]

tuatuatua

2.1一般站友

发帖数:6 原创分:0
<ASCIIArt> 1楼

既然是个人总结那一上来应该先做检讨

      上一次跑定向还是2022年9月25日(特意翻了一下相册嗯),西山滑雪场的中距接力;上一次进五四田径场还是2023年3月9日(要不是翻了运动记录甚至以为是去年),嗯体能废不是我是谁。

       2023年过得各种意义上的艰难,甚至怀疑自己本命年犯太岁,一整个沉浸在受伤—养伤—带伤比赛—新伤的循环中,先后经历了持续两月的腹股沟拉伤—甲流—崴脚—二阳—腰痛。赛前在床上躺了两周,贴着膏药比了三周(让我们谢谢氟比洛芬),终于排到了校医院的核磁,并成功在赛后被诊断为腰椎间盘轻度突出qaq

       就这样一学期,除了每周打打球(还有很多次在旁边围观),大概每周锻炼时间还没有我出差在天上坐飞机的时间长。自己也大概认识到了这一点,只报名了相对比较轻松的团队和百米(事实上也非常正确),当然突发意外情况上了西山中距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高温+持续72min的平均心率190也从侧面反映了我的身体状况。

       不过话说回来,备赛的三周还是开心的!跟好久不见(真的好久不见,这学期万柳-学院飘着的人甚至没有见过任何一个队友)大家在一起超级开心!一起早起、相互加油、一起干饭,从忙忙忙的研一生活中推掉事情训练比赛,有了半个多月回归校园生活的实感。虽然个人成绩和往年比退步明显,但也在意料之中orz小朋友们又拼又努力,我们也靠强大的阵容厚度和人人拿分的个人实力,成功拿到了五连冠噢耶。暑假祖国边疆地区的出差&长da期xing项gong目fei调lv研you,大概率是去不了丽江了,大家全国赛加油!!


—————————————————————————分割线———————————————————————

团队赛(写完发现好像队记啊):23:27,第一

      时隔三年再当首高团队赛主分,与两个第一次跑团队的妹妹一起,再加上北大主场作战,压力给的够够的。

      开完第一次准备会的时候,讨论了半天4000的比例尺,觉得大概率还是跟18年一样只跑教学区,也就意味着分图速度成为了取胜关键。晚上回去找团队赛图的时候,看到遵义全国赛的图,突然冷不丁在群里大胆猜测,会不会是一张A3图,结果一语中的,在周二领队会上得到了确认。

      练团队前自己想了很多,应该说制定了万全的预案,也结合这次比赛的特点选了一批图进行分图练习,包括近几年的定向课练习、首高往年题、全国各地的校园图以及一些比较简单的公园图,同时叮嘱了一些细节上的小技巧。练了十几张图后,除了熟悉整体流程,也大体确定了三人的分工和基本分图策略。整体以按区域分为主,cx和jq分跑两个大外圈(其中jq偏东侧,cx偏西侧点),我负责必打点内部、线上及未名湖南侧山上的点;同时为了保证尽量平均,在确定好集合点后,先分掉离必打点远的外圈,再分剩余的小外圈,而这也对三个人分图时专注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自认为在模拟训练中,考虑到了各种题型,包括但不限于必打点连线是否有交叉、怎么交叉、集合点和机动点设置、有一个人提前出发、必打点在燕南园/湖心岛等奇怪地方、怎么跨湖等等(距离久远有点想不起来了,反正那几天脑子里全是团队)。并且以防cjl不按套路出牌,必打点挤在一起,又练了两张按路线分的图。此外,就是督促cx练好30以内加减法&督促自己记住每个人的标记了hhh

       同时为了保有效,除了分图时进行数量核对外,打自由点也需要计算数量,并且在集合点由第二个到达的人进行数量核对,并相互监督打好集合点及其后的必打点(友队的经验教训证明打集合点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次训练前,突然想到要是必打点全在湖南侧,就给湖北侧带来了很大的分图压力,女队又缺乏像泰会一样能顶的,就不得不考虑在这一段按路线分两圈出来。于是下午上着课火速摸了一张新图,开展了针对性训练。谁知道比赛的时候,拿到图一看,真压中了/苦涩,望着西北侧密密麻麻的点心里默默咒骂了几秒,但好在有预案准备。

       更崩溃的体验应该来自于我个人的身心俱疲。周四下午被通知周五一早去杭州出差,大部队周日才回,于是自己买了周六最晚一班高铁回京,并在高铁上断断续续的开了最后一次赛前会(似乎山东段的信号最差)。之前周日坐过这趟车,提前站在对的车厢门口百米冲刺出站,可以刚好赶上地铁4-10的末班车,在12点多一点的时候回到万柳。结果出了站才发现,地铁口空空荡荡早已关闭,原来只有周日才有末班车延长qaq 又转到停车场漫长的排队打车,等到宿舍洗漱好已经快一点了。连着两天的高强度调研+舟车劳顿,倒是治好了我团队赛前必失眠到凌晨三点的毛病,上床倒头就睡,并在五小时后迷迷糊糊被闹钟叫醒。

       拖延症似乎是有些严重的,起床看到作为主办方和地大喜提第一批出发,直到到了五四吃上早餐,技术信息才姗姗来迟。再次谴责一点盐都没有放的包子,以及比赛前不能吃的鸡蛋豆浆,用从杭州扛回来的切片面包填了填肚子。看完积分赛的集体出发,和cx和jq一起跑了好几次厕所后,就站上起点拱门,跟起点裁判聊了好久好久天,又渴又热地等了半天,围观了积分赛冲刺后,终于出发了。

       确定了3号必打点为集合点,把南侧的宿舍区的点都留作机动后,便按照计划先分2-3路上的大外圈。由于没有去到最北,但东西长度拉到很大,必打点又刚好在全图正中,常规的大圈套小圈肯定是行不通了,果断决定按照东西两侧切分。把湖东北侧的点都分给jq,确认好数量后就让她先出发了。剩下就是按赛前计划,cx跑西北大圈,我收山上的点和内圈,但考虑到燕南里面的出入点和体能,又把1-2路上的内侧点扔给了cx,对好数后立刻出发。一抬头发现地大和男队都已经出发了,那就追吧。

       果然人跑的慢就容易想些有的没的,跑大路时回看分的图,总感觉三人都亏了些距离,山上及附近的几个点似乎cx和jq都也顺路,不如直接按常规的暴力区域分来得快,但一想也算是充分考虑了大家的技术和体能差异,多亏些距离保稳妥不迷也是一种选择。

       预想中成绩可能要比男队慢6分钟左右,所以在2号点追上kf的时候还是有些惊诧的,并在随后6个点上与他分分合合,心想好像我跑的也没有很慢嘛(比完才知道有人在山上入点入错了,是谁我不说)。进到燕南后实在累的不行走了几步,就被kf甩掉了。幸运的是,刚拐出燕南到学五门前,就看到cx往集合点跑去,跑到岔路口又看到jq疾驰而来的身影,心想:稳了。进点时刚想喊cx去打后面的机动点,就看到cx肚子痛到在后面的健身器材上缩成一团,于是把114留给了她俩,我先行出发去打了另外的机动点,并在妹妹们一路的加油、队友和友队在五四的加油声中苟到了终点。(说好的一起冲终点留下一张好看的照片呢,把我一人失去表情管理的留在最后呜呜)成绩出来后发现比并列第一名领先了十分多钟,早知道不这么努力了hhh

       时隔五年再次在北大站上冠军领奖台,当了次运动员代表做宣誓,喝到了李老师请的新口味尖叫,在翅客给jq和ld过了生日,这一场似乎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分割线——————————————————————— 

中距(摆了):72:02,第五

       热热热热热热晒晒晒晒晒晒累累累累累累,赛前爬坡上厕所就耗费了过多体力,照例和裁判在检录处和起点贫嘴。整体感觉路线选择上问题不大,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特点,但在一些细节上可以完善,部分小路因为读图不仔细亏了一些距离。以下为总结的三点问题,附路线一张。

      1、体能。除了刚出发跑了两步,大下坡时迈了迈腿,发现可能要超时努力了一个点外,几乎全程都是走下来的/苦涩,平均配速到了11分,却还是全程心率爆表,全靠意志坚持下来。

      2、对1:10000比例尺的不适应,在大路上还好,进到林子里缺乏除了地形之外的参照物时,开始对距离感产生怀疑,5-6入点、7-8直穿,都在中间有一段时间的停留,停下来确认了小地形继续往前找才发现,大约才走了一半的距离,显然是5000的图跑多了。

      3、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1号点其实都到了,远远看到其他人往前跑就跟了过去,结果发现不是自己组的点,再赶回来已经被晚出发两批的cx追上;3号点明明有很明显的入点标志,崖的结束和稀树空旷地,看到一群人沿着错误的小路往下也就跟下去了;11号点则是纯纯的降智,看到ysy后一路聊天冲下了山,没看交叉路口,以为跟男队的图一样,下了好远才发现距离不对,怨大种又吭哧吭哧爬上去打点。

      最初给自己定的目标大概就是“安全第一,有效第二”,在70min的有效时间内回来,看到有效时间变成80min后也确实给自己放松了要求。中间跑了几步确认能有效后,后半程就放松了很多,甚至跑去找裁判要了水喝。虽然事实上跑起来估计也快不了多少呜呜。把几处无谓失误去掉,相信自己不跟跑,感觉大概是64-66min的水平,这样的成绩可能于我而言才说的过去,果然犹豫就会败北qaq。

      Ps. 被一个北工商的大一小妹妹跟跑了全程,一路上“姐姐加油”“我们一定能在有效时间内回来的”,提醒我散开的鞋带,提醒我下坡小心,还在路上努力陪聊,就是在我看图的时候给不到任何帮助,靠嘘寒问暖也拿到了并列第五,果然拿到了北工商那场唯一的分数,以我的体能状况也甩不掉倒是。以及抱抱“空耳”+两人理解出现偏差的cx,下次我一定说明白,不要跟【别的队的】朋友跑,害你在山里迷失自我了qaq


——————————————————————————分割线——————————————————————— 

百米(实在没啥好说的):2:44,并列第四

       看完了前两场的出其不意,总觉得百米也会整个活,所以猜测会时隔6年来个超级百米,毕竟当年比首高的那波人也都毕业了不是。于是备赛的时候,和kf疯狂在五四上拉线,努力把百米拉出短距的长度,并试图利用为数不多的通过口让人心态崩溃,并在最热的两天练了两张找感觉+拉体能。然后就…就又去出差了orz

       好早就知道10号海南有个会要办,预想到要再重复一波五月底的极限操作,但一查海口当天预报中到大雨,会议6点结束还只能赶凌晨一点落地北京  的末班飞机,这要真滞留了可咋整。于是斗胆向老师请了假,心想举全组力量出差应该也不差我一个吧,结果显然请假失败。但老师也意识到了大雨+大半夜落地大兴机场的双重buff,于是得以提前出发赶7点首都机场的飞机。7点有两趟,国航的飞机近一周准点率不到30%,海南老大海航的准点率则高达95%,尽管海航选了刚刚复飞的737 Max 8执飞,但为了保能到也一咬牙选了海航。

       两天的会好在顺顺利利办完了,虽然机场酒店上上下下协调狂奔也累的半死,但好在晚高峰点准时到了机场,并喜提最后一位登机。此时机场上空艳阳高照,透过舷窗还能看到粉色的晚霞,正在为能准时起飞暗暗窃喜时,飞机却迟迟不动。过了半小时机舱广播提示,飞机故障并且机务没能解决问题,只能延误qaq 瞬间脑补出换飞机凌晨起飞,飞机取消带大家住酒店、飞机起飞后再发故障各种剧情,但好在经历了不短的一段时间后终于起飞了,并且成功在当天到了北京,并开启了晚上例行的机场环游(海南起飞海航的飞机餐是针对不错,不过其他航线还是算了)。

       落地后看到了技术信息,好的不是超级百米,是小足球场,看到后st瞬间猜到估计是技能测试的那种规则式布点,并且确实被预言中了hh直线距离480m的百米,坐飞机2550km赶回来比赛,着实有些滑稽了,但想到不用在热带雨林里被蚂蝗叮似乎也还不错。

       比赛过程实在是过于平淡,规规矩矩的大黄方块,甚至路线都是正南正北连个交叉都少有,到标定起点的必经路线甚至都没画,除了起点裁判一如既往的社牛又聊了好久x 体能还没有完全耗尽就到了终点。果然限制我的永远是速度而不是技术。

 最后修改于2023-06-17 17:43:58
  • 发表于2023-06-17 17:04:59

Lumion [离线]

每天退步一点的Lumion

2.8混一色

发帖数:113 原创分:0
<ASCIIArt> 2楼

近一年没有怎么写过队记,一方面可能是参加外训的次数少了不少,而且好多是跟元培外出的,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前一年队记写的比较多所以有了推脱的借口。正好这次POT时隔一年半再次出征,和很多老队友也是许久未见,多少带点沧海桑田的感觉,也给比赛平添了重逢之喜。更何况有惊无险拿下了首高五连冠,团队氛围也是重新回到了高峰,感觉又回到了前几年积分赛年中几周一聚的谈笑之中。遂突发奇想,提出大家可以每人写点东西作为总结。(不知道是否给大家的期末添了点堵[doge])


虽说是突发奇想,其实也不算。就算近期队记看上去越发有流于形式的趋势,但当看到”考古学家”们总是偶有发现,特别是发现我自己的故事已经有被重新发掘出来品味的事态,便感觉留下一点故事或是黑历史(?)太有必要。尤其是mp后写队记,每次mp的故事总是能够让读者津津有味,贻笑大方之时也能够在后辈选手眼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活,无论是对于闲聊时增加话题性,还是帮助新人融入团队(比如知道老队员到底在调侃些什么)都是卓有成效。在我看来,无论是定向比赛还是外出训练,能够留下点故事比起只做干燥的复点来说善莫大焉。


但是总归要按规矩来,先做我的这次首高的浅浅复盘。


-----------------------------------------------------------------------------------------------------


相比之前首高单日赛或是双日赛,这次可谓是集大成者,连续占用(?)了三周大家宝贵的期末周,让大家在被学业抛弃之余还享受到了被大佬吊打的痛苦。(不得不说其他学校提升很大)


首站北大。算是又回到了我代表北大参赛的起点,比起4年前的冬天,这次首高因为沾了露营跑的光而显得b格大了不少,仪式感也是有所补足。作为团队赛的一员,又是主场出战,我们赛前根据队员情况和场地情况做出了针对性的部署。根据体能和技术的差异,我们把校园分成了三圈:未名湖北分成内外两圈、外加未名湖南内圈,分别分给三人。在分图上,采取了先发一人再二分的形式。一方面未名湖北外圈的压力比较大,需要多分配时间;另一方面最后二分时两个人对点比较容易,甚至可以主分一人操作两图,不再可能出现之前团队赛中主分报点号但是其他人找不到点跟不上的情况。其实对此还有一种解决方法,就是一些按照主分意愿大家现在按照顺序排好的标志点说明列上标好自己的点(通常说明里的顺序按照大小排列的),而且这样核点数容易(但如果核点出错不太好找补),但就是再把标好的点铺到图上比较困难,需要主分能力比较强。最后地图也是不出所料。虽然事后发现竟是走了狗屎运拿到了几个组别里面比较好分而且最适合这么分的hhh,但这种分法其实还是挺合理的。唯一不太好的就是给我的任务太轻了,以至于在刷题和实战中我都是最先到集合点,在实战中等了三分钟之多。另外我们这次的机动点也是分配灵活,最后当xkf和cty一起到集合点后,我出发去捞两个需要绕一下的机动点,然后他们去打了剩下的两个机动点。由于离得很近,可以隔空交流说我去xx点了,这样的随机应变完成的也是非常出色。就我的理解,团队分图策略一切必须服务于队员实际情况(例如体能状态、团队人数、技术特点),一切必须要符合所在场地客观规律特点,不必要完全照搬团队赛现有经验,有所借鉴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次站西山。这周有了一些二阳症状,但是西山1:10000的图还是对我吸引力太大了,在北京能够跑到西山这种场地的1:10000山地图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也是很难得的机会,所以即使被病有所困扰也从来没有动摇我跑这场中距的念头(真的是有一种非跑不可的决心)。所幸二样症状能够克服,不太影响竞技状态。以我对于夏天山地图的认识,提前向st借了越野背包装水后,事后发现这是无比正确的决定,对于我这种本来就跑山跑不起来的大概能够提升5%-10%的水平(毕竟本人耐热性太差,一到夏天断崖式滑坡)。也在此建议所有要在暑假出京定向的大家准备一个能装水的背包,其实带了水你不一定要喝但是有了一瓶水心里有底,不会出现热到脱水之类的身体症状,同时及时补水也能保持头脑清醒,对提升比赛成绩也很有帮助(主要是跑的更舒服)。

具体西山过程也有不少可以聊的,1:10000的图开局入图确实就遇到了一些困难,本来打算选择直穿进点,但是穿了一段发现距离和地形都没啥感觉,最后走大路用简单方式进点先找找感觉。

4-5选择走下方大路,节省了20左右的爬高,而且大路良好的可跑性也能稍微提提速度;然后从禁区下侧沿着禁区外侧小路前进。这里出现了一个小问题就是在看到小路下到山谷后没有选择下,而是选择沿着禁区边缘走,结果撞到大路上后发现有一排高围栏(应该是超出禁区一部分但没有在图上标出,虽然围栏外侧有矮的石墙但是下面直接是10m左右的悬崖最终没有选择从石墙上走过去),折返后最终还是下了山谷。

6-7在经过清凉寺回到碎石路后崴到了脚,一瞬间左脚有种踩不实的感觉,到8后痛觉才有所好转。

7-8–9-10一系列浅绿林中的点是这次比赛中最困难,但是好在大地形等高线比较好认,而且每个点旁边有红马甲工作人员也降低了找点的难度,这相比在绿林中利用指北针直穿或是植被特征而言更加容易,也算是一大好事。(这次绿林和浅绿林真的分辨不出来hhh)

12-13-14-15回归到正常西山区域,发现1:10000图在进点上难度不小,也暴露了这次读图看圈心不准的问题(也可能是体能见底)。例如13点我是从圈西侧小路摸进来,但是圈边距离中心还有一段距离,图上距离较小直穿也不太好控制,这段进点也降速明显,感觉就是随便打了个指北针就往里冲(如果在更加不熟悉的环境冲过了后果不堪设想),应该更细致观察圈内情况(一般圈内地物都比较细致)。这样的错误在14的时候也是存在的,我直接看到圈心与纪念广场接近然后跑的过程读图不够,直接冲到了广场入口,下去之后还要重新沿着墙往上爬(其实点就在路边)。

总的来说,跑1:10000图还是经验不够,进点、降速找点总是出现问题,如果在可跑性更好的场地会暴露的更彻底,需要尽快调整找到感觉,


末站地大。和感想中一样,上周西山的扭伤没好,这周带伤上场但是跑起来除了上下台阶落地和转向之外其他的受到的影响不大(当然一周养伤没训练体能还是掉的不小)。跑图上整体比较流畅,除了有几处出点有点犹豫以及方向不太好,跑动过程中基本没有停下来过,读图节奏也比较适合。最后结果上尽力了也让我挺满意的,只是没有帮助团队拿分,略有遗憾。


-----------------------------------------------------------------------------------------------------


”没拿到金牌的话,首高是不是总会有所遗憾”


在我还是新人的时候,whn队长在他的最后一届首高比赛的个人项目中得到了他首高的第一枚金牌,而我却刚刚因为mp让队伍丢了一枚团队赛金牌。当时看见吴队梦想成真的喜悦,我备受感染,也由衷为他感到高兴。(直到今天,依然能够从他当时发自肺腑、情感充沛的感想中,感受到他对胜利的纯粹的渴望,相信大家看过之后也都会热血澎湃)但对于当时刚受挫折的我来说,首高的金牌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似乎在擦肩而过后就倏然而逝了。


为了证明我自己,我用了四年时间,从最开始的第五名,到圆明园中距的铜牌,再到西山负于wms的银牌,终于离我的第一块首高金牌仅有一步之遥。这次终于又一次站在团队赛的起点前,同样有xkf作为我的队友。我也清楚xkf为了他的第一块首高金牌做出了多年的努力,我真的很怕在这次团队赛中再次辜负他。(甚至赛前练习中我们又mp了,真的吓死我)幸好结局是圆满的,只能说是万幸,我许久的包袱算是能够放下了,我可能也是为数不多集齐了首高所有颜色的奖牌的人了hhh,首高生涯也算是圆满了。或许以后首高就让位给新人来跑了,也给新人一些逐梦和融入队伍的机会,到时候给大家当当后勤www。


-----------------------------------------------------------------------------------------------------


转眼之间我也到了能够有故事可讲的时候,看着队里后辈也是有点回首我当年的意味。如果把我写的队记挖的比较彻底,能够发现我之前写过我不喜欢比赛,甚至当时作为队长我推脱过比赛(当然也有想让更多新人参加参加比赛的意思,但导致那几场男队发挥的不太好qaq)。对当时的我来说,有点执着于想要证明什么。那段时间无形中给自己太大包袱,在比赛前甚至睡不好觉,参加比赛真的没有给当时的我带来快乐,可以说完全是出于使命感站在了赛场上。(然后读了cxq的总结发现原来前一晚睡不着的现象蛮普遍的,那会不会是因为需要起的太早怕自己起不来所以导致睡不太着?)


但感觉随着比赛经验的增长,我变得更加自信,也更加能够感受到队友的信任,即使第一个出发比赛遇不到什么人也开不了火车也能稳定完赛,即使在新场地我也有信心能够迅速进入比赛状态;同样也信任我的队友,即使我发挥失常我也能够靠队友拿到好名次。我越发认为,对于新人而言,需要在首高这种代表学校的比赛中培养这种对自己和对队友的信任感,以及对于团队的归属感,参与这种团体赛事和代表自己比赛带来得紧张感还是对于个人和团队黏性的提升都是截然不同的。


站在男队队员的视角来说,希望后来的新人即使起点很高(其实我等进队的时候也是以体能见长hhh,体能真的算是男队很好的一块敲门砖,技术相对会比较好练),不要对自己负担很大(比如平时外训跑得很好,希望比赛里也能够跑得一样好),例如认为自己需要表现得比老队员好来证明自己,或是给自己规定要为团队拿多少分。何况在实际定向比赛中,经验往往能够很大程度弥补跑速,希望新人体能怪也能相信我们不那么能跑的老队员,大家对于新人的包容度还是很高的。

Q:当某个男队老队员说说把拿分的重任交给新人其实只是在? 

A、推卸责任 

B、卖弱 

C、PUA新人 

D、可能确实跑不过,通过这种方式减少自己压力qaq(√) 

无论如何都是调侃自己为主,也希望新人不要压力太大了,也不需要因为没拿分而自责,与拿分相比更需要的是新人能够坚持跑下来,有丰富的经验加上充沛的体能能给队伍带来更大的贡献(总而言之,先不必着急出成绩,先多学多跑多比)。更何况POT男队一直有吃软饭的传统(?),作为男队队员如果能为队里招入女队员比拿分功劳更大[doge](这样能继续吃下去咯——)


-----------------------------------------------------------------------------------------------------


最后在纵览一下作为收尾,和之前的首高相比,明显感觉到这次首高拿分的难度明显更高,依然能够保持连冠真的必须感谢团队中所有人。比如我和ysy就是在最后的校园图上平跑没跑过其他学校的运动员,但是本身发挥也没有什么失误。一方面是参与的学校和运动员人数增加明显(好像是和大运会有关系所以学校都很重视,也包含这几年定向在高校发展态势很好的原因),另一方面在其他学校完成队员换代后明显新生势力已经完成蜕变。我们也马上要迎来一轮更新换代,有实力的新人也有很多,也需要靠老队员多提携新人,帮助新人提升技术同时也帮助新人更快融入团队。

 最后修改于2023-06-17 20:44:33
  • 发表于2023-06-17 20:41:58

MARCUSYAO [离线]

一块大大哒美凌格

3.8中国

发帖数:1025 原创分:2
<ASCIIArt> 3楼

这两篇总结质量都好高啊啊啊

20年首高团队赛漏点我也是有责任的;是没分得很清楚,同时没有核对点数造成的,当时就是太急了hh


marinacxq (tuatuatua) 在 ta 的帖子中提到:

既然是个人总结那一上来应该先做检讨

      上一次跑定向还是2022年9月25日(特意翻了一下相册嗯),西山滑雪场的中距接力;上一次进五四田径场还是2023年3月9日(要不是翻了运动记录甚至以为是去年),嗯体能废不是我是谁。

       2023年过得各种意义上的艰难,甚至怀疑自己本命年犯太岁,一整个沉浸在受伤—养伤—带伤比赛—新伤的循环中,先后经历了持续两月的腹股沟拉伤—甲流—崴脚—二阳—腰痛。赛前在床上躺了两周,贴着膏药比了三周(让我们谢谢氟比洛芬),终于排到了校医院的核磁,并成功在赛后被诊断为腰椎间盘轻度突出qaq

……

签名档


发表于2023-09-02 20:33:03
返回本版
1
/ 1
跳转

请您先 登录 再进行发帖

快速回复楼主
标题
建议:≤ 24个字
签名档
发布(Ctrl+回车)

您输入的密码有误,请重新输入